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67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588篇
预防医学   34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64篇
  3篇
中国医学   301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疗程为7 d。治疗7 d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肠鸣音、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的情况,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的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4例。最终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改善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DAO、D-乳酸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DAO、D-乳酸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29/32),对照组为74.19%(23/3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能快速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2.
93.
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护士长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基础上,重视提高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强调团队建设等。结果 护士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科室有较好的向心力和凝集力,3年来未发生护理事故、护理投诉、纠纷,术中找纱布、找针的现象明显减少。结论 人性化管理是追求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最佳结合,并以标准化、规范化为基本内涵,以人性化为补充和升华。  相似文献   
94.
纤维结肠镜检查前需做肠道准备,传统方法是采用清洁灌肠。该方法操作繁琐,部分患者达不到清洁肠道目的,影响结肠镜检查。为此,近年来我们采用口服洗肠液替代清洁灌肠,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3年1月~2005年10月在我科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60例,按肠道准备方法分为传统方法组(传统组)、新方法组和改良新方法组(改良组)。传统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9~80岁,平均(57·27±14·48)岁。新方法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1~76岁,平均(56·17±16·21)岁。改良组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25~79岁,平均(53·33±3…  相似文献   
95.
代谢综合症与炎症,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aven最早提出的代谢综合症(MS)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和以高甘油三脂和低高密度脂蛋白为特征的血脂障碍。因此.MS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肥胖/超重和胰岛素抵抗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合并MS的危险性远远超过了那些单纯的肥胖者。因此,明确其发病机制以及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案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miR-483-5p在肾上腺皮质癌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483-5p和CDK15在肾上腺皮质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CCK-8增殖试验测定miR-483-5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ACC细胞侵袭性的变化。荧光素酶试验和挽救实验验证miR-483-5p与CDK15相关的分子机制。结果miR-483-5p在肾上腺皮质癌组织中高表达(2.36±1.02 vs 1.09±0.43),CDK15在肾上腺皮质癌组织中低表达(0.57±0.26 vs 1.06±0.32)。荧光素酶检测证实CDK15是miR-483-5p的直接靶点。过表达miR-483-5p可通过下调CDK15的表达促进ACC细胞的增殖(24 h:0.26±0.03 vs 0.23±0.04,48 h:0.56±0.05 vs 0.41±0.03,72 h:0.73±0.04 vs 0.59±0.03)和侵袭能力(95.78±4.66 vs 23.89±2.52)。结论miR-483-5p可通过下调CDK15的表达促进肾上腺皮质癌的发生发展,其可作为肾上腺皮质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的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97.
静脉穿刺新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静脉穿刺新方法马晓军,周萍,张凤,申永红手术中经常需用12~16号粗针头给病人行静脉穿刺,以输入较粘稠的血液。因此,成功的静脉穿刺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但遇到老年病人或长期经静脉给药治疗的病人,血管弹性较差或脆性增加,虽未闭塞但呈杀索状,用手触摸...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疾病进展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并确诊为帕金森病(PD)的患者102例作为PD组,按发病年龄早晚分为早发病组、晚发病组,按认知功能障碍评估情况分为PD伴认知功能障碍组及PD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组,根据运动功能障碍评估分为Ⅰ、Ⅱ、Ⅲ、Ⅳ、Ⅴ期,Ⅰ~Ⅱ期为早期、Ⅲ期为中期、Ⅳ~Ⅴ期为晚期;并将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02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人员进行血浆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检测.进行统计学处理,各亚组间及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PD病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早发病组与晚发病组比较,血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PD伴认知功能障碍组血尿酸水平低于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早中晚各期患者血尿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亚组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亚组间及各亚组与对照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尿酸水平低于健康者,低血浆尿酸水平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浆尿酸水平减低与帕金森病的疾病进展无明显相关性,但可能与认知功能损伤有关.尿微量白蛋白与帕金森病的发生与发展无明显相关.对血尿酸水平进行适当干预可能有助于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节省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9.
周萍 《世界临床药物》2014,(11):683-685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拟施髋关节置换的老年(年龄〉60)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组(D组)和舒芬太尼镇痛组(SF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 D组缓慢静注地佐辛5 mg+氟比洛芬酯50 mg,SF组静脉缓慢推注舒芬太尼0.5μg/kg,术后两组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8、24、48 h的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24 h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安静状态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翻身和深呼吸等活动时D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SF组(P〈0.05);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D组显著低于SF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术后镇痛安全有效而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00.
摘要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配合中医护理技术在中风病早期康复中的作用。 方法 观察组是在生命体征平稳48h后应用良肢位摆放配合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良肢位摆放进行常规康复护理,对照观察两组间疗效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良肢位摆放配合中医护理技术对中风早期患者可明显降低中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促进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