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1.
目的比较氩氦刀或唑来膦酸单一治疗和联合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联合)、B组(氩氦刀)、C组(唑来膦酸)各28例;A组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结束后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4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5 min以上;B组单一使用氩氦刀冷冻消融骨转移癌局部组织;C组给子唑来膦酸注射液4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5 min以上。结果①A组止痛总有效率为85.7%,其中显效为35.7%(10/28),有效为50.0%(14/28);B组止痛总有效率为50.0%,其中显效为14.3%(4/28),有效为35.7%(10/28),C组总有效率为67.9%(19/28),其中显效为21.4%(6/28),有效为46.4%(13/2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平均起效时间:A组为(1.96±2.26)d,B组为(1.43±1.79)d,C组为(11.67±3.14)d,A、B两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疗效维持时间:A组为(146.68±1.89)d,B组为(71.60±2.94)d,C组为(112.99±1.37)d,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急性重症小脑出血的抢救体会(附1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1月-2008年2月,采用手术冶疗急性重症小脑出血患者1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奋强 《华夏医学》2001,14(3):348-349
我院于 1998~ 2 0 0 0年 4月采用钻颅负压球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2 0例 ,获得满意疗效 ,无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2 0例中 ,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5 5~ 80岁 ,平均年龄6 5岁。头痛伴呕吐 14例 ,眼底视乳头水肿 15例 ,偏瘫 18例。本组均经 CT检查确诊 :血肿部位于额顶部 5例 ,额颞顶部 13例 ,双侧额顶部 2例。血肿量为 10 0~ 16 0 ml,平均 135 ml,血肿呈低密度 14例 ,等密度 5例 ,高密度 1例。1.2 材料1.2 .1 材料 硅胶负压引流球 (如图 1)1.2 .2 方法 本组患者均在强化 +局麻下手术 ,仰卧位 ,头…  相似文献   
14.
CT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2007年5月,对13例胰腺假性囊肿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持续留置导管外引流治疗.13例穿刺15次,均穿刺成功,穿刺入路包括腹前壁11例(13次),侧壁2例.共放置引流管15根.8例1~5个月囊肿消失拔管,随访1~10个月,平均6.7月,症状消失,囊肿无复发;4例外引流1~4个月转行手术治疗;1例治疗1个月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囊肿消失,引流量>10 ml/24 h,患者要求拔管后失访.CT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外引流术损伤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症状性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RAS)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症状性PAD患者资料,记录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常见高危因素;结合下肢动脉造影及肾动脉造影结果,分析各变量与症状性PAD合并RAS的关系。结果症状性PAD合并RAS的患病率为20.00%(21/105)。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死、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白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脂、钙离子、磷离子、钙磷比、尿酸、血肌酐、PAD临床分型、相似管径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与RAS无相关(P均>0.05);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RAS相关(P<0.05),是RAS患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对于症状性PAD患者,应在下肢动脉造影的同时行双侧肾动脉造影,以早期发现肾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16.
<正>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erebral haematoma,DTICH)是指头部受伤后经多次CT扫描证实原脑内无血肿的部位出现了血肿。我院于1989年5月~1995年5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6例,占同期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5.9%。  相似文献   
17.
第Ⅲ脑室胶样囊肿(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广西柳州地区人民医院李奋强罗毅黄文龙李松年(柳州545002)第Ⅲ脑室胶样囊肿国内外文献中报道较少,我院自1992年2月~1996年1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第Ⅲ脑室胶样囊肿3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例1,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三维CT定位乙状窦后手术入路骨瓣开颅的解剖学应用研究,为临床提供微创、安全的手术入路。方法对23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采用三维CT重建技术对横窦-乙状窦夹角(TSSJ)进行精准定位后,行乙状窦后入路个体化骨瓣开颅手术;同期对干颅骨标本12例(24侧)采用同样的方法定位,进行骨瓣"开颅",通过解剖学进一步验证。结果 23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及12例(24侧)干颅骨标本的"关键孔"位置均位于TSSJ内侧缘,乙状窦和横窦无损伤,骨瓣开颅后横窦沟下缘、乙状窦沟内侧缘及TSSJ均获得满意的显露;术中骨瓣复位良好,颅骨缺损明显减少,23例患者无1例发生皮下积液、切口脑脊液漏或颅内感染等。结论运用三维CT精准定位,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具有安全、快捷、微创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DSA影像监视下鼻肠营养管置入的技术与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总结DSA影像监视下放置鼻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的技术.方法 441例患者置入鼻肠营养管.鼻、叫部喷雾麻醉后,存DSA影像监视下,经导丝引导导管依次经鼻、咽、食管、胃、幽门、十二指肠各部使导管头端位于水平部,置换入加硬导丝沿加硬导丝送入鼻肠营养管并将其头端送至屈氏韧带以下20~30 cm.结果 全部病例平均在5 min内成功放置肠道营养管,营养管位置满意,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应用DSA影像监视能够快速、简便、安全的放置鼻肠营养管,成功率高,患者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钠血症在颅脑损伤后并发的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中较为少见,但伴有极高的病死率,应予以重视。我科自1996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31例,占同期收治颅脑损伤1340例的2.31%。现结合文献就其病情特点、病因和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