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对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Congenital fibrosis of the extraocular muscles,CFEOM)伴少年白发家系进行候选致病基因KIF21A突变筛查。方法应用Wizard Genomic DNA Purification试剂从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中提取基因组DNA;以先证者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KIF21A基因外显子8、20和21的DNA序列,PCR产物纯化后进行DNA直接测序筛查突变位点。一旦发现可疑性变异,则采用DNA双向测序方法在其他家系成员进行疾病与突变共分离分析以及进一步确认其是否为致病性突变位点。结果该家系三代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表型大致相同,可确诊为CFEOM1型。KIF21A基因突变筛查发现患者在第21外显子携带c.C2860T杂合性突变,正常成员没有,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呈共分离。该突变为一个已知突变,可导致KIF21A蛋白第954位的精氨酸变为色氨酸(p.R954W)。结论 KIF21AR954W突变是导致该家系患者眼外肌纤维化致病的遗传基础,是否与少年白发相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双相障碍发作前6个月内的暴力经历对患者生活满意度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经过12周急性期有效治疗的240例双相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采用性和躯体暴力问卷收集此次发作前6个月内遭受的暴力情况。在基线期、3个月、6个月分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估患者的残留症状,采用席汉残疾量表(SD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满意度。结果 发作前6个月内有38.8%(93/240)的患者遭受过暴力,其中28.0%(26/93)的患者遭受过性暴力,72.0%(67/93)的患者遭受过躯体暴力,80.6%(75/93)的患者遭受过性暴力和躯体暴力。有暴力经历与无暴力经历患者的婚姻状态、自杀观念、自杀计划、近3年总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纳入分析194例患者,6个月随访时纳入分析171例患者。有暴力经历与无暴力经历患者基线期、3个月随访时...  相似文献   
13.
关于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两者的相关性存在很大争议,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作为两种与骨代谢相关的疾病,雌激素、NO、基因遗传、甲状旁腺激素等多种因素对其存在影响。两者均属于与人体衰老密切联系且发病机制并不相同的退行性疾病。有的研究认为两者是对立的,OA患者的BMD是普遍增高的,系列的纵向研究也发现OA患者伴BMD升高其骨折发生率反而增加。有的研究认为BMD增高可以阻止OA的疾病进展。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两者并不关联。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近10年的文献,探讨两者的确切关系,应用于临床,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GF-β受体Ⅰ(TGFBR1)基因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间质病变(CTD-ILD)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以肺癌的癌旁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CTD-ILD患者肺组织TGFBR1的蛋白表达;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MRC-5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组、阴性对照组和TGFBR1-siRNA组,各组细胞培养48 h,Western blot检测TGFBR1、Ⅰ型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 连环蛋白(β-catenin)和c-Myc的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结果:TGFBR1在CTD-ILD肺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活力、TGFBR1、Ⅰ型胶原、CTGF、α-SMA、β-catenin和c-Myc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E-cad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TGF-β1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活力、TGFBR1、Ⅰ型胶原、CTGF、α-SMA、E-cad、β-catenin和c-Myc的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GF-β1组比较,TGFBR1-siRNA组细胞活力、TGFBR1、Ⅰ型胶原、CTGF、α-SMA、β-catenin和c-Myc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E-cad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TGFBR1基因在CTD-ILD肺组织中表达升高,抑制TGFBR1的表达可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CTD-ILD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调查抑郁障碍住院患者的精神科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利 用京津冀大数据平台,对2015—2019 年在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符合条件的抑郁障碍患者的相关数据进 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早发与晚发抑郁障碍患者的精神科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共纳入抑郁障碍患者 6 043 例,其中早发患者1 820 例(30.12%),晚发患者4 223 例(69.88%)。