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8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不同年龄发病的多发性硬化临床与实验室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发病在16~49岁者称为成年型,在16岁之前发病者称为早发型(或称少年型)MS,50岁以后发病者称为晚发型MS。为了探讨不同年龄发病的MS特点,我们对185例MS按发病年龄分型,进行临床与实验室检查比较研究。资料和方法:185例按照Poser及我国的MS诊断标准,属于临床确诊126例,近似确诊59例。男93例,女92例,其中属早发型20例,男14例,女6例;成年型133例,男67例,女66例;晚发型32例,男12例,女20例。对三型的起病形式、发病诱因…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和单核细胞(MNL)表面黏附分子β2整合素CD11c、CD18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单克隆抗体标记测定28例AIS患者(AIS组)发病72 h内及7 d时外周血PMN、MNL表面CD11c、CD18的表达量,并与 28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IS组患者发病72 h内PMN、MNL表面CD11c、CD18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20.82±5.88、218.25±89.00、34.78±14.56、和286.75±95.50,7 d时分别为18.60±5.52、185.52±68.44、31.97±14.47和247.00±88.0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5.63 ±3.01、150.76±41.20、 20.20±8.50和186.38±52.97)(均P<0.01);发病7 d时CD11c、CD18的表达虽有所下降, 但与72 h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IS时激活的 PMN、MNL表面β2整合素CD11c、CD18表达上调, CD11c、CD18可能参与了AIS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桥本脑病(H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和预后,以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4月于南京脑科医院住院的33例HE患者资料,采用2016年的新诊断标准,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电生理及影像学特征,并对所有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HE常见症状包括认知功能减退(21例),精神行为异常(15例),癫痫发作(5例),卒中样发作(6例),共济失调或步态异常(5例),头痛(4例),肌强直、震颤和肌张力障碍者(3例)。28例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其中23例患者治愈,3例症状改善但是留有残留症状,2例无效。在未接受类固醇激素治疗的5例中,2例症状缓解,3例症状持续加重。出院后进行了5~62个月的随访,33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达39.4%。结论 HE发病机制尚不清,临床容易漏诊和误诊。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复发率高,应重视H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可能是影响HE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肌营养不良蛋白在肌营养不良症患者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对12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及5例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BMD)患者的肌组织中肌营养不良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并用6例非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肌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6例肌组织标本中均可见肌营养不良蛋白表达,其阳性染色勾画出肌细胞的边界,胸及胞浆呈阴性。在DMD中有10例(83.33%)肌细胞膜肌营养不良蛋白不表达。BMD中3例(60)可见沿肌细胞膜分的不连续斑片状弱阳性染色。结论:肌营养不良蛋白的缺失或异常表达,是DMD/BMD型较为特异的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肌组织中肌营养不良蛋白的表达,可为DMD/BMD型的病理诊断提供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25.
妥泰加用治疗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目的:观察妥泰(TPM)加用治疗成人难治性部分性伴或不伴随继发身性发作(GTCS)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56例在不动原用抗癫痫药(AEDs)的基础上加用TPM治疗20周、前8周为加量期,后12周为维持治疗的稳定期,治疗前(基础期)记录好作频率,用药情况。体重等作为自身对照。TPM自25mg/d开始,逐渐加量,目标剂量为200mg/d,治疗及治疗结束各查基础AEDs血药浓度进行比较,治疗结束行全面疗效分析。结果:TPM加用治疗20周后,与基础期发作频率比较,64.29%患者发作频率降低≥50%;25.00%,患者发生频率降低≥75%<100%;16.07%完全不发。不良反应轻至中度,但与合AEDs的多少有关。50%患者体重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TPM对止痛民西平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影响不大。结论:TMP是治疗难治性部分性伴或不伴继发GTCS的表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托吡酯(TPM)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TPM组及假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TPM组动物分别于插线和再灌注时腹腔注射TPM混悬液(8mg/ml,80mg/kg);各组术后24h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后处死动物。采用羟胺氧化法测定血清SOD活性及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MDA含量。结果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157.72±19.04)U/ml及(7.45±0.84)nmol/ml,TPM组分别为(171.25±15.72)U/ml及(6.10±0.98)nmol/ml,假手术组分别为(179.74±7.95)U/ml及(5.90±0.72)nmol/ml;与TPM组及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TPM组及假手术组间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TPM组神经功能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TPM能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消耗,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及其毒性,具有减轻脑缺血神经功能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临床肌电图及肌肉病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2例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临床,肌电图及肌肉病理进行了研究。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主要分布于病侧手肌,对侧手肌也可有亚临床电生理异常,提示受损节段多在颈7、8-胸1脊髓前角,肌肉组织病理,酶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显示神经源性肌萎缩,为下颈髓前角细胞受损的结果有别于运动神经元病,其病因可能与局部脊髓血循环境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8.
七叶皂苷钠、强的松治疗Bell麻痹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治疗Bell麻痹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 ,收集首次诊断Bell麻痹的急性期患者 85例 ,随机分为七叶皂苷钠组 (七叶皂苷钠加基础治疗 ) 30例、强的松组 (强的松加基础治疗 ) 2 8例、基础治疗组 2 7例 ,基础治疗包括多种维生素、针灸、理疗等 ,均在发病 3天内给予相应的治疗。采用House Brach mann(H B)面神经麻痹评定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 1个月时评定面神经麻痹等级。结果 治疗前 3组患者性别、年龄、面瘫部位、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首次治疗时H B面瘫等级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治疗后 1个月时三组患者H B面瘫等级经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4 8)。 3组间两两比较显示七叶皂苷钠组、强的松组面瘫恢复均优于基础治疗组 ,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 0 0 4 5、0 0 14 ) ;而七叶皂苷钠组与强的松组面瘫恢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6 16 )。结论 七叶皂苷钠可替代皮质类固醇治疗Bell麻痹 ,同时避免皮质类固醇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9.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51,自引:6,他引:145  
目的 评价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 ,选择发病 4 8h内的ACI患者 6 3例 ,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 (31例 )及安慰剂对照组 (32例 )。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 30mg静脉滴注 ,每日 2次 ,共 14d ,同时给予维脑路通、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 ;对照组用等量安慰剂替代依达拉奉 ,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 (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定和常规检查 ,以治疗第 2 1dESS增分率和第 90d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 1d后治疗组、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 (6 0 .3± 2 8.2 ) %、(35 1± 2 3.6 ) % ,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90d后治疗组、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 (71.5±2 9 8) %、(44 1± 4 0 .9) % ,两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12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3例,用低能量氦氖激光(ILIT)治疗,同时应用传统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65例,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20天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差值有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亦明显下降,表明ILIT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