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7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204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585篇
内科学   447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1108篇
预防医学   409篇
眼科学   187篇
药学   331篇
  5篇
中国医学   422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的临床疗效与手术技巧。方法:利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18例,14例患者行一期微创经皮肾取石.4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5~7天后行二期取石术。结果:结石清除15例(83.3%)。在结石残留的3例患者中,1例残留结石下移至输尿管下段,用输尿管镜将结行取出;余2例结石残留。肾内,未作进一步处理,本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或好转。结论: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独立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刘平 《当代护士》2009,(3):39-40
总结了35例行腹膜透析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的护理经验。主要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出入液量及做好管道护理。术后加强饮食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等。认为加强早期感染的认识,是提高治疗质量,延长患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4.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加对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EH患者206例,按RHR水平分为RHR1组<70次/min(56例),RHR2组70次≤RHR<80次/min(84例),RHR3组RHR≥80次(66例)三组。对人选患者做以下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肌酐清除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结果(1)RHR2组和RHR3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颈动脉内径(CA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定量(MAU)均高于RHR1组(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酐清除率小于RHR1组(P<0.01)。(2)RHR与IMT、CAD、LVMI、MAU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2、0.289、0.630、0.576,P<0.01),而与LVEF、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63、-0.510,P<0.01)。(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和肾功能损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或P<0.01),其中SBP和RHR的作用更大。结论RHR可能是老年EH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5.
硬管乙状结肠镜治疗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异物1例报告孙丙根,高春耕,王玉敏,刘平,王全智患者男,55岁。5天前因便秘而自己用长约45cm的玻璃温度计插入肛门内掏取大便。导致折断,残端遗留肠道内,反复感觉左侧腹痛及腹泻,排便每天3~4次,为粘液脓血便。在...  相似文献   
106.
生物心脏起搏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脏起搏器治疗适应证已从病窦综合征等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扩展到诸如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心室颤动(室颤)等非传导系统疾病,目前我国人工(电子)起搏器的置入量已达到每百万人近10台,且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其中90%以上的永久起搏器为进口起搏器。而美、法、德、澳等发达国家每百万人逾486台以上。目前美国安装人工起搏器的人数已超过100万,全世界每年安装起搏器的人数超过60万,美国每年有约25万的患者安装起搏。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对40例NAS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穿刺肝组织进行临床和病理学分析,并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ASH)和丙型肝炎(HCV)患者各20例作对照。结果:90% NASH患者肥胖(P<0.01),血浆总蛋白平均水平高于ASH(P<0.05),血清ALT、AST、GGT、TBA、TG平均水平分别是正常范围上限值的2.6、1.5、1.2、1.3倍,但白蛋白水平是正常范围下限值的0.96倍。NASH的组织学改变类似ASH,但有些组织学改变如脂肪变性、汇管区的炎症程度,Mallory小体和空泡状核的出现频率等两者间存在着差异性(P<0.05或P<0.01)。NASH有其相对的病理特征:大小泡混合型脂肪变性,以大泡为主;肝组织气球样变性,小叶中央区较常见,气球样变性的细胞胞浆内常常有嗜碱性的细颗粒;肝小叶内炎症,不典型的Mallory小体,汇管区周围易见空泡状核细胞。多数NASH患者的肝小叶中央区(腺泡Ⅲk带)有不同程度的窦周纤维化。结论:结果显示NASH有一些相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相结合能对NASH作出肯定的诊断,其中病理活检仍然是诊断NASH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影响肝脏胶原代谢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IFN-γ5万U/只,im,bid,共4 wk.观察大鼠的体质量、肝脾重质量等一般情况.大鼠肝脏HE染色与丽春红胶原染色,分级分期观察肝组织的炎性坏死与胶原纤维沉积变化.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析肝组织间质型胶原酶(interstitialcollagenase,MMP-1)活性,检测肝组织I型前胶原[a1(1)]基因表达.结果:模型大鼠肝脏胶原纤维间隔形成,肝小叶与肝窦内胶原增生沉积明显;脾脏明显增大;血清ALT活性升高;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上升,MMP-1活性轻度上升,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明显增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γ-于扰素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29.8±u.0μg@g-1,vs 44.7±14.2μg@g-1,P<O.05),减轻肝脏内胶原纤维增生沉积,降低血清ALT活性(478.4±156.4 nkat@L-1,vs 1055.2±l28.4 nkat@L-1,P<0.05),提高肝组织MMP-1活性(39.8±6.5 u,vs 32.O±2.8 U,P<0.05),降低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84.8±9.5%,vs 112.3±8.7%,P<0.05).结论:IFN-γ有良好的治疗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效果,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纠正纤维化肝脏异常胶原代谢,即抑制肝脏纤维过度增生,促进增生沉积的胶原降解.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红外/红光局部照射联合局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肩手综合征原发病、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红外/红光局部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辅以局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及Barthel指数(BI)对2组患者患侧上肢水肿、疼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经3周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患侧上肢水肿评分[分别为(1.56±0.51)分、(2.74±0.79)分]、疼痛评分[分别为(2.62±1.87)分、(4.51±1.43)分]、上肢FMA评分[分别为(31.75±4.52)分、(24.36±3.63)分]及BI评分[分别为(79.16±4.12)分、(73.45±4.51)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红外/红光局部照射联合局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肢水肿及疼痛症状,促进患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该联合疗法值得在脑卒中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虾青素(astaxanthin,AST)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 O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人RPE细胞系传代培养,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用10-8 mol/L和10-4 mol/L AST处理后, RPE 细胞活性分别提高到53.66%±3.25%和70.43%±2.38%,与氧化损伤组(38.76%±3.7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预先给予10-8 mol/L和10-4 mol/L的AST作用后, RPE细胞凋亡率分别下降到30.23%±1.91%和12.58%±2.12%,与氧化损伤组(42.50%±1.9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伴随AST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形态亦逐渐得到改善。结论:AST可以抑制H2 O2诱导的人RPE细胞的凋亡,从而为寻求有效的防治视网膜损伤的药物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