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1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40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581篇
内科学   20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4篇
综合类   935篇
预防医学   363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499篇
  6篇
中国医学   364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拮抗剂对脑缺血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奋性氨基酸在脑缺血期间大量释放神经细胞间,通过激活相应的受体介导并加大了缺血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兴奋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可减轻这些损伤。本文综述了近年对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以及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42.
1 病例介绍例 1,女性 ,5 2岁。发现左颈部肿物 6年 ,近 1年明显增大而入院。查体 :左颈部肿物约 5 cm× 4 cm ,境界清楚 ,无压痛 ,可随吞咽上下移动。甲状腺同位素扫描 :左甲状腺肿大 ,放射分布不均匀 ,下极呈冷区 ,右叶正常。临床诊断 :左甲状腺腺瘤。行左甲状腺腺叶及肿物切除术 ,术中冷冻切片报告为低度恶性梭形细胞肉瘤。病理检查 ,巨检 :送检甲状腺组织一端见卵圆形肿物 6 cm× 5 cm× 4 cm ,包膜完整 ,实质性 ,切面呈现灰白色 ,灰黄色 ,分叶状 ,质韧。镜检 :肿瘤实质由大量梭形细胞杂以散在分布的淋巴细胞构成 (图 1)。梭形细胞边界…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麻醉药误入血管引起中毒反应的原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资料连硬阻滞3500例,神经阻滞380例,其中60例由于操作不当而发生中毒反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操作过程,探讨中毒反应原因,结果:其中局麻药误入血管为主要因素,其次局麻药剂量和病人个体差异等均是发生中毒反应的重要因素。结论:提高穿刺技术的水平,掌握用药安全剂量,密切观察,才能避免局麻药中毒。  相似文献   
44.
经皮腘静脉穿刺置管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更确切地判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方法,我们对38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共42条下肢,进行经皮静脉穿刺置管造影检查。其结果显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2条,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8条,先天性无瓣症2条。  相似文献   
45.
CT检查可以较清楚了解腹膜后肿瘤的大小、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有时可提供定性依据。本文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腹膜后肿瘤CT表现,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腹膜后肿瘤诊断的准确性,为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一、资料和方法本组13例中,男8例,...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证实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前基因组RNA在458nt~1308nt(nt,核苷酸)之间可发生剪接并产生相应的基因组剪接变异体。方法对1株分离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亚基因组HBVDNA(2366bp)进行测序并以Vector NT16.0软件进行分析。将全基因组HBVDNA(3215bp)理论上可能的剪接供体及受体内的核苷酸进行定点突变并将突变株转染HepG2细胞,以位于HBVDNA458nt及1308nt两侧的特异引物检测转染后的细胞内HBV核心颗粒DNA,并以相同引物检测458nt~1308nt发生缺失的HBV DNA在不同病程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存在情况。结果23661bp HBV DNA在458nt~1308nt之间发生缺失并符合GT-AG剪接模式。3215bp全基因组HBV DNA在459nt及1306nt分别发生G→A及A→C突变后均不能产生458nt~1308nt缺失。458nt~1308nt发生缺失的HBVDNA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的检出率分别为80%、75%及70%,显著高于HBV无症状携带者10%的检出率。结论HBV前基因组RNA在458m~1308nt之间可发生剪接并产生长度为2366bp的基因组剪接变异体。该类型基因组剪接变异体基因结构特点及在HBV相关性肝病中广泛存在提示它与HBV致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7.
退行性腰椎不稳的临床影像解剖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影像解剖特征及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42冽病人,其中腰椎不稳合并腰椎管狭窄20例,退行性滑脱18例,退行性侧弯4例。全部病例均常规行X线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以及腰椎动力性侧位片检查,观察脊柱不稳部位及节段;同时行CT或MRI检查,了解柞管及神经根管情况;依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案,术后佩戴外固定支柱并进行随访。结果:全部病例随访中X线片显示,除1例因严重骨质疏松造成螺钉松动外,椎弓根断裂1例,其余固定牢固,螺钉、棒无折断,复位无丢失,无感染及脊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植骨融合良好,优良率达93%。结论:L4/5屈时移位>8%、过伸时移位>9%;L5/S1过屈时移位>6%、过伸时移位>9%;或椎体前后移位>4mm,椎体问成角>10°为退行性下腰椎不稳的影像学特征。神经减压和椎管成型辅以后路椎弓根钉捧系统同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下腰椎不稳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48.
林建银  张声  李莉  林华 《解剖学报》2002,33(4):384-390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中cNOSmRNA表达分布情况 ,探讨其与胃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运用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 119例原发性胃癌标本中cNOSmRNA的表达 ,并对所获得的 82份病例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胃癌组织中胃腺癌细胞、血管 淋巴管内皮细胞及巨噬细胞中均可见有cNOSmRNA表达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低、恶性度越高 ,胃腺癌细胞和血管 淋巴管内皮细胞cNOSmRNA阳性表达率就越高 ;胃腺癌细胞和血管 淋巴管内皮细胞cNOSmRNA阳性表达率与胃癌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呈正相关 ;胃癌血管 淋巴管内皮细胞cNOSmRNA阳性表达者术后生存率较低 ;巨噬细胞中cNOSmRNA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型、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患者术后生存期无关。 结论 胃腺癌细胞和血管 淋巴管内皮细胞cNOSmRNA表达情况与肿瘤恶性程度、侵袭和转移潜能有关 ,血管 淋巴管内皮细胞上cNOSmRNA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9.
自伦琴发现X射线 1 0 0多年来 ,放射学在医学领域是最年轻的学科。从简单常规的诊断发展到今天众多的医学影像学 ,特别是放射技术与计算机相结合 ,产生了CT、MRI、DSA等系列新设备 ,由平片发展到了体层成像、数字化、三维仿真重建阶段[1] 。尤其是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结合构建了诊治兼备的又一临床学科 ,使传统的放射诊断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 ,它的临床应用之广泛、发展之迅速、检查及治疗项目之多 ,是其它学科所不及的。本文就现代影像学的临床合理应用问题略述如下。  现代医学影像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普通X线成像 ,包括X…  相似文献   
50.
患者女 ,60岁 ,于 1 0d前因进油腻食物后出现全腹持续性胀痛 ,伴有恶心。呕吐一次 ,呕吐物为骨内容物。查 :神清 ,精神欠佳 ,纳差 ,小便赤 ,全身皮肤粘膜轻度黄染 ,腹隆 ,肝脾未及 ,全腹压痛阳性 ,无反跳痛。B超示 :( 1 )腹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 ;( 2 )脾周积液待查。CT示 :( 1 )小网膜及脾脏、被膜下积液 ;( 2 )胆总管扩张 ,下段阳性结石。行X线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 :前后位见胃向右下方移位 ,胃底及胃体中上部可见纵带状育盈缺损 ,侧位片于胃底及胃体大弯侧可见不规则弓形压迹 ,其范围约 1 8 0cm ,充盈缺损及压迹形态随体位变化而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