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郭亮  高竹林  李灵 《护理学杂志》2021,36(14):52-54
目的 探讨惯用手、非惯用手留置PICC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91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非惯用手置管组(47例)和惯用手置管组(44例).于置管后7 d、1个月、2个月、3个月应用置管后患者舒适度评价量表和置管后并发症量表评价患者置管后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置管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非惯用手置管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惯用手置管组;置管后导管脱出、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惯用手置管组(P<0.05,P<0.01).结论 惯用手留置PICC会降低患者舒适度,增加置管后导管脱出、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置管操作者在选择PICC置管穿刺部位时,在两侧上肢均无置管禁忌时,可考虑顺应患者的生活习惯,遵循其意愿选择非惯用手置管.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被证明有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可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诱导的Ⅰ型胶原的表达,而两者在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中的单独或相互作用尚未明确。本文就Cthrc1在MM增殖及侵袭中的作用,及其与TGF-β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MM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63.
在对纯种NIH小鼠连续10天灌服补阳还五汤后,分别做耐缺氧试验及抗疲劳游泳试验。结果,实验组死亡时间均延长(耐缺氧P<0.05,抗疲劳P<0.01),提示补阳还五汤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小鼠耐缺氧和抗疲劳作用,以及在不利的环境情况下,提高其生存能力。另外,也间接说明了本方可能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64.
没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脂血症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探索既能抗心绞痛又能有效降血脂的药物对防治冠心病其有重要意义。我院用自制的没药胶囊,采用单盲随机安慰剂对照方法,对高血脂病人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现将临床资料完整的8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自茶叶中提取茶黄烷醇及氧化物,采用纯种动物,随机分组,喂饲胆固醇造成动脉硬化模型。喂饲茶黄烷醇类的动物与模型组比较:血小板最大聚集波、血脂降低(P<0.05)、cAMP/cGMP比值增高(P<0.05),主动脉斑块、心肌血管阻塞程度减轻(F<0.05)。提示有良好的抗动脉硬化效应。急性毒性证明本品无毒,不致畸。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66.
作者应用雄性激素拮抗剂安体舒通与有抗炎作用的甲硝唑联合应用,治疗寻常性痤闻,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3.3%和94.1%,并用放射免疫测定痤疮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睾酮及雌二醇水平。  相似文献   
67.
近年认为血液凝固过程对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各个阶段都具有重要作用,应用促进或抑制凝血一纤溶的药物对癌肿的增生和转移有直接影响。为了明确癌肿与凝血一纤溶是否确有关系,我们测定了各类癌肿病人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血清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和部分胃癌病人的胃粘膜组织局部纤溶活性。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1、112例均为病理活检或骨髓、X线、同位素以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检查所确诊。男70例,女42例。年龄24~76岁,平均53岁。分6组:(1)肺癌20例;(2)肝癌19例;(3)胃癌23例;(4)消化道其它癌肿(食道、结肠、胰腺癌)17例;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督脉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督脉灸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56%,对照组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症状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治疗后,2组HAMA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结论:督脉灸治疗IBS-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和探究对小儿哮喘患儿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我站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14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患儿给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积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8.57%,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8.57%,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哮鸣音(0)分、喘息(0.04±0.01)分、咳痰(0.68±0.21)分、咳嗽(0.21±0.05)分、气促(0)分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0.56±0.13)分、(0.32±0.09)分、(1.43±0.86)分、(0.98±0.56)分、(1.54±0.78)分,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哮喘患儿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为其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身体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还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确保患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