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4例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可脱性弹簧血管内栓塞技术已经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Guri。n等卜]报道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有约11%仍需手术治疗。1997年至今,我院共收治130例136个动脉瘤,其中126例132个动脉瘤行血管内可脱性弹簧栓塞术,4例4个动脉瘤行开颅翼点八路动脉瘤夹闭术。现结合文献对动脉瘤央闭的手术指征,夹闭技术要点进行讨论。1对象与方法1.l临床资料4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0,36,47,72岁。临床表现均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后2例表现为意识障碍,2例曾2次出血。头痛1例,表现为反复前额部疼痛。1.2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32.
PET/CT在顽固性癫痫病灶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PET/CT是将PET与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螺旋CT安装在同一机架上,一次扫描可获得PET、CT及PET与CT的融合图像,达到了取长补短、信息互补的目的。两者将功能图像和解剖图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显著提高了对小病变的诊断能力,有效减低了单纯PET或PET和CT融合图像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相似文献   
33.
脑膜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膜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栓塞技术,栓塞剂的配制及诊治方法,方法:38例病人应用微导管插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对畸形管团进行血管内栓塞,结果:5例各栓塞3次,27例各2次,余均栓塞1次,共74例次,经栓塞后血管造影畸形团消失100%13例80%17例,50%6例30%1例,20%1例,栓塞后手术切劝静脉畸形2例,行γ-刀治疗3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工作17  相似文献   
34.
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处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近年来,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技术已经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施行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126例132个。其中,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栓塞的85例90个动脉瘤中,有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电熔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的41例42个动脉瘤,有1例动脉瘤破裂,现结合文献就动脉瘤栓塞过程中破裂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动脉瘤破裂后的急救处理进行分析。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男3例,女1例,年龄19~58岁。4例均为反复多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1例反复出血4次,另3例各出血3次。栓塞前2例神志清楚,1例呈朦胧状态…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结构学与临床之间的联系,以及硬脑膜供血和软脑膜循环的发生机制和作用。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9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其DSA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95例分属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并与不同的临床表现相对应。113例伴随硬脑膜供血或软脑膜循环。结论:血管结构学与AVMs临床症状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36.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静脉畸形 (AVM)本质是一种在胚胎期形成的、以动静脉间短路为特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其血管构筑学特征由其动脉、静脉血管构筑学以及脑AVM合并动脉瘤等所决定。根据部位、大小及影像学特点 ,脑AVM有不同的分类 ,脑AVM血管构筑学特征与其临床及预后判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的临床机制和影响其预后的临床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CT和临床观察确诊的外伤性迟发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于伤后72h以内,29例发生在原发脑损伤手术减压后。40例迟发硬膜外血肿行手术清除,5例保守治疗,死亡7例,死亡率为15.6%。CT或手术中发现迟发血肿部位伴有颅骨骨折32例(71.1%),伴有矢状窦或横窦损伤10例(22.2%),仅4例发现明显硬脑膜动脉破裂出血(8.89%),迟发血肿发生前甘露醇用量达到或超过500ml30例(66.7%)。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发现患入院时GCS评分和迟发血肿持续时间对迟发硬膜外血肿的预后判别起显性作用。结论:颅骨骨折和/或颅内静脉窦损伤是外伤性迟发硬膜外血肿发生的临床病理基础,原发脑损伤减压手术和甘露醇强力脱水治疗是其发生的促进因素。外伤性迟发硬膜外血肿的预后与患入院时GCS评分和血肿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8.
幕上单纯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后脑梗死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91年1月至2001年1月共行手术清除218例幕上单纯性硬膜外血肿,术后并发23例脑梗死,约占10.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脑皮层电极指导下顽固性癫癇的手术治疗@常会民$广东省武警总队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507 @林鹏$广东省武警总队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507 @刘清流$广东省武警总队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507 @彭卫华$广东省武警总队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507 @田喜光$广东省武警总队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507 @姚雪峰$广东省武警总队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507 @苏军$广东省武警总队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507癫癇;;手术;;脑皮层电极…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联合应容用纳洛酮与阿魏酸钠对后在脑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丘脑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4例,随机分成两组。中西医结合组:22例,当天持续静脉滴注纳洛酮4.8mg,同时每天静脉滴注阿魏酸钠400mg。对照组:22例,除不用金尔伦和阿魏酸钠外,其它治疗方法同中西医结合组。两组患者同时观察其意识觉醒情况、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情况、血糖水平、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语言运动功能分级和GOS评分。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意识觉醒快,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血液粘稠度低,语言运动功能恢复快,血糖水平和应急性溃疡发生率低,恢复效果好。结论:早期联合应用纳洛酮和阿魏酸钠能有效保护脑神经功能,降低应激反应的程度,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