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6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鞍区病变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刘怀军,杨桦,冯平勇附属二院放射科(050000)关键词颅脑鞍区病变;CT;诊断;鉴别诊断本文通过对131例鞍区病变的CT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重点对视束和第三脑室的改变进行研究,就鞍区病变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几个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22.
神经母细胞瘤硬脑膜转移四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母细胞瘤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 ,恶性程度较高 ,并且较早发生转移 ,但颅内发生转移比较少见 ,尤其发生硬脑膜转移者更少见。笔者对所遇 4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 1 男 ,9岁。左眼球渐进性突出 2 0d ,其与体位无关 ,视力正常 ,无头痛及发热。CT示左眼眶外侧壁、蝶骨嵴、右颞窝及右颞顶部颅骨内板下方梭形软组织肿块 ,密度均匀 ,CT值 5 1~ 5 5HU ,内缘光整并可见细线样硬脑膜 ,部分有浅分叶 ,增强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 77~ 84HU ,且在其内缘有增厚的硬脑膜影 ,肿块内缘部分清晰 ,部分模糊 ,肿块约3 0cm× 3 0cm× 2 5cm…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出血血肿灶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犬28只.随机分为两组:NGF组(n=20):注血后0.5h,将NGF 2000 AU立体定向导入血肿灶周区;脑出血(ICH)组(n=8):只注血,不注药。在ICH后1、3、10、28d四个时间点进行以下检测:①采用Purdy评分观察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外源性NGF在血肿灶周脑组织中的有效表达。③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血肿灶周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纤维酸性蛋白(GFAP)荧光单标阳性细胞的数目。结果 ①1~3d Purdy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0~28d评分NGF组显著好于ICH组(P〈0.05)。②NGF组血肿灶周免疫阳性细胞3d时大量出现,染色较深。持续10d,而ICH组表达量少且持续时间短(P〈0.05)。③NGF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NSE、GFAP单标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ICH组(P〈0,05)。结论 外源性NGF立体定向导入血肿灶周区,早期能够通过保护神经元提高存活率;晚期能够通过促进胶质细胞适度增生、神经纤维生长来促进血肿灶周神经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24.
游走脾并脾蒂扭转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走脾并脾蒂扭转临床上比较罕见,常常引起争腹症,CT,B超对该病的确诊具有非常大的价值,现将笔者所遇2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26.
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小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本病能否好转的关键。本文就54例化脑的临床和CT表现进行了对照分析和总结。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随机选自1984年12月~198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经脑脊液化验证实的54例患儿。全部病例均做了头部CT扫描,其中11例分别于20~60天复查了CT。采用日立W_4-40型全身CT,层厚10mm,层隔10mm。54例中男性38例,女性16例。年龄为4天~9岁;1岁以内者47例占87%。  相似文献   
27.
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与多田公式对比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并与多田公式对比,应用该软件对脑出血后血肿体积动态变化进行评价,为临床用药、术式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制作水模型进行CT扫描,分别用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与多田公式对其测量,比较两者的精确性,之后使用该软件对102例脑出血病例血肿体积动态变化进行定量评价。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较多田公式对体积测量更精准。该软件测得脑出血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血肿体积,并计算平均体积缩小(吸收)比率分别为9.31%、16.04%、28.05%;首次出血量分别为〈10ml、10~20ml、21~30ml血肿平均体积缩小(吸收)比率依次减小。结论 CT血肿体积测量软件较多田公式对体积测量更精准,有推广价值;血肿体积缩小速率与初始出血量相关,初始出血量小变化快,出血量大则变化慢。  相似文献   
28.
冯平勇  宋振虎  程豪 《河北医药》2013,(20):3045-3048
目的评估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WB-DWI)在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分类对比分析50例肿瘤患者WB-DWI和CT图像中的异常信号和异常密度病灶。结果在呼吸系统中,WB-DWI发现51处肺门周围转移瘤,未能发现57处肺内体积较小的瘤灶,而CT均能发现,说明对于肺内转移病灶的检出敏感性差。在腹部实质器官中,WB-DWI发现的88.9%的转移灶CT能够清晰显示,而11.1%的转移灶CT却未能显示;在骨骼系统中,WB-DWI发现474处异常信号,CT仅发现307处骨组织异常改变,其中9例患者有56处骨组织呈WB-DWI异常信号而CT显示正常,数月后CT复查,相应部位均出现骨质破坏;说明在腹部实质脏器和骨骼系统中WB-DWI比CT更多更早发现肿瘤病灶,并且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在淋巴系统中,CT图像上25处大于1 cm的淋巴结在DWI图像上未显示,而CT图像上74处小淋巴结在WB-DWI图像上却呈高信号,部分经病理证实为淋巴转移。结论WB-DWI技术适用于健康查体及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的筛查,对于淋巴结定性诊断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9.
正患儿男,4.5岁,5个月前偶然发现腹部肿物,于外院行肿物部分切除,病理为伯基特淋巴瘤,术后化疗,肿物缩小。4天前以"咳嗽、腹胀、腹痛、双下肢浮肿"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查体:中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左肺叩诊呈实音,腹膨隆,无压痛,未及包块,肝肋下7cm,脾肋下3cm,质软,腹水征(+),肠鸣音活跃,双下肢及阴囊水肿。腹  相似文献   
30.
MRA观察40例永存三叉动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永存三叉动脉(PTA)的3D TOF MRA表现、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40例经MRA诊断为PTA的患者资料,分析PTA的MRA表现、Saltzman分型以及年龄、性别、左右侧发病率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40例患者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平均年龄为(55.7±13.9)岁;Saltzman Ⅰ型24例(24/40,60.00%),Ⅱ型13例(13/40,32.50%),Ⅲ型3例(3/40,7.50%);对SaltzmanⅡ型进一步细化为a、b、c三个亚型.24例PTA伴基底动脉发育不良.结论 MRA可作为PTA的最常用检查手段,PTA的分型和表现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