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6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SCI)后损伤区脊髓组织Cdh1 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SCI组(M组),每组16只。M组采用改良Allen打击法建立SCI模型;C组行假手术,仅暴露脊髓。术后第l、3、5、7天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进行评估;取损伤节段脊髓,提取组织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损伤区脊髓组织Cdh1 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各时点M组BBB评分均低于C组(P<0.05)。术后各时点C组Cdh1 mRNA表达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组Cdh1 mRNA 表达逐渐降低(P<0.05) 。与C组相比,M组术后第1天Cdh1 mRNA的表达增加 (P<0.05), 术后第5 、7 天Cdh1 mRNA的表达减少。结论:大鼠SCI后损伤区脊髓组织Cdh1 mRNA表达降低,提示APC-Cdh1可能参与SCI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2.
高峰  田玉科  杨辉  安珂  张传汉 《医学争鸣》2006,27(3):215-218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永生化大鼠神经前体细胞的转染效率及其表达情况. 方法: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永生化大鼠神经前体细胞,持续观察转基因神经前体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计算转染效率. 应用巢蛋白抗体和抗猿肾病毒40大T抗原抗体进行细胞鉴定,50 mL/L胎牛血清诱导细胞分化后,应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抗体检测其分化能力. 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转染后24 h神经前体细胞即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转染后72 h,大部分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染效率可达90%. 经传代培养8 wk后,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阳性细胞仍可高达70%~75%.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转绿色荧光蛋白神经前体细胞巢蛋白和抗猿肾病毒40大T抗原抗体染色均为阳性,50 mL/L胎牛血清可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结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可高效转染永生化大鼠神经前体细胞,并可在细胞中长期稳定地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作为良好的示踪剂可应用于神经前体细胞的体内移植.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 (BIS)作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反馈控制变量用于硬膜外麻醉病人清醒镇静的可行性。方法  4 0例ASAⅠ~Ⅱ级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反馈靶控输注组 (反馈组 )和靶控输注组 (靶控组 ) ,每组 2 0例。BIS作为反馈控制变量设定为 80 ,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设定为 1 7μg/ml,记录并比较两组间的实时BIS值、术中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术中回忆情况、镇静的满意度以及丙泊酚单位标准化使用剂量。结果 反馈组丙泊酚单位标准化使用剂量明显低于靶控组 (P <0 0 1) ;两组间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术中回忆的发生率及镇静的满意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BIS作为反馈控制变量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病人的清醒镇静是可行的 ,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有效、节约费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不同血浆代用品血液稀释对等容血液稀释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E-α)和白介素-1(IL-1)表达的影响。方法11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20)、缺血再灌注组(I组,n=32)、6%羟乙基淀粉溶液血液稀释组(H组,n=32)和明胶溶液血液稀释组(G组,n=32),其中I组、H组和G组又各分为缺血10min再灌注1、3、6、12h4个亚组。分别采用MTT生物活性测定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脑组织IL-1和TNF-α含量。结果I组、H组和G组再灌注1、3、6和12h脑组织IL-1和TNF-α含量均较高于S组(P<0.01),H组再灌注3、6和12h脑组织IL-1和TNF-α含量均低于I组和G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应用6%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治疗可降低脑组织TNF-α、IL-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5μg/kg芬太尼对脑死亡供体器官摘除期间儿茶酚胺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连续监测有创BP、PCWP等,采用液相色谱和电化学方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实验组除SBP在劈胸骨后30、45分钟轻度下降外,在整个观察期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于切皮后和劈胸骨后5分钟B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及左心作功指数(LCW  相似文献   
46.
47.
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在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唤醒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全凭静脉麻醉下听觉诱发电位(AEP)监测在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唤醒试验中的作用。方法20例择期行脊柱矫形内固定手术患者采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全凭静脉麻醉,术中应用AEP监测麻醉深度,双盲法记录开始唤醒试验即刻(T2)、患者按照指令反应时(T2)和唤醒试验完毕加深麻醉后(T3)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以及唤醒试验期间AAI最大值,术后第1天随访患者对唤醒试验及术中其他事件的回忆情况。结果T1、T2和T3时的AAI分别为23±5、78±10、21±4(P〈0.05),唤醒试验期间T2时AAI最高,AAI最大值与患者按照指令反应时间上同步。6例患者对术中唤醒经过有记忆,但对术中其他事件无回忆。该6例患者唤醒期间AAI最大值与其他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手术术中唤醒试验中应用AEP监测,能够有效预测患者能否按照指令反应,对唤醒试验起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预处理后心肌细胞膜KATP通道在不同时点的表达变化.方法:夹闭大鼠双侧股动脉5 min后开放5 min,如此重复3次完成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预处理,分别于处理后1、4、24和48 h处死大鼠,取其左心室肌组织,检测其心肌细胞膜KATP通道各亚基表达变化.结果: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预处理后,心肌细胞膜KATP通道的表达量增加,在4~24 h内增加最明显.结论: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预处理可上调心肌细胞膜KATP通道的表达,这种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了远端肢体缺血再灌注预处理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9.
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KATP通道)联系细胞代谢与细胞的电活动,KATP通道在神经细胞兴奋性调控、缺血损伤保护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现将神经系统KATP通道研究相关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0.
祁月红  钱巍  李平  姚文龙  万里  张传汉 《医学争鸣》2009,(15):1353-1356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皮层体感运动区Cdh1 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慢病毒介导RNA干扰Cdh1的表达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1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手术组,手术组采用Allen氏法建立脊髓打击损伤模型(T10-T11).荧光定量PCR检测脊髓损伤后大鼠体感运动皮层区Cdh1 mRNA表达变化.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建模1wk时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空慢病毒和重组慢病毒.术后每周进行BBB评分,荧光定量PCR检测注射10d后Cdh1 mRNA的表达,损伤后6wk同法注射BDA.TR,8wk取脊髓冰冻切片.结果:手术组的Cdh1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注射药物10d后C组Cdh1 mRNA表达低于A组及B组(P〈0.05).损伤6wk后C组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另两组(P〈0.05),且在脊髓空洞区可见更多神经纤维通过.结论:APC—Cdh1在抑制轴突生长方面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