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p63是最近发现的p53家族成员,它的生物学功能涉及到生长、凋亡、细胞周期停滞、肿瘤形成等多个方面,尤其突出的是对表皮增殖、发育的影响和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62.
背景:应用实验动物模型可深入探讨超声及超声造影在缺血型胆道病变诊治方面的作用。但尚未见适用于各种肝胆疾病兔模型的超声造影研究的时相划分标准。 目的:探讨正常兔胆道系统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表现及兔肝脏超声造影时相划分标准。 方法:对10只正常新西兰兔行肝胆系统常规超声检查,并对常规超声可显示的胆管壁行超声造影检查,总结其特点。 结果与结论:①门脉管径/胆管管径为3.59±0.54。②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上胆总管及中叶胆管的显示率显著高于外叶胆管,胆总管-中叶胆管是兔首选的超声观察目标。③正常兔肝脏超声造影时相兔肝脏增强时相划分与人类不同,可划分为动脉期(10-20 s)、门脉期(21-30 s)及延迟期(31-180 s)。正常胆管壁动脉期呈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增强。上述正常参数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超声造影在兔胆道缺血诊治方面的作用奠定基础,亦可推广应用至兔的其他肝胆疾病模型。  相似文献   
63.
郑博文 《吉林医学》2010,31(16):2399-2400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P<0.01);亚低温治疗组残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亚低温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P<0.05)。结论:亚低温配合合理有效的监护,可以成为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可靠办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4.
青年卒中指发生于18~45岁的卒中,其病因的构成及比例与中老年卒中存在较大差异。本 文结合近年文献,从血管病变、心脏病变、遗传代谢病变、血液系统病变等方面对青年卒中的病因进 行总结,比较了同一病因青年卒中和中老年卒中之间的差别;并根据不同病因的特点,为临床青年卒 中的病因排查工作给出了建议。青年卒中的病因学研究尚有较多存在争议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 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腭侧埋伏阻尖牙生和尖牙正常萌出患者的蝶鞍大小,检测鞍桥和腭侧埋伏阻生尖牙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选择腭侧埋伏阻生尖牙患者的头颅侧位片作为实验组,共103例,尖牙正常萌出者作为对照组,共103例。测量蝶鞍的长度、深度、直径,依据蝶鞍的钙化程度将其分为Ⅰ、Ⅱ、Ⅲ型。结果:除蝶鞍深度外,蝶鞍长度、直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男性的蝶鞍深度大于女性,蝶鞍长度及蝶鞍直径男女无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男性与女性间蝶鞍的大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鞍桥部分和完全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41.75%和15.53%,但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鞍桥部分和完全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8.73%和4.85% 。实验组鞍桥发生率是对照组的8.52倍。结论:腭侧埋伏阻生尖牙患者的蝶鞍长度、直径均较对照组大,其鞍桥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但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丹栀龙胆逍遥汤中抗炎成分獐牙菜苦苷、京尼平苷酸、没食子酸复配物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以及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小鼠特应性皮炎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法检测NO水平,ELISA法检测IL-6、TNF-α、PGE2、iNOS、COX-2水平,We...  相似文献   
67.
患者男,14岁.因双侧颌角区及颈部结节、溃疡、瘢痕、结痂伴瘙痒10年,于2008年11月24 日入院.患者于4岁时舣侧面颊颌角区及两侧颈部下段出现皮下结节,质硬,无疼痛,伴瘙痒.数月后,结节增多、溃破,并有脓性分泌物流出.不久溃疡自愈,形成瘢痕,但损害不断发生,部分损害愈合,又有新的发生,排列成带状.  相似文献   
68.
结节性类弹性纤维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结节性类弹性纤维病.患者男,70岁.因面部斑块1个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左侧面部褐青色、桔黄色橘皮样斑块,其间分布针尖大黑褐色粉刺.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局部萎缩,真皮部分嗜碱性变,局部皮肤附属器萎缩,真皮浅中层局部可见毛囊呈囊性扩张,毛囊漏斗部角化过度,其内充满角质物.诊断为结节性类弹性纤维病.  相似文献   
69.
患者男,42岁.因双侧腋窝、腹股沟暗褐色斑疹伴瘙痒1年,于2008年6月19日至本科门诊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腋窝、腹股沟出现散在分布的少量暗褐色斑疹,无疼痛,伴瘙痒.皮损数量不断增多,逐渐形成分布对称、大小形状不一呈带状分布的暗褐色斑疹.曾入当地医院就诊(具体诊断及治疗不详),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神经内四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75例,以发病3个月预后为研究终点,随访结束时,依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相关化验指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不良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预后不良组的白细胞计数、PL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但两组间糖尿病病史、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OR=1.139,95%CI(1.107-1.745)]、PLR[OR=1.011,95%CI(1.003-1.018)]是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