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46篇
  4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位基因、基因型、基因单倍型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1年12月,并且对重要文献的参考文献采取手工回溯检索。获取VEGF与CHD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和传递不平衡检验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1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 6篇文献共10项独立研究纳入分析,漏斗图检验存在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 VEGF C-2578A和G-1154A位点等位基因变异显著增加DiGeorge综合征患者的CHD易感性,OR分别为1.40(95%CI:1.04~1.16)和1.87(95%CI:1.27~2.75);G-634C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显著增加普通病例的CHD易感性,OR=1.29, 95%CI:1.02~1.62。② G-1154A位点(AA+AG)为DiGeorge综合征患者合并CHD的危险因素,OR=2.10, 95%CI:1.32~3.34。③单倍型AAG在DiGeorge综合征患者中显著增加CHD易感性,OR=1.82, 95%CI:1.31~2.54;单倍型CGC显著降低普通病例CHD风险的保护作用,OR=0.79, 95%CI:0.63~0.99。结论 VEGF等位基因、基因型、基因单倍型多态性与CHD易感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在DiGeorge综合征患者与普通患者间存在差异;在不伴DiGeorge综合征的人群中,特定单倍型(CGC)则有显著降低CHD风险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通过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中主题词共现的方式,研究中国儿童保健学科知识发展和分布,研究学科知识聚类,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华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和《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双人手工筛选儿童保健相关文献,按照文献数量和中国人均GDP水平分为1978至1994年、~2003年和~2011年3个阶段,使用Endnote X4软件提取主题词,建立共词矩阵;使用SPSS 17.0软件对共现矩阵进行转换、降维和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绘制战略坐标图;使用Ucinet 6.0软件绘制可视化网络图形。结果 共提取文献5 771篇,成功建立并直观展示了中国儿童保健学科知识可视化图谱及发展趋势。1978至1994年17年儿童保健发文总量162篇(年均9.5篇),1995年后17年发文总量5 618篇(年均330篇),后者是前者发文总量的34 .8倍;1978年至累积发文近百篇历经了14年(1991年),累积发文超千篇又经过了7年(1998年),以后每3年约增加1 000篇。1978至1994年阶段中国儿童保健学科发展缓慢,方向零散,聚类归纳欠佳,佝偻病研究突出。~2003年阶段以儿童营养性疾病为研究核心,聚类归纳较好,构建了中国儿童保健学科基本框架,新兴研究领域发展稍显不足。~2011年阶段儿童社会心理行为研究成为核心,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各个聚类发展较之前平衡,知识更新迅速。结论 中国儿童保健学科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新千年后有了长足的进步,知识网络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并与国家的重视和经济发展相吻合。儿童保健研究方法学和儿童心理和社会行为发育规律等8个聚类形成了目前中国儿童保健学科架构,其中儿童发育和流行病学为最核心主题词。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12例颊黏膜癌患者颊癌切除术后,用额瓣来修复颊的黏膜缺损。方法选择12例颊黏膜癌患者,行癌灶扩大切除术后采用额瓣即刻整复缺损软组织,均同期作颈淋巴清扫术和额部游离皮片的植入术,术后均配合化疗。结果组织瓣完全成活12例,术后随访5年。12例患者,有2例复发,行了再次手术,12例组织瓣完全成活,张口度正常,且外形也较正常。结论额瓣适用于一期修复口腔颊癌术后黏膜缺损,以恢复生理功能和面外形。  相似文献   
54.
目的构建pEGFP-N1-DCN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周期、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pEGFP-N1组及pEGFP-N1-DCN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SGC-7901,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TGF-β1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检测核心蛋白聚糖(DCN)对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DCN使EGFR及TGF-β1的表达均降低(P<0.05);MTT法检测发现72 h时空白对照组、pEGFP-N1组及pEGFP-N1-DCN组细胞D(490)值分别为(1.190±0.037)、(1.169±0.052)、(0.572±0.021),DCN使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空白对照组、pEGFP-N1组及pEGFP-N1-DCN组细胞G0~G1的细胞数分别为(46.12±0.63)、(46.07±0.82)、(56.36±0.92),DCN使细胞阻滞在G0~G1(P<0.05);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显示DCN使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降低(P<0.05)。结论 DCN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等起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5.
该研究根据患者OCT数据重建可降解支架植入病变部位后的血管模型,结合实际临床信息与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探究可降解支架壁厚与杆宽变化对植入后的局部血流动力学环境的影响,及其对血栓形成的关系。该结果为改善可降解支架几何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观察毒毛旋花子苷元(strophanthidin, Str)对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酶解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 用Fluo 3-AM负载,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测定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Ca2+i的荧光密度。Str可浓度依赖性地升高[Ca2+i, Str (10 μmol·L-1)在[Ca2+i升高达峰值时, 可使细胞挛缩, 而Str (1和10 nmol·L-1)对细胞形态无影响。TTX、 尼索地平或升高细胞外钙可影响Str (1和100 nmol·L-1)对[Ca2+i的升高作用,而对Str (10 μmol·L-1)无明显影响。在外液中加入ryanodine或去除细胞外钙, 则3个检测浓度的Str升高[Ca2+i作用均被明显抑制。在无K+、 无Na+液中, 10 μmol·L-1 Str升高[Ca2+i的作用减弱, 而Str (1和100 nmol·L-1)升高[Ca2+i的作用无明显影响。加入TTX、 尼索地平或增加细胞外的钙离子浓度, 则3个检测浓度Str的作用均受到影响。提示低浓度Str对[Ca2+i的升高作用与抑制Na+、K+-ATP酶活性无关, 而与促进L-型钙通道和TTX敏感性钠通道的“slip-mode”钙电导有关; 高浓度Str升高[Ca2+i的作用则是抑制Na+、K+-ATP酶的结果。此外, Str对[Ca2+i的升高作用还与直接作用于ryanodine受体促进内钙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通过对连云港口岸2014-2015年度鼠类监测结果的分析,掌握该口岸鼠类的种群分布,季节消长,携带病原体等情况,为口岸鼠类防制及鼠传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笼捕法,每月连续监测三天,并对捕获的鼠类和其体表寄生虫进行分类鉴定及病原学检测.结果 全年共捕获鼠类59只,经实验室鉴定隶属1科2属2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鼠类的69.49%,其次为小家鼠,占30.51%,鼠体表寄生虫检查均为阴性.解剖鼠肺、肝样品59份,检出汉坦病毒Ⅱ型阳性5例,阳性率为8.47%.结论 连云港口岸鼠类存在汉坦病毒自然感染情况,应当加强鼠类监测与防制,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8.
