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0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22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208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621篇
内科学   416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135篇
特种医学   2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80篇
综合类   1253篇
预防医学   449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499篇
  8篇
中国医学   432篇
肿瘤学   28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丹皮酚前非离子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渗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丹皮酚前非离子体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方法:选取胆固醇、大豆卵磷脂和山梨醇脂肪酸酯-60(span-60)的质量为自变量,平均粒径和包封率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通过效应面法优选丹皮酚前非离子体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采用Franz扩散池试验,以离体裸鼠皮肤为透过膜,生理盐水为接收液,采用HPLC测定丹皮酚含量,比较丹皮酚前非离子体、丹皮酚前非离子体软膏及丹皮酚普通软膏单位面积累积经皮渗透量(Q)及稳态渗透速率(Js)。结果:最佳处方为胆固醇7.53 mg,大豆卵磷脂107.86 mg,Span-60 74.49 mg,丹皮酚5 mg;丹皮酚前非离子体包封率64.16%,平均粒径11.15 μm,二项式模型拟合良好。丹皮酚前非离子体软膏、普通软膏、前非离子体的Q12 h分别为(96.20±5.87),(75.83±18.42),(125.54±8.87)μg·cm-2,Js分别为7.826,5.967,10.327 μg·cm-2·h-1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能准确反映多因素多水平交互影响,适用于制剂处方工艺的优化。丹皮酚前非离子体及其软膏的经皮渗透能力高于丹皮酚普通软膏。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评价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34例采用DC-CIK细胞治疗可评价的晚期NSCLC患者,评价其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DC-CIK细胞治疗晚期NSCLC 1-3月后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20.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7.6%.近期疗效与远处转移无关(P>0.05).患者细胞治疗的ORR与治疗次数无关(P>0.05),DCR与治疗次数有关(P<0.05).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DC-CIK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可减缓病情进展,为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比较脐血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来源CIK(peripheral blood-derived CIK,PB-CIK)细胞的增殖、激活型和抑制型表面标志物、耐药基因ABCG2以及干细胞转录因子表达的差异,探讨脐血来源CIK(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CIK,CB-CIK)细胞应用于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优越性。方法:采用Ficoll-pl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及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细胞的增殖、免疫表型、激活型表面标志物CD28、CD27和抑制型表面标志物PD-1的表达,RT-PCR检测耐药基因ABCG2和干细胞转录因子c-Myc、Nanog、Oct-4、Sox2的表达。结果:CB-CIK细胞与PB-CIK细胞体外培养第4天时均开始增殖,第10天时CB-CIK细胞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PB-CIK细胞[(251.52±16.76)%vs(158.00±43.19)%,P<0.05]。体外诱导培养13 d后CB-CIK细胞中CD3+CD56+细胞比例较PB-CIK细胞高[(21.20±4.82)%vs(10.06±3.46)%,P<0.05];激活型CD4+CD28+、CD4+CD27+和CD8+CD27+细胞比例在CB-CIK细胞中也明显升高[(32.40±16.81)%vs(18.65±9.23)%,(27.48±13.53)%vs(0.98±0.55)%,(41.76±13.98)%vs(2.58±2.10)%;P<0.05或P<0.01];而抑制型CD8+PD-1+细胞比例明显降低[(3.25±2.13)%vs(8.05±9.23)%,P<0.01]。此外,CB-CIK细胞与PB-CIK细胞均表达干细胞转录因子c-Myc、Nanog、Oct-4、Sox2,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仅CB-CIK细胞表达高水平的耐药基因ABCG2。结论:CB-CIK细胞较PB-CIK细胞增殖速度快、激活型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高、抑制型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低、高表达耐药基因ABCG2,应用于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无严重毒性反应、前景广阔的主动免疫治疗策略,自从1998年以来,已经在转移性肾细胞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RCC)的治疗中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在2007年5月韩国FDA批准了一种称为CreaVax RCC的自体DC疫苗用于mRCC的治疗。目前已经有31项非随机对照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了DC免疫治疗用于mRC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虽然这些试验结果已经证实DC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和对一小部分mRCC患者的有效性,但这些临床试验在受试者选择、DC疫苗的标准化、免疫学终点和临床终点的选择和评价等方面难以统一标准,这导致DC免疫治疗疗效的发挥受限且不同试验结果无法进行直接比较;另外,所开展的试验均为非随机对照小样本临床研究。