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自1986年以来,我科共行重睑手术586例,我们从缝线法开始逐渐改进术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介绍我科改进后的埋线法、切开法两种术式及手术的设计。 1.临床资料:本组共586例,其中男12例,女57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6岁,平均  相似文献   
72.
正畸带环对龈下细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3.
流行性腮腺炎为腮腺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笔者应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点滴,配合口服汤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4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治44例,男29例,女15例,年龄最小20个月,最大10岁,平均年龄5岁8个月;就诊前病...  相似文献   
74.
吴丽萍  张建军  杜瑞清  王艳  王建彬 《肝脏》2009,14(4):269-271
目的了解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特征,并分析血清HBeAg及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90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依据血清HBeAg及HBV DNA将患者分组,分别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组及HBV DNA阳性和阴性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结果90例患者100%存在肝组织损伤,其中肝硬化8例(8.9%);慢性乙型肝炎轻度62例(68.9%),中度8例(8.9%),重度12例(13.3%)。82例病理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中,炎症分级G≥2者30例(36.6%);纤维化分期S≥2者28例(34.15%)。HBeAg阴性组病理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均明显重于阳性组(P值均〈0.05)。HBV DNA阴性和阳性组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皆非"正常";血清HBeAg、HBV DNA均不能反映肝脏损伤情况;对此类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75.
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病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临床及病理学两个层面分析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的特征,比较其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病毒载量水平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特点。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67例,行超声引导下快速肝穿刺活检,并分别检测血清ALT、AST、TBil、A/G及HBVDNA定量,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7例CHB患者中,HBeAg阴性24例(35.82%),阳性43例(64.18%)。HBeAg阴性慢乙肝与HBeAg阳性慢乙肝比较,阴性组血清ALT水平升高较阳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清AST、TBil、A/G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两组HBVDNA定量水平比较,阴性组低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和病理损伤,应给予高度重视,有条件时应进行肝穿刺活检,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6.
从病因病机,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3方面总结了青少年神经性厌食症的现状,并指出中医治疗的不足之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  相似文献   
77.
梁运转  彭玲妹  吴丽萍 《医药世界》2010,(8):966-966,968
目的调查原发性高血压在常规体检人群中的患病率,干预高血压的不良发展,达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323名常规体检对象进行血压数据分析整理。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病率达24.70%,数据显示青年男性患病率较女性高,50岁以后女性患病率反之较男性高,且高血压患者有随年龄呈上升的趋势。结论常规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采取必要的健康教育措施,使体检服务对象掌握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对干预高血压的不良发展,预防心、脑、肾等并发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变化特点,为儿童肥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72例超重或肥胖和72例体重正常的儿童进行血脂检查,比较两组的血脂变化特点,同时分析血脂与体质指数(BMI)、性别的关系.结果:72例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2.7%,其中胆固醇(TC)升高占22.6%,三酰甘油(TG)升高占29.4%,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占14.3%,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12.6%;72例体重正常者血脂异常发生率为16.5%,其中胆固醇(TC)升高占7.2%,三酰甘油(TG)升高占7.6%,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占0,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1.4%.TC、TG、LDL-C、HDL-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BMI的升高,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也上升.结论: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存在明显的血脂紊乱,且与BMI有直接关系,应制定相应措施,积极预防和干预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79.
为顺应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潮流,中医药院校应从以成人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向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转变,以促进中医药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