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本文研究了175名1~12岁中国正常儿童的血清多巴胺-β-羟化酶(DβH)的活性。发现儿童血清DβH活性与性别无关。1~6岁儿童的血清DβH活性(27.27±1.63单位)与中国正常成人(36.42±1.54单位)比较,有显著差异(t=3.695,P<0.01),而7~12岁儿童的血清DβH活性(39.03±1.75单位)与中国正常成人间的差异不显著(t=1.124,P>0.05),提示中国正常儿童至7~12岁后,血清DβH活性达成人水平。  相似文献   
42.
BY-701为 Piperidine 衍生物,系一种新型抗帕金森氏病药物,有抗胆碱能作用,并可增强中枢多巴胺能系统的功能,在服用该药后,对改善帕金森氏病的主要症状,诸如震颤、肌僵直及少动等均有较好疗效,但部分患者在长期服用该药后,出现记忆减退,此系疾病本身发展所致,抑或服用 BY-701引起,很难从临床观察研究中获得确切的回  相似文献   
43.
脑电阻图(REG)作为辅助检查对于高血压和脑卒中的观察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了进一步探索REG追随检查,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实际价值。我们分析了本科自1974年以来,有对照检查的114例高血压患者的REG,这114例共进行了300次REG检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4.
在Hippocrates(五世纪)时代之前,人们已经知道用手指压迫一侧或两侧总颈动脉有时可产生失语、偏瘫和意识丧失。1664年Willis已认识到有时颈内动脉闭塞可不产生任何影响。但对颈动脉疾病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的详细了解还仅仅是近30年的事,Hultquist(1942)提示了在颈动脉闭塞时的病理学特征,Fisher(1951,1954)二次详细描述了颈动脉疾病的临床表现。近年来人们已进一步认识到在脑血管疾病中,缺血性脑血管病为常见,Kurtzke(1969)报告其发病率占脑血管病的62%,越来越多的例证表明在颈部  相似文献   
45.
新形隐球菌脑膜炎是一种全身性的真菌感染病,该菌是一种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且是唯一外包多醣被膜的霉菌。该菌除引起最常见的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外,尚可在脑、脊髓内形成肉芽肿和脓疡,导致占位性压迫症状。于七十年代初始有报导,目前发病有上升趋势。如国外1946年前仅报导108例,迄1956年已达300余例,目前文献所见约600余例。本病多见于美、澳;但亚洲地区较少,但近10年来亦有所增高。国内1958  相似文献   
46.
脑电阻图是一种简易检测方法,作为对脑部血管疾病的辅助检查,六十年代已开始应用于临床,迄今在国内已被广泛采用;但目前对其评价不一,尤其是由于年龄因素,如何评价所得结果?所用指标又较多,但何种指标较为可靠?本文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对象和方法我们选择不同年龄的健康人共136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68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8岁。采用意大利制officine GalileoECG model C2a Rheopreamp model 152z双  相似文献   
47.
用蛇毒去纤酶治疗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近期基本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2.50%及90.62%;达最高疗效所需时间平均17.8±1.6天,对照组30.5±3.1天(P<0.001)。本剂使用方便,较为安全。14项凝血及纤溶指标动态观察亦证实该酶抗凝溶栓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8.
CT脑扫描自1972年Hounfield首创,1978年问世以来,对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起了重要作用。据国外资料统计,对脑出血的诊断准确率高达100%,蜘蛛膜下腔出血(SAH)达90%,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梗塞达80—90%。我科近3年来,对318例各型  相似文献   
49.
应用微透析技术,活体动态观察沙土鼠脑缺血时皮层区细胞外液(ECF)中氨基酸(AA)的变化。结果发现:(1)应用微透析技术在脑皮层中可检测到多种AA,其中包括神经介质类AA和非神经介质类AA;(2)脑缺血时,神经介质类AA显著升高,而非神经介质类AA仅轻度升高。结果提示,脑缺血时神经介质类AA和非神经介质类AA升高的机制可能不同,神经介质类AA在脑缺血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巴曲酶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机理。方法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结合高灵敏度的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手段(HPLC-ED),测定前脑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时的纹状体细胞外液(ECF)的DA、5-HT和NE及其代谢产物(5-HIAA)和HVA的变化和巴曲酶的影响。结果显示脑缺血时,ECFDA、NE及5-HT明显升高,巴曲酶能显著地降低脑缺血时ECFDA及再灌注时ECFHVA和5-HIAA的水平。结论巴曲酶影响单胺神经递质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