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由于心脏的高速血流,肿瘤很少转移至心肌。我科收治1例患者,经全身PET—CT诊断左手背横纹肌肉瘤术后左心室转移,全身化疗有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耳鸣患者脑PET18 F-FDG代谢的相关脑区。方法通过对41例耳鸣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PET-CT检查,行踪剂为18 F-FDG,结果用统计参数图(SPM)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与耳鸣相关脑区的解剖部位(BA)。结果耳鸣患者相关脑区主要位于左侧颞下回(BA20)、左侧颞中回(BA21)、左侧颞上回(BA22)、左侧腹侧后扣带皮层(BA24)、左侧颞极区(BA38)及右侧后外侧前额叶皮层(BA9)、右侧额极区(BA10)、右侧眶额回(BA11)、右侧颞下回(BA20)、右侧背侧前扣带皮层(BA32)、右侧海马旁皮层(BA36)、右侧梭状回(BA37)。结论耳鸣患者在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存在特定的投射区,主要位于边缘系统及额叶联合区,与主次级听觉皮层有一定关系。PET 为耳鸣提供了客观证据,有望成为耳鸣的客观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及高分辨率CT(HRCT)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18例,其中病理检查确诊17例为BAC,1例经抗炎治疗后病灶消失.测量病灶标准化摄取值(SUV),分析病灶的影像学征象,比较单纯18F-FDG PET、HRCT及二者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54.
35例先天性脑发育畸形CT分析福建省立医院林美福,王聚贤,陈凤英永安铁路医院李毅明先天性脑发育畸形种类繁多,其病理基础和CT表现各不相同。CT扫描可以直观地显示绝大部分脑的发育异常,本文通过35例先天性脑发育畸形CT片分析,提示本病的CT诊断要点。一...  相似文献   
55.
在行头颅CT扫描的2618例中,发现基底节钙化121例,双侧对称性基底节钙化104例,单侧基底节钙化17例,认为CT对早期诊断本病很有意义,除能发现临床表现各种神经症状及体征的基底节钙化症外,且能意外发现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亚临床的基底节钙化症,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6.
本文分析 2 0例经临床确诊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 CT表现 ,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进行探讨。1 资料和方法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2 3~ 5 1岁 ,其中 35岁以下 18例。临床症状以关节疼痛、腰骶部疼痛、僵硬为主。病程 3个月~5年。采用 SOMATOMDRH全身 CT机扫描 ,层厚 4~ 8mm ,层间距 4mm,常规扫描双侧骶髂关节 ,8例同时扫描双侧髋关节 ,病变区用 2 mm薄层扫描 ,骨窗摄片观察。2 结果骶髂关节病变左侧 8例 ,右侧 2例 ,同时累及双侧 10例。主要累及髂骨面下 1/ 3处 ,表现为关节面下骨质硬化 ,骨性关节面模糊、粗糙 ;8例有虫蚀样、穿凿状…  相似文献   
57.
患者男,40岁。7天前饮酒后出现右下腹持续性疼痛,逐渐加剧而入院。体检:体温37℃,心率28次/分,血压6/4kPa。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神志不清。腹部膨隆,肠鸣音消失,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拟诊肠梗阻、中毒性休克。X线检查:肠管充气扩张,其内可见3个液平,肠间隔增宽,诊断为肠梗阻。B超检查:右肾含液性病变并肾周脓肿。CT检查:右肾中部外侧肾实质有一4.5×4.0cm囊性病灶,大部分为低密度,混悬有少许高密度物质;右肾下部和左肾有多发大小不等的  相似文献   
58.
MSCTU诊断泌尿系统先天性疾病的价值:与IVU、MRU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在诊断泌尿系统先天异常方面的特点、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并将其与IVU、MRU进行比较。方法搜集4年间临床资料完整的泌尿系先天异常患者83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3例患者中,52例行IVU检查,40例行MSCTU检查,47例行MRU检查。IVU、MSCTU、MRU对泌尿系先天异常总的定性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48.21%,95.83%,72%,总的定位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57.14%,100%,90%。对伴轻度上尿路梗阻病变的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46.67%,100%,33.33%,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3.33%,100%,66.67%。对伴中度上尿路梗阻病变的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5%,100%,75%,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7.50%,100%,93.75%。对件重度上尿路梗阻病变的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32%,85.71%,90.90%,定位诊断正确率分别为40%,100%,100%。结论MSCTU对显示泌尿系先天异常的整体解剖形态和细微病理变化能力强,能明显提高诊断率,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MRU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不用对比剂,可显示尿路扩张情况、梗阻部位、梗阻端形态,尤其对碘过敏或IVU不显影、中重度肾积水的病人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59.
支气管Dieulafoy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支气管Dieulafoy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临床确诊为支气管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支气管Dieulafoy病是一种罕见病,以支气管黏膜下畸形的动脉破裂出血为病理特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支气管肺动脉先天发育异常、气道慢性炎症或损伤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大咯血或支气管腔内病灶活检后发生致命性大出血。支气管肺动脉造影是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手术或尸检标本的组织学检查可以确诊。支气管动脉栓塞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但有复发和失败的可能,肺叶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目的。结论遇到原因不明的大咯血应注意排除支气管Dieulafoy病的可能;支气管镜检查若发现管腔内突起样病灶,不要盲目活检。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