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通过自身产生抗体,导致免疫耐受失衡,而引起的一系列慢性炎症反应,甚至对机体组织造成损伤。目前AID发病率逐渐升高,而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参与机体代谢,形成肠粘膜屏障,维持免疫功能正常。随着对人体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越...  相似文献   
52.
探讨化痰解郁安神汤联合振腹推拿手法对老年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4例老年慢性失眠症痰 热内扰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化痰解郁安神汤治疗,观察组给予化痰解郁安神汤联合 振腹推拿手法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 (AIS)评分、疲劳量表-14(FS-14)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以及血清褪黑素 (MT)、多巴胺(DA)、皮质醇(CORT)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观 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8%(46/47),对照组为87.23%(41/47),组间比较(χ2 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主症积 分和次症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相关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AIS评分、 FS-14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WHOQOL-BREF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PSQI评分、 AIS评分、FS-14评分的降低幅度及对WHOQOL-BREF评分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血清学指标方面: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M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DA、COR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 观察组对血清MT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DA、CORT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解郁安神 汤与振腹推拿手法联合治疗方案在老年慢性失眠症痰热内扰型患者中能达到较理想的应用效果,可有效调节患者的中枢神 经系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机体疲劳感的消除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对提升其整体的失眠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心肺复苏(CPR)的最佳结果是恢复患者脑皮质的高级活动,进而使其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脑功能的恢复是复苏成败的关键和终极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医学界已把CPR发展成为心肺脑复苏(CPCR),故现代CPR实际上指CPCR.  相似文献   
54.
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致死率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位居第一,因其早期无典型症状,大多数患者在晚期才得到诊断。此外,由于癌细胞易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多数患者会出现复发,导致患者预后很差。因此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OC的早期预测、疗效评估、预后及复发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外泌体(exosome)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富含脂质、蛋白质、RNA和DNA,通过与细胞膜融合将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环境,影响相邻或远处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研究认为外泌体可参与肿瘤微环境中细胞间通讯,通过传递癌或抑癌信息分子,影响肿瘤的进程。微小RNA(miRNA)可被包裹在外泌体中传递至受体细胞,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耐药等,在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外泌体miRNA在OC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近交系大鼠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分为3组,每组各16对:BN→BN同基因对照组,Lewis→BN急性排斥组,Lewis→BN大黄素干预组。各组随机选取6只受体大鼠,于术后1,3,5,7 d的取尾静脉血样,ELISA法检测TNF-α,IL-10含量,并于第7日处死,检测病理组织学改变。其余每组各10只观察其生存状况和生存期。结果:大黄素干预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5.6 d,较排斥组10.9 d明显延长(P<0.05);与排斥组相比,大黄素干预组肝脏组织病理排斥反应明显降低(P<0.01),外周血TNF-α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IL-10上调,自术后3 d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黄素能够有效抑制肝移植大鼠的急性排斥反应,其作用与降低外周血TNF-α的含量,上调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6.
大黄素和环孢素A在抗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大黄素与环孢素A合用对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方法 以LEW→BN大鼠原位肝移植为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术后每天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 、环孢菌素A(CsA) 10.0 mg/kg、大黄素50.0 mg/kg和大黄素50.0 mg/kg+ CsA10.0 mg/kg。给药7天,于术后第8天每组随机取6只鼠处死,取肝脏组织观察排斥活动指数(RAI)和肝细胞凋亡指数(AI);剩余大鼠停止用药,观察存活时间。 结果 CsA组、大黄素组、大黄素+ CsA组的存活天数、RAI及AI优于生理盐水组(P<0.01),其中大黄素+ CsA组优于CsA组、大黄素组(P<0.05),CsA组和大黄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鼠肝移植术后给予大黄素与环抱素A联用,对于抑制排斥反应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皮肤病与EB(Epstein Barr virus,EB)病毒感染相关性。方法: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和收治入院患儿552例为病例组,病种包括荨麻疹、多形红斑、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虫咬皮炎、皮肌炎及丘疹性肢端皮炎等,儿童保健科体检119例患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中代表EB病毒近期感染的指标衣壳抗原IgM抗体(VCA-IgM)和反映机体内病毒的复制情况EB-DNA的水平,比较这两个指标在两组之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荨麻疹、多形红斑、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虫咬皮炎、皮肌炎及丘疹性肢端皮炎这几类皮肤病EB感染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参与多种皮肤病发病过程,在这些疾病治疗时需考虑EB病毒感染的因素。  相似文献   
58.
大黄素抗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LEW→BN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组(排斥反应组)、B组(CsA组)、C组(大黄素组)3组,每组15只大鼠,术后每天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d、环孢素A(CsA)10.0mg·kg-1·d-1、大黄素50.0mg·kg-1·d-1,连续用药8天,停药后每组处死6只大鼠取肝脏组织观察急性排斥活动指数(RAI)和肝细胞凋亡指数(AI),其余大鼠继续饲养以观察存活期。结果:A、B、C组大鼠存活期(天)分别为9.50±1.64、21.57±2.15、21.29±2.21,B、C组存活期较A组明显延长(P<0.01),B、C组间存活期无明显差别(P>0.05)。A、B、C组RAI分别是7.67±0.98、5.17±0.40、5.83±0.75,AI分别是35.83±2.32、15.83±1.33、16.50±2.35。B、C组的RAI、AI较A组均明显降低(P<0.01),B、C组间差别均无意义(P>0.05)。结论:大黄素能有效减少大鼠肝移植术后肝细胞的凋亡,抑制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3D平视技术与显微镜目镜下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 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 障手术的患者48例(48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观察系统不同分为3D平视技术组和显微镜目镜 组,每组24例(24眼)。比较2组患者术眼手术持续时间及术中并发症等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评 估术眼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解剖复位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数据采用t检验、 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显微镜目镜组、3D平视技术组的手术时间依次为 (64.4±19.8)min和(63.1±18.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P=0.089)。术后1、3个月,显微 镜目镜组和3D平视技术组术眼BCVA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且术后3个月BCVA均优于术后1个月,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复查时,同一时间点2组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组术中出血率、后囊膜破裂率、气体注入率和硅油注入率及术后出现角膜水肿、前房反应、高眼压 及低眼压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时显微镜目镜组和3D平视技术组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 结论:3D平视技术下的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可以达到与显微镜目镜下同样的治疗效果,且安 全性好,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0.
<正>急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多伴有瘙痒,也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是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本病病因复杂,与食物、药物、运动、感染、情绪及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儿童患者常由多种感染引起~([1])。本文收集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2016年1月—2017年3月间的130例细菌感染相关的急性荨麻疹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