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33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9岁。主诉进行性双侧下肢麻木4个月、无力2个月,于2008年3月13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2007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足底麻木,逐渐向近端发展;1个月后进展至双膝水平,不伴肢体疼痛、无力;2个月后出现双侧下肢无力,上、下楼需扶栏杆,至2008年1月底发展为双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磁共振波谱(MRS)特点,并对ALs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ALS患者38例,单纯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疾病患者8例,混合型颈椎病5例和健康对照34名,行常规头颅MRI、DTI和1H-MRS测定.结果 21%(8/38)的ALS患者可见T2 FLAIR序列双侧锥体束走行异常高信号,强度高于皮质灰质.ALS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中央前回(ALS组0.492±0.059,健康对照组0.552 4-0.045,F=17.150,P<0.01)、内囊后肢(分别为0.679 ±0.048、0.727±0.031,F=19.481,P<0.01)、大脑脚(左侧0.740±0.038、0.761±0.024,F=4.290;右侧0.720±0.044、0.746±0.034,F=3.264,均P<0.01)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显著降低;ALS组上述部位的N-乙酰大冬氨酸/肌酸(NAA/Cr)值和健康对照组相比亦存在显著降低.AKS组各部位FA值降低百分率分别为10.9%、6.6%、2.8%~3.5%,以中央前回处最为显著;内囊前肢、枕叶处的FA值亦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 DTI和MRS枪测不仪有助于ALS患者:运动神经元高位受累的确认和AL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还可促进对ALS病理机制和病损分布的了解.  相似文献   
33.
第十届全国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术会议暨规范化研讨会于2008年7月5-6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脑卒中复发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有症状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107例,经头颅多普勒和磁共振成像证实,其中脑梗死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7例。记录患者基线期一般情况及脑卒中危险因素。根据MRI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单发病灶和多发病灶。平均随访(26.1±11.3)个月,评价脑卒中复发率及年复发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复发的因素。结果失访11例(10.3%),随访96例患者中,死亡3例,存活的93例患者中,复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例(24.7%).年复发率14.0%.未规律抗血小板治疗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OR=0.154.95%CI:0.039-0.618,P=0.008),多发病灶患者有脑卒中易复发的趋势(OR=2.592,95%CI:0.681-9.861,P=0.162)。结论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脑卒中复发率高,未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是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发病灶有脑卒中复发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选择 2 0名患SARS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 ,收集病例资料并进行 3个月随访。结果 :2 0名患者均有SARS患者接触史 ,90 %为未防护时受感染 ,其家人均未患病。潜伏期 3~ 8(4.2± 1.5 )d ,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腹泻、心悸、胸痛 ,3例出现ARDS ,无一例死亡。实验室检查示部分患者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降低 ,ALT、AST、CPK升高。影像学改变主要为双肺中下野多发斑片状阴影。病愈后 3个月随访发现患者常有易疲乏、多汗、气短、心悸、脱发及易患感染等症状 ,5例CT示肺纤维化 ,肺功能检查示约半数患者有弥散功能下降。结论 :SARS患者潜伏期可能无传染性 ,临床特点为以呼吸系统为主的多系统损害 ,病愈后部分患者可能有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分离性上肢运动障碍型颈椎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案。方法 从症状、体征、影像学、肌电图、治疗方法等方面对10例具有分离性上肢运动障碍表现的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其中Keegan型4例,3例行保守治疗,l例行手术治疗;非Keegan型6例,5例行保守治疗,l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Keegan型颈椎病以上肢肌无力、肌萎缩为临床表现,无上肢根性疼痛为主要特征;非Keegan型是一类特殊的根型与脊髓型的混合型颈椎病。对于分离性上肢运动障碍型颈椎病,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效果佳。结论 分离性上肢运动障碍型颈椎病应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提高对该型颈椎病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与误治。  相似文献   
37.
正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1 岁,主因四肢麻木、无力 10 个月,于2016年4月28日入院。患者10 个月前(2015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间断性瘙痒,可耐受,用力揉搓后缓解,未予特殊处理。自认为"血吸虫病",自行服用吡喹酮7 d(具体剂量不详);10 d后出现双手、双足持续性麻木,无加重、缓解相  相似文献   
38.
正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0岁,主因进行性四肢远端麻木2年,行走不稳2个月,于2016年1月29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趾麻木,无活动异常,未予重视。1年前出现双手指尖麻木,逐渐向上进展至腕部,伴前臂发凉感,同时左足趾麻木逐渐向上进展,出现左足和左小腿麻木。当地医院考虑"颈椎病"或"腰椎病",予针灸、按摩、牵引等物理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2个月前逐渐出现右足、右小腿麻木,伴行走不稳,自觉行走时踩棉花感、需注视地面,夜间行走不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重复神经电刺激(RNS)变化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05—2009-04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门诊或病房确诊或拟诊的ALS患者101例,均行常规神经传导速度(NCV)和RNS检查,并进行ALS-FRS评分,评估疾病进展速度及神经电生理指数(NI)。结果 RNS阳性ALS患者NI指数低于RNS阴性组(2.14±1.55比2.82±1.66,P0.05);RNS阳性组与RNS阴性组病情进展速度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0.86(0.86)和0.50(0.66),RNS阳性组疾病进展速度较RNS阴性组增加(P0.05)。结论 ALS患者RNS阳性是疾病活跃的表现,患者病情进展速度快;RNS检查有利于对患者预后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自主收缩单纤维肌电图(SFEMG)和重复电刺激(RNS)检测结果敏感性不同的可能原因。方法选择67例MG患者,每例患者均在同一天的同一时段依次进行有侧伸指总肌的低频RNS和自主收缩SFEMG检查。结果67例MG患者SFEMG的异常率(92.5%)明显高于RNS的异常率(50.7%)(P〈0.01)。RNS波幅递减值与SFEMG中的平均颤抖(Jitter)值、异常电位对和阻滞电位对百分比均呈显著的正相关。RNS检测示波幅明显递减的34例患者中,有2例在SFEMG中未发现阻滞电位,这2例患者的波幅递减值最高达62%;而RNS检测示无波幅递减的33例患者中,传导阻滞电位对百分比最高达58%。结论在诊断MG时,同一肌肉的SFEMG检查较RNS的诊断敏感性高。RNS检测中波幅递减幅度与SFEMG中的阻滞电位对百分比并非完全对应。SFEMG检查较RNS敏感性高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RNS检测记录的是肌肉表面肌纤维运动单位电位幅度的总和,而SFEMG记录的是肌纤维单个运动终板传递时间的延长或阻滞;(2)RNS和自主收缩SFEMG所检测的可能是不同类型的运动终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