探讨125I标记的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 3H11在胃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RIG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McAb 3H11以Iodogen法标记125I(放射性比活度37kBq/μg蛋白),胃镜直视下注射于15例胃癌患者癌周粘膜下,给药剂量7.4~18.5MBq/0.2~0.5mg蛋白;给药后4~11天手术,术中使用手持式γ探测仪对肿瘤、胃周淋巴结、手术切缘等靶部位(T)进行放射性检测,以正常大网膜或远离肿瘤边缘8cm以上的正常胃壁为对照本底(NT),T/NT≥3.5为判别胃癌及浸润胃壁的标准,T/NT≥3.0为判定转移淋巴结的标准;探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检验结果对照;对探测阳性而术后常规病理检验阴性的淋巴结重新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RIGS判别切缘癌浸润的总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6.5%和93.3%;注射125I-McAb 3H11后6~8天手术的患者RIGS结果较为满意(n=7例),判别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0.8%、96.8%和89.5%,免疫组化染色证实RIGS检出部分病例中常规病理检验未发现的淋巴结微小转移癌;实施RIGS对患者及术者均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应用125I标记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 3H11进行胃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可有效判别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助于指导胃癌根治性手术的实施。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LU)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SCII模型。于模型制备前14d预先通过灌胃的方式给予SD大鼠不同浓度的LU·1d~(-1)×14d。应用Tarlov评分系统对大鼠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估。于SCII后48h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a~(2+)浓度、活性氧(ROS)含量、线粒体膜电位(ΔΨm)、线粒体ATP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c)的变化。结果 LU预处理有效改善了大鼠的运动功能评分,减轻了脊髓组织损伤并挽救线粒体功能进行性损伤。结论 LU可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来有效减轻SCII,从而促进SCII后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不同4.0%水合氯醛给药方式的孕羊麻醉方案,在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中的效果,旨在为胎儿宫内心脏介入手术麻醉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将40只孕龄为110~127 d的孕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滴注组(4.0%水合氯醛持续静脉滴注)及推注组(4.0%水合氯醛负荷给药后间断静脉推注),每组20只孕羊。观察两组实验孕羊的麻醉显效、复苏时间及麻醉状态能否满足手术要求,记录镇静剂总量,检测术前及术后2个时间点孕羊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糖、血乳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10项指标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孕羊麻醉效果差异,以及在不同组别及不同时间点上述10项指标的水平差异。两组孕羊体质量及孕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两组孕羊麻醉方案比较,术前肌内注射给药、麻醉给药途径、麻醉维持时间及呼吸道控制情况等方面均相同,两组孕羊麻醉方案均能满足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要求,但滴注组对麻醉深浅的控制稍难。两组孕羊麻醉最快显效时间及术后开始复苏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注组氯胺酮剂量小于推注组[(116.3±22.5) mg vs (209.3±20.8) mg],而4.0%水合氯醛及地西泮剂量则大于推注组[(216.7±39.7) mL vs (165.4±19.5) mL,(19.2±3.4) mg vs (10.1±2.9) mg],孕羊术后完全复苏时间长于推注组[(273.5±26.2) min vs (191.9±33.1) min],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前两组孕羊上述10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注组孕羊术后血乳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皮质醇含量较术前增高[分别为(6.0±0.8) mmol/L vs (3.7±0.6) mmol/L,(626.3±99.4) ng/L vs (167.3±35.4) ng/L,(6 631.9±753.2) ng/L vs (1 938.5±393.3) ng/L,(509.0±133.6) ng/L vs (219.9±33.3) ng/L];推注组孕羊术后该4项指标含量较术前增高[分别为(5.0±0.6) mmol/L vs (3.2±0.8) mmol/L,(336.5±58.6) ng/L vs (189.6±32.4) ng/L,(4 063.5±834.7) ng/L vs (2 133.8±323.7) ng/L,(305.9±64.7) ng/L vs (187.3±31.5) ng/L];术后该4项指标在滴注组均较推注组高[分别为(6.0±0.8) mmol/L vs (5.0±0.6) mmol/L,(626.3±99.4) ng/L vs (336.5±58.6) ng/L,(6 631.9±753.2) ng/L vs (4 063.5±834.7) ng/L,(509.0±133.6) ng/L vs (305.9±64.7) ng/L],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羊心率、MAP、血pH值及PaO2在不同组别或同组内的不同时间点(术前或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胎羊宫内心脏介入手术中,4.0%水合氯醛间断推注给药联合使用氯胺酮及地西泮的孕羊麻醉方案,因4.0%水合氯醛及地西泮剂量较小,具有安全性更高、更易于掌握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