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行腹部小切口手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身体恢复时间.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10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身体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肯定,在临床普外科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LC患者10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诱导前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准备拔管前10 min给予咪达唑仑0.03 mg/kg;对照组诱导前给予5 ml 0.9%氯化钠,余同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心血管反应、苏醒期躁动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手术结束时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8%(9/50)比44%(2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管前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帕瑞昔布钠40 mg术前应用可以明显降低LC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3.
72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PT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9例,女性63例,男女之比为1∶7,中位年龄分别为49岁和46岁.临床误诊率69.4% (50/72),采用甲状腺次全切29例,患叶切除术16例,患叶加峡部切除术13例,患叶及峡部及肿大淋巴结清扫术14例(19.4%),淋巴结转移率为85.7% (12/14),男性女性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0.0%( 5/5)和77.8% (7/9)(x2=1.296,P=0.255).多灶15例,单结节57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5.0% (3/4)和90.0% (9/10)(x2=0.525,P=0.469).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38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病灶长径≥0.5 cm者51例,淋巴结转移率为77.8% (7/9),<0.5 cm者21例,淋巴结转移率为100.0% (5/5)(x2=1.296,P=0.255).≥45岁39例,< 45岁33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0.0% (8/8)和66.7% (4/6)(x2=3.111,P=0.078).结论 PTM是一种慢性病,临床误诊率较高.在对扪及的肿大淋巴结进行治疗性清扫的PTM病例中,淋巴结转移率极高,但性别、年龄、癌灶数目及大小等因素与PTM淋巴结转移率相关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球周注射与泼尼松口服方案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TAO初发期患者28例(46只眼),参考患者病情程度及依从性将其分为2组:曲安奈德球周注射组14例(24只眼)及大剂量泼尼松口服组14例(22只眼).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构成基本相似.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活动性积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CAS)及眼外肌厚度,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1.CAS:曲安奈德球周注射组治疗前后的积分为5.2±1.5和2.6±1.4,泼尼松口服组为5.0±1.8和2.5±1.3.治疗前后比较,2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t=0.39,P>0.05),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和t=5.23,P<0.01).2.眼外肌厚度(经眼眶CT水平位结合冠状位扫描):曲安奈德球周注射组治疗前后分别为(6.8±1.5)mm和(2.6±1.2)mm,泼尼松口服组为(6.6±1.8)mm和(2.5±1.3)mm.治疗前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t=0.67,P>0.05),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t=3.61,P<0.01),2组治疗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 对TAO初期患者,曲安奈德球周注射组与大剂量泼尼松口服组具有相近的疗效,而前者无明显副作用,初步认为曲安奈德球周注射方案在临床上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报告带角膜缘干细胞的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严重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供体角膜选用新鲜尸体眼球,制作的板层角膜植片包括透明角膜、角膜缘和角膜缘周围4mm的巩膜,移植到已去除病变组织的眼球表面,观察眼表结构的愈合情况。结果 63例(63眼)角膜病变患者被实施了带角膜缘干细胞的板层角膜移植术,经过5~52月,平均(12.5土6.2)月的随访,大部分患者维持较稳定的眼表,但有3例患者出现明显的上皮排斥反应,经过强化抗排斥治疗,2例被控制;1例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于术后6月复发;所有角膜良性肿瘤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结论 带有活性角膜缘干细胞的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是治疗伴有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或功能障碍的严重角膜病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6.
软组织不典型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病变如增生性肌炎、增生性筋膜炎等已引起学者足够重视 ,而黏膜病变中的不典型纤维母细胞增生极易误诊 ,造成严重后果 ,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告 13例 ,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旨在引起病理医师的警惕。1 材料与方法收集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2年 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 ,运城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常规病理检查及会诊的不典型纤维母细胞增生黏膜病变 13例 ,并复习临床资料。标本经 10 %中性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 ,常规切片 ,光镜观察 ,抗体选用细胞角蛋白 (…  相似文献   
97.
<正>多囊肾是一种累及双侧肾脏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外显率高,其病理改变是在两侧肾实质内发生无数个潴留性囊肿。分为成年型和婴儿型2种。成人型多囊肾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数在40~50岁才出现症状,主要症状是腹部肿块、腰痛、血尿[1]。常合并多囊肝等其它脏器的多囊性疾病。现对我院2003年4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89例多囊肾患者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8.
食管肿瘤5406例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食管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 406例食管肿瘤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观察各种肿瘤的早诊率、淋巴结转移率及年龄分布情况,对比分析各种食管肿瘤的特点.结果:5 406例患者中,29例双原癌(同时合并贲门腺癌),5 377例食管单器官肿瘤.鳞癌占95.5%(5 164/5 406),腺鳞癌占1.8%(99/5 406),腺癌占0.5%(29/5 406),其他类型4%(213/5 406).全部病例中早诊率为9.1%(490/5 406),淋巴结转移率为39.6%(2 142/5 406).各型早诊率和淋巴结转移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84和12.677,P值分别为0.597和0.178.小细胞癌与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4,P=0.030.结论:食管胸中段是各型肿瘤的好发部位,鳞癌最多见,腺鳞癌次之,其次为小细胞癌、腺癌及癌肉瘤等.各型肿瘤早诊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均相似,仅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鳞癌.提高食管肿瘤的早诊率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
眼科内窥镜是近七十年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医疗仪器 ,由于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近二十年来 ,它成为眼科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现将眼科内窥镜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泪道病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病程进展及诊断、治疗、预后。方法对3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及病程进展进行观察,并对3例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68、57、65岁,均因吞咽不适入院,2例行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术后均辅以化疗,1例仅行化疗;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9个月,从明确肿瘤转移到死亡的平均时间为9个月。结论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预后较差;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无特异临床症状;术前胃镜活检易误诊;手术切除可缓解症状,但无确切证据表明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