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58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目的:对比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放疗科2019年2月-2021年12月期间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其家属已经认真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利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疗,观察组采取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癌胚抗原(CE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放疗后,两组CEA水平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心脏损害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常规分割动态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均较好,但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安全性相对较高,可有效降低CEA水平,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492.
李贺  姬寒蕊  杜雅薇  吴圣贤 《天津中医药》2023,40(10):1313-1319
[目的] 探讨化痰散结方剂内消软脉汤2号对ApoE-/-小鼠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30只ApoE-/-小鼠平均分为3组,通过高脂饮食喂养16周以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步给予蒸馏水、内消软脉汤2号低剂量[2.1 g/(kg·d)]、高剂量[4.2 g/(kg·d)]灌胃处理16周,生化法检测血脂4项,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肩胛脂肪组织及肝脏的形态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肩胛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UCP1)及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表达情况,以评估内消软脉汤2号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脂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内消软脉汤2号低剂量及高剂量组主动脉斑块面积均减少,低剂量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升高趋势(P>0.05);高剂量组血清LDL-C及TC呈下降趋势(P>0.05)、HDL-C呈升高趋势(P>0.05)。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低剂量与高剂量组的肝脂肪变性均明显改善。HE染色结果表明,低剂量与高剂量组的肩胛脂肪组织被活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可使肝脏LDLR和肩胛脂肪组织的UCP1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散结法可改善ApoE-/-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脂血症,其潜在作用机制可能为上调肝脏LDLR及肩胛脂肪组织UC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93.
494.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上呼吸道常见的慢性炎性疾病,因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且缺乏根治手段,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性健康问题。AR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B细胞、辅助性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有关,临床主要通过抑制组胺和白三烯等炎性介质进行治疗。近年来,动物类中药活性成分因其较高的安全性、专一性、选择性和生物效能,在AR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研发优势和潜力。该研究从AR的发病机制入手,对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能调控AR免疫功能的动物类中药(如牛脾、蜂巢、蜂毒、五谷虫、紫河车等)活性成分及混合提取物治疗AR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为动物类中药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动物类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机体的多项免疫平衡对AR产生确切的疗效,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但其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已呈现出“传统医学经验基础-生物信息学与人工智能预测-新实验技术验证研发”三大互动体系,基于该体系,动物类中药能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最...  相似文献   
495.
目的: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用于肠造口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回授法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自护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肠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授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减少造口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9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中乳腺癌1号基因(BRCA1)和p53表达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后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或无变化、进展。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纳入放疗有效组,稳定或无变化、进展纳入放疗无效组。比较放疗有效组和放疗无效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癌组织中BRCA1及p53的阳性表达率,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可能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危险因素,使用Spearman分析癌组织中BRCA1和p5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放疗后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32例,纳入放疗有效组(n=78);稳定或无变化21例,进展13例,纳入放疗无效组(n=34)。放疗有效组与放疗无效组患者在性别、肿瘤直径、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病理分期、BRCA1阳性表达率、p5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  相似文献   
497.
目的:观察束缚(immobilization,IMO)应激大鼠心率变异率(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心肌组织学及心电图变化,研究自主神经在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induced cardiomyopathy,SC)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66例冠心病行PCI的患者,均予以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及冠心病标准治疗,根据术后血小板聚集率(PAR)分为0%~29%、30%~49%、50%~69%、70%~100%等4组,比较4组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一般临床信息、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生化指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PAR升高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脑钠肽(BNP)、CYP2C19基因型在不同PAR分组间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R升高≥50%的危险因素是女性(OR=2.713,P=0.027)、高BNP(OR=1.002,P=0.007)、CYP2C19呈慢代谢型(OR=5.159,P0.001);PAR升高≥70%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女性(OR=5.716,P=0.008)、CYP2C19呈慢代谢型(OR=3.149,P=0.049)。结论 PAR50%的患者以CYP2C19快代谢基因型为主,而慢代谢基因型的患者PAR多为50%以上,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PAR影响显著。另外,女性、高BNP可能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PAR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