早发患者使用的抗抑郁药类别 主要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61.54%,1 120 例)、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21.26%,387 例)和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 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7.25%,132 例),其中舍曲林 (25.05%,456 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21.98%,400 例)、文拉法辛(13.68%,249 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 为68.08%(1 239 例),其中喹硫平(29.67%,540 例)、阿立哌唑(15.93%,290 例)、奥氮平(10.11%,184 例); 心境稳定剂使用率为33.85%(616 例),其中碳酸锂(18.08%,329 例)、丙戊酸盐(15.44%,281 例)、拉莫三 嗪(0.33%,6 例)。晚发患者使用的抗抑郁药物类别是SSRIs(61.59%,2601 例)、SNRIs(27.97%,1 181 例) 和NaSSA( 19.37%,818例),其中艾司西酞普兰(27.73%,1 171例)、舍曲林(9.91%,841例)、米氮平(19.37%, 818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59.10%(2 496例),其中喹硫平(30.59%,1 292例)、奥氮平(12.48%,527 例)、阿 立哌唑(5.23%,221 例);心境稳定剂使用率8.69%(367 例),其中碳酸锂(3.84%,162 例)、丙戊酸盐(4.62%, 195例)、拉莫三嗪(0.21%,9例)。早发患者未用抗抑郁药物比例高于晚发患者[12.03%(219/1 820)比3.43% (145/4 223); χ2=166.153,P< 0.001],联合抗抑郁药物比例低于晚发患者[11.65%(212/1 820)比20.03% (846/4 223); χ2=61.913,P< 0.001]。两组间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氟西汀、帕罗西汀、米氮 平、度洛西汀、碳酸锂、丙戊酸盐、阿立哌唑、氨磺必利、氯氮平、奥氮平的使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早发抑郁障碍更多使用SSRIs 类药物,更多合并抗精神病药物和心境稳定剂。结论 真实世 界中早发抑郁障碍患者治疗药物与晚发患者有较大区别,在临床治疗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SLE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中Kv1.3和IKCa1通道的表达情况,以及阻断Kv1.3通道后对SLE患者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①病例选择:SLE患者33例,健康对照组12例;②分离外周血T细胞,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刺激T细胞活化,培养72小时;③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SLE患者活化T细胞中Kv1.3和IKCa1通道的mRNA表达;④CCK-8法检测阻断Kv1.3通道对SLE患者T细胞增殖的影响;⑤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Kv1.3和IK-Ca1通道mRNA相对表达量与补体C3、C4、抗dsDNA抗体、SLEDAI积分及尿蛋白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后Kv1.3通道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001),IKCa1通道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降低(P=0.006),SLE患者Kv1.3及IKCa1 mRNA表达水平均与补体C3、C4、抗dsDNA抗体、SLEDAI积分及尿蛋白无相关性。②Kvl.3通道阻断剂ShK可明显抑制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增殖(P<0.001)。结论:Kv1.3通过是SLE患者TEM细胞活化的主要离子通道,Kv1.3通道可成为SLE免疫治疗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2015年-2019年抑郁障碍住院患者抗抑郁药物使用情况,了解药物种类和治疗方案的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京津冀精神卫生大数据平台,对2015年-2019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抑郁障碍患者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患者抗抑郁药物种类和用药方案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5年-2019年,符合条件的患者共6 043例。抗抑郁药物使用种类方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中的舍曲林、西酞普兰、氟西汀处方比例呈下降趋势(P0.05或0.01),艾司西酞普兰处方比例呈波动趋势(P=0.031);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类中的度洛西汀和米那普仑处方比例呈上升趋势(P均0.01),新药阿戈美拉汀(P=0.001)、伏硫西汀(P0.01)处方比例也呈上升趋势。从用药方案上看,单一使用抗抑郁药、两种抗抑郁药联合使用比例均呈下降趋势(P均0.01),抗抑郁药联合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联合心境稳定剂及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比例呈上升趋势(P0.05或0.01)。结论五年间住院抑郁障碍患者抗抑郁药物种类分布呈现SSRIs类药物相对比例下降、SNRIs类药物及新药相对比例上升,治疗方案中抗抑郁药联合心境稳定剂及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比例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自噬是高度保守的代谢过程,对维持细胞稳态发挥重要作用,尤其自噬可以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病过程。狼疮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研究,基于遗传分析、细胞生物学、狼疮治疗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等方面,目前诸多研究认为细胞自噬与狼疮肾炎的发生相关联。本文总结了近年关于细胞自噬与狼疮肾炎的研究进展,为狼疮肾炎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SSRIs)是目前临床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一线治疗药物,处方数据显示育龄男性SSRIs类抗抑郁药的使用率不断上升.然而,人们更多关注女性围生期使用此类药物的安全性,忽视对男性患者精液质量及生育能力的影响;而现有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据均提示育龄男性长期使用SSRIs类抗抑郁药对其精液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