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神经性皮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神经性皮炎,是以阵发性剧烈瘙痒伴有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一种与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  相似文献   
22.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而合并出现偏侧舞蹈症者较少,为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住院的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血管合并出现偏侧舞蹈症45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以单独用洛塞克为对照观察了洛塞克与羟氨苄青霉素联合应用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结果表明:单独用药组与联合应用组溃疡的6周愈合率相同,便联合用药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一年后溃疡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独用药组。提示洛塞克与羟氨苄青霉素联合应用是治疗消化溃疡,防止消化性溃疡复发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24.
肌电F波对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F波参数在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21例为康复组;22例作为对照1组;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2组.运用肌电仪追踪分析肢体恢复过程中双上肢正中神经F波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康复组和未康复组F波的波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卒中早期,瘫痪侧和非瘫痪侧F波的波幅均异常,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月,未康复组瘫痪侧F波波幅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无论康复与否瘫痪侧和非瘫痪侧阈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肌电F波波幅是卒中偏瘫早期康复评价的一个比较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25.
秦怀仁  曹淑梅 《陕西中医》2006,27(12):1558-1558
笔者自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应用炎琥宁冻干粉针静滴治疗风热型咳嗽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8例均以发热、咳嗽、喉间痰鸣为主的风热型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在3月~4岁,病程在12h~15d。西医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气管炎,部分合并心衰、呼  相似文献   
26.
观察胃粘膜防御因子增强剂麦滋林-S(M-S)与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Rn组PU的愈合率明显增高,上腹痛时间明显缩短,PU愈合后1年复发率明显降低,其对PU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清除幽门螺杆菌,增加胃粘液及增加胃粘膜中前列腺素E2,生长抑素含量,从而增加胃粘膜的屏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型肉毒毒素多点局部注射偏侧面肌痉挛患35例,6个月后观察疗效,其中复发1个月后再次给予治疗,最多注射治疗3次。并使用Cohen和Albert量表进行评估。结果6个月后症状完全好转30例,占85.71%;明显改善4例,占11.42%;部分改善1例,占2.85%。疗效平均持续约3~6个月,复发重复注射仍有效,出现局部面部肿胀3例,眼睑闭合不全2例,面肌无力、眼睑下垂各为一例,但是未经过任何处置均在1周内恢复。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确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急性肾小球肾炎以起病急骤、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浮肿为特点的一组肾小球疾患.笔者自2008年以来,运用中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1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是神经系统由体液和细胞共同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神经根、脊神经和脑神经,有时也可累及脊膜、脊髓及脑部.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手套袜套状感觉障碍和脑脊液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延髓和呼吸肌麻痹,危及患者生命.本病的年发病率为(0.6~1.9)/10万,男性稍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儿童及青壮年多见.  相似文献   
30.
曹淑梅  秦怀仁 《河南中医》2011,31(2):173-173
目的:观察止嗽散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外感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氨苄颗粒配合复方愈创木酚黄酸钾口服液治疗,治疗组给予止嗽散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止嗽散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