因此,期待临床试验设计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以客观评估DC免疫治疗对mRCC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应在临床试验中加强对DC免疫治疗联合mRCC一线治疗方案疗效的评价,以进一步开发对mRCC更加有效的联合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的临床经验,评估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后腹腔镜技术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51例,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24例,嗜铬细胞瘤16例,肾上腺皮质增生3例,肾上腺囊肿2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3例,神经鞘瘤1例,肾上腺皮质癌1例,肾上腺血肿1例.其中肾上腺腺瘤直径大小为1.2-5.5cm.嗜铬细胞瘤直径大小约为3.3-9.8cm.结果:49例患者手术均在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2例因出血中转为开放.手术时间70-240min.术中出血量30-300ml,均未输血.术后2-4天患者恢复肠蠕动后进食,平均住院时间为5-10天.结论:后腹腔镜下切除肾上腺肿瘤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娴熟的镜下操作技术、扎实的镜下解剖基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较大肿瘤不应成为手术禁忌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构建含人黑素瘤相关抗原3(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 3,MAGE-A3)的重组5/35型腺病毒(adenovirus serotype 5/35,Ad5/F35),观察腺病毒介导的MAGE-A3过表达对黑素瘤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成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转染效率最高的腺病毒载体,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包装腺病毒颗粒Ad5/F35-MAGE-A3。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d5/F35-MAGE-A3感染对健康人、肾癌患者及黑素瘤患者DC中MAGE-A3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d5/F35-MAGE-A3感染对黑素瘤患者DC成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含人MAGE-A3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包装腺病毒颗粒Ad5/F35-MAGE-A3,病毒感染滴度为7.94×108 IU/ml。Ad5/F35-MAGE-A3感染显著提高了健康人和肾癌患者DC中MAGE-A3的表达(P<0.05),不影响黑素瘤患者DC中MAGE-A3的表达\[(0.3352±0.1272)vs(0.4672±0.0704),P>0.05\]。Ad5/F35-MAGE-A3感染后黑素瘤患者DC共刺激分子CD80\[(20.42±0.58)% vs(10.22±1.04)%、(8.95±02)%\]、CD86\[(85.3±3.98)% vs(39.85±2.86)%、(34.1±4.32)%\]和HLA-DR\[(86.87±4.36)% vs(63.68±3.15)%、(60.69±4.81)%\]的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但DC凋亡率无显著差异\[(1.18±0.09)% vs (1.09±0.11) %,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载体Ad5/F35-MAGE-A3能够高效转染黑素瘤患者的DC,感染后不影响MAGE-A3在DC中的表达,能够促进DC的成熟,无明显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益母草碱对小鼠生理性月经样模型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生理性月经样模型,将人工蜕膜化的假孕小鼠双侧卵巢切除,引发孕酮(P4)撤退,随后蜕膜化子宫内膜发生崩解坏死,模型小鼠出现月经样出血。在P4撤退前至撤退后24h,给予模型小鼠益母草碱,观察P4撤退后小鼠阴道出血状态,子宫大体形态以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小鼠均在P4撤退后12~24h观察到阴道出血。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4撤退后24h益母草碱药物处理组小鼠子宫颜色较深,子宫充血较显著。小鼠子宫腔上皮下的血管显著扩张,特别是腔上皮下血管扩张与红细胞渗出严重,且范围较对照组更广。通过统计学分析证实,益母草碱组充血面积高于对照组(P=0.011)。结论:提示益母草碱可导致小鼠子宫内血管扩张与红细胞渗出,其中的药理作用和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分阶段给予孕期营养补充剂对雌鼠妊娠、哺乳阶段体质及繁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成年雌鼠为研究对象,按人体推荐日摄入量计算,以等效剂量的0.5倍、1倍、2倍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为实验组,于妊娠第1天开始分别连续6d灌胃,补充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3种营养补充剂;以等量溶媒安慰剂灌胃为溶媒对照组,以正常孕鼠为正常对照组;对比观察母鼠妊娠期、哺乳期的体重和血红蛋白水平(HGB)变化及繁殖能力。结果:实验各组母鼠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离乳1周的体重除分娩次日外均高于对照组(P0.05);HGB也较对照组增高(P0.05),高剂量组除孕晚期外均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实验各组胚胎总数和正常胚胎数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异常胚胎数明显减少(P0.05);高剂量组产仔数高于对照组(P0.05),哺乳21d中剂量组仔鼠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离乳1周仔鼠存活率中剂量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孕期分阶段给予营养补充剂可增强雌鼠妊娠期和哺乳期体质,提高其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999.
介绍国内外分级诊疗模式及国内分级诊疗案例,分析建立妇幼保健领域分级诊疗优势及分级诊疗需解决的问题,对分级诊疗应用系统流程进行设计,提出分级诊疗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对423例乳牙期,前牙反梧治愈后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经过11个月至9年7个月的间隔进行复查,复查症例均为混合牙列期。观察到疗效与思者性别,反分类、反覆的程度,反的病因,颌骨的生长型等均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发现复发的205例,其面中部形态的改善在复查时均较治疗前向基本正常与好转方向发展的增多,虽然复发,但其反覆程度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并通过术前后及复查时X线头影测量对比,证实早期矫治乳前牙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调查也提示我们,治愈后的定期复查及彻底破除不良习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