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71.
临床上对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的处理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左半结肠血运差,肠腔小,发生梗阻后远近端的肠管口径相差很大,吻合后容易发生瘘。199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对26例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患者采用I期切除浆肌瓣包绕覆盖加固吻合术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胸前区疼痛等症状发作在12h内或虽超过12h但症状持续存在的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入院后90~120min内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能迅速成功地再通血管,为缺血心肌重建血供,  相似文献   
73.
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一种身心疾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发病后的最初3d内常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及猝死。因此做好早期监测及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自1999~2000年4月共收治AMI患者81例,对其进行早期监测及护理,为医生正确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临床资料,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血生化和血常规指标变化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生化指标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脑梗死患者红细胞(RBC)与对照组比较差畀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容积(MCV)、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生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体检者的生化指标低于脑梗死患者(HDL、FBG除外)。结论血生化和血常规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判断有明显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并评价联合应用针刺及局部理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患者的局部夹脊穴、三阴交、足三里、肩井、百会及风池穴,采取常规方法对穴位进行消毒,进针后采取捻转手法,在得气后需留针0.5 h,1次/d,治疗1个疗程共10 d.局部夹脊穴使用血脉通治疗仪通过电刺激联合药物离子进行导入治疗.患者在各疗程之间需休息3~5 d.连续给予三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56例患者经治疗后,结果显示痊愈33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4.6%.结论 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联合应用针刺及局部理疗方法实施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该方法在患者的康复治疗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倡在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但其作为一项有创技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以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其中急性心包填塞是一种极少发生但具有潜在致命性的并发症,占0.3%~0.5%[1-2]。如何配合医生做好术中心包填塞的抢救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自2000年开展PCI术以来有3例患者术中、术后发生心包填塞,现将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78.
79.
张红岩 《现代保健》2010,(20):120-121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4月~2006年10月20例开胸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发病情况及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加强对呼吸功能的维护,做到熟练掌握引发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密切观察其临床表现,早期发现呼吸衰竭的症状,及时治疗,采取翻身、拍背、鼓励、吸痰、雾化、保持有效呼吸和吸氧。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保证术后患者肺通气或换气功能的有效能。结果本组20例患者除5例患者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在80%~85%之间外,其余15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理想。结论准确的肺功能评价,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减轻手术损伤,预防和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是防止呼吸衰竭的关键。及早确诊并进行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次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新发诊断2型糖尿病正常体质量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2组血清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IL-8,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HOMA模型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2组患者血清CRP、IL-6、IL-8水平、相关生化代谢指标与HOMA-IR水平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血清CRP、IL-6、IL-8水平与HOMA-IR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RP、IL-6、IL-8水平和FPG、FINS、Hb A1c、LDL-C以及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RP、IL-6、IL-8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肥胖发生时,血清CRP、IL-6、IL-8水平可进一步升高,升高的血清CRP、IL-6、IL-8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存在相关性,提示炎性反应参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胰岛素释放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