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初步阐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泪膜的分布特征及破裂规律。方法选取于本院白内障专科门诊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2例(150眼),检测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行四代角膜地形图仪泪膜分析系统检测。结果以60岁及75岁为分段点,各年龄组之间干眼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601);所有参评眼的泪膜首次破裂位点均集中于下方泪膜,且干眼者的泪膜首次破裂位点分布区域明显大于非干眼者。结论四代角膜地形图仪能够非侵入式精确地评估白内障患者术前泪膜首次破裂的位置及泪膜的动态变化,为白内障围术期干眼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有角膜环形基质浸润病变的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7例(17眼)有角膜环形基质浸润病变的棘阿米巴角膜炎或合并真菌感染病例作了回顾性研究,根据角膜环形基质浸润的病程、环宽、浸润深浅、色泽分为早期和晚期,然后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和手术治疗。结果早期者8眼,药物治愈5眼,手术成功2眼,手术失败1眼;晚期者9眼,药物治愈2眼,手术成功5眼,手术失败2眼。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分期及应用有效的药物治疗和选择适当的术式是成功治疗有环形基质浸润病变的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视网膜脱离(RD)视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育紫蓝兔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F治疗组和NS模型组,实验组右眼肋模型制作后,NGF治疗组每天结膜下注射NGF0.1ml(1mg/ml),bid;MS模型组每天结膜下注射NS0.1ml,bid;动物于3天、14天后处死,取眼球壁做光、电镜检查。结果:光、电镜检查NGP治疗组内、外节损害较轻、视细胞数较多、外核层较厚、视网膜结构和层次排列较好。NGF治疗组视网膜外核层调亡细胞计数少于NS模型组。视网膜脱离后14天外核层厚度NGF治疗组厚于NS模型组;NGF治疗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计数多于NS模型组。结论:结膜下注射NGF对视网膜脱离后视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后囊膜圆形切开术王才根任皖东蒋永祥王毅随着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广泛开展,后囊膜混浊已成为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迄今仍无有效方法防止该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自1994年10月,对存在后囊膜混浊高危因素的白内障患者25只眼,试行...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贴敷术治疗睑球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新鲜羊膜对15例睑球粘连患施行羊膜贴敷术。结果:80.O%(12/15)的患手术效果满意,术后睑球粘连消除,随访3~26个月,未出现睑球再粘连现象。结论:新鲜羊膜贴敷术治疗睑球粘连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6.
病例患者,男,68岁。因活动后心慌,加重15天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30年。查体:BP190/110mmHg,心界向左前扩大,心率56次份。律不齐,以心前区为主各瓣膜听诊区可闻及Ⅱ~Ⅲ级SM/6.两肺底移动性罗音( ),双下肢Ⅰ度凹陷性水肿。临床诊断: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破裂颈内动脉段微小动脉瘤(直径≤3 mm)的临床经验及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到2014年12月该院神经外科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颈内动脉段微小动脉瘤19例,对术中经历,术中术后近、远期并发症,栓塞率,手术技巧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19个微小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成功率为100%,其中采用支架稳定微导管技术(Jailing)治疗14个动脉瘤,支架半释放技术治疗3个,支架稳定微导管技术与微导管穿越支架技术(Mesh)相结合方法治疗2个.(2)术中即刻栓塞效果Raymond分级1级8个,2级6个,3级5个.远期随访无一例复发,Ray-mond分级1级14个,2级3个,3级2个.(3)术中破裂出血2例,及时救治无不良后果;术中发生脑血管痉挛1例,术后住院期间发生短暂缺血性神经损害.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是目前治疗破裂颈内动脉段微小动脉瘤常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后硬核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冷超乳摘除时角膜切口、散光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影响.方法 对连续小梁切除术后Ⅳ级硬核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冷超乳摘除,对照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普通超声乳化技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角膜切口水肿、手术源性散光、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改变.结果 两组术后视力恢复和手术源性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切口水肿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对照组高于试验组,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试验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冷超乳摘除小梁切除术后硬核白内障对角膜损伤较小,手术安全性较高,是小梁切除术后硬核白内障手术摘除较为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29.
30.
<正>随着国民经济和建筑、交通工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增高,重型颅脑损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病死率高,如何降低病死率,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受损的神经功能,仍是神经外科医师关注的热点,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则是救治的关键。我科2006年3月至2012年7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