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87篇
  1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目的:应用角膜共焦显微镜、结膜印迹细胞学在泪液缺乏性干眼治疗前后定量测定病变角膜上皮细胞、结膜细胞,以期进一步准确评价干眼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泪液缺乏性干眼症患者21例41眼,根据患者病史、症状、角结膜体征及相关检查确诊为泪液缺乏性干眼。应用聚乙二醇滴眼液及卡波姆凝胶联合治疗所有干眼患者,治疗前后依据结膜印迹细胞检查对干眼患者结膜细胞的鳞状化生及杯状细胞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级,并对治疗前后印迹细胞分级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海德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干眼治疗前后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形态学改变,定量评价同级结膜细胞干燥程度下治疗前后角膜上皮细胞密度的变化。 结果:印迹细胞检查:治疗前≤Ⅱ级6眼,Ⅲ级25眼,≥Ⅳ级10眼;治疗6mo后≤Ⅱ级19眼(46.3%),Ⅲ级17眼(41.5%),≥Ⅳ级5眼(12.2%)。治疗前后不同级别印迹细胞患者比例显著改变(P<0.05)。共焦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学改变:治疗前明显的角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区,细胞密度下降,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出现分支杂乱、异常走行,未见上皮下神经纤维5眼。治疗6mo后区域性细胞密度增加,所有患者均可见上皮下神经纤维,少数病例仍可见分支杂乱、异常走行。共焦显微镜显示在同级结膜印迹细胞程度下,角膜上皮细胞密度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细胞密度明显增加。 结论:应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和结膜印迹细胞定量观察泪液缺乏性干眼的治疗转归,从而确定以上两种方法在干眼治疗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解决传统纸质病案管理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全面提升病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方法:采用数字扫描、数码拍摄将传统纸质病案影像化,以数据库方式存储并进行索引标识。结果:建立数码影像病案数据库,开发电子调阅和病案检索、病案对外窗口打印服务等6个管理子系统。结论:数字化影像病案信息系统改变了传统病案管理模式及工作流程,实现了病案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了病案管理水平。同时能与未来的电子病案系统进行衔接,促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3.
自1999年至今,对游离第2足趾再造拇指30例(30指)进行感觉功能的恢复,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康复组得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第2足趾再造拇指30例30指;男16例16指,女14例14指。年龄18~45岁,平均32岁,均系外伤致。拇指Ⅲ度缺损6指,Ⅳ度缺损20指,Ⅵ度缺损4指。伤后距手术时间:1.5~16h6例,2~14天3例,1~3个月3例,3个月~5年18例。成活率为100%。随机分康复组与对照组,各15例15指,术后感觉康复训练时间为3~8周,平均6周。1.2康复方法康复组在恢复保护性感觉时,不能分辩两点时,在安静、无噪…  相似文献   
54.
胃磁仪测定正常人胃排空模式的研究及正常值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磁仪测定正常人胃排空模式的研究及正常值判定杨裕民,党彤,张晔,栗鹏,程燕,康交阳(内蒙古消化病研究所)本文报告了使用胃磁示踪法测定46名正常混合餐的胃排空模型(20名男性,26名女性,平均年龄25.95±8.19岁,范围20~52岁)。正常人的定义...  相似文献   
55.
小儿颈内静脉逆行穿刺置管程燕生,吕改华,史素丽穿刺方法以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内侧交点向外旁开0.3~0.5cm处为穿刺点,针向喉头水平、颈动脉搏动点外侧0.5cm下内侧方向进针1cm左右,针与冠状面呈30~45·角,边进针或退针边用5ml注射器抽...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介绍杜鹃花科白珠树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开发前景进行展望.方法 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综述.结果 白珠树属植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木脂素、有机酸、萜类和甾体类化合物等多种类型,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祛痰、化淤等药理活性.结论 白珠树属植物作为传统的民间药,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杜塞酰胺/噻吗心胺联合用药(D/T)与拉坦前列腺素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 AG)患者眼压(IO P)和波动性眼部血流(PO BF)影响。方法:对30例POA G患者行随机、开放式横断面研究。采用0.005%拉坦前列腺素1次/晚或D/T2次/d,药物治疗IOP降低,在4周试运行期及4期治脱期间,患者停用所有其他抗青光眼药物,仅接受2次/d0.5%噻吗心胺用药。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IO P和PO BF。结果:基线IOP和PO BF参数在两研究组间无差异。D/T联合用药与拉坦前列腺素均能显著降低IO P,降低幅度分别为4.6m m H g(P<0.0001)和3.75m m H g(P<0.0001)…  相似文献   
58.
静脉动脉化再植旋转撕脱性全拇指完全离断7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报道静脉动脉化在再植旋转撕脱性全拇指完全离断中的成功运用。方法 在7例旋转撕脱性全拇指完全离断再植中,将拇指尺侧指固有动脉与桡侧指掌侧浅静脉吻合作为供血通路,吻合3条指背静脉作回血通路。结果 本组7例拇指色泽红润,指腹饱满,张力适中,指温正常及弹性好,2周后复查全部成活。结论 当断指远端无可供吻合的指动脉情况下,采用静脉动脉化方法再植旋转撕脱性全拇指离断是一种可行性新方法。  相似文献   
59.
60.
陈茹  程燕 《吉林医学》2012,33(11):2452-2453
目的:总结门诊高危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导诊体会。方法:对17例门诊高危患者从就诊流程、服务态度、急救过程等方面实施了护理干预。结果:成功抢救16例,死亡1例,没有医护患纠纷案例发生。结论:导诊护士只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敏锐的观察力,就可降低门诊高危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率,确保患者就医安全,避免医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