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7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为了解浙江省基层医务人员麻风病防治基础知识知晓率,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麻风病诊治水平,在中国-荷兰麻风病防治合作卫生系统研究项目的支持下,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于2011年11月  相似文献   
42.
对江苏扬州市1031例麻风病人及治愈者(其中95.8%有Ⅱ级以上畸残,治愈者占69.1%),就其需求进行了调查。患者对社会的需求,以畸残严重者较无畸残与较轻者为高;其优势需要,前者为提高生活水准,后者为改善畸残。78.5%的患者愿在家中生活,83.7%现症病人愿在院外治疗,愿在麻风院生活或治疗者占受调查者的11.0%、现症病人的16.3%、目前住院者的78.1%、独居者的19.7%,在家生活者的4.0%;畸残严重者较无畸残与较轻者,愿在麻风院生活或治疗的多;院外治疗期望以保密或门诊方式进行者分别为25.1%和11.2%。愿接受愈后随访者,期望以保密或门诊方式进行者分别为29.5%和33.2%。强调应将麻风畸残者列为“残疾人”,纳入社区康复和社会保障的范畴,努力解决其生活需要,文中就麻风康复医疗的重点对象,保留一些麻风院(村)的必要性,对院外病人治疗和随访的方式,尊重患者的保密意愿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3.
麻风患者眼盲及低视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系统了解麻风患者中盲目及低视力的患病率、致盲因素及在麻风患者中的分布规律等,对江苏省泰兴市1045例麻风病患者进行了盲、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双眼盲患病率为7.67%,单眼盲为4.40%,双眼低视力患病率为9.28%,单眼低视力为5.84%。女性高于男性,多菌型患者高于少菌型患者,院内患者高于院外患者。致盲的病因以角膜病第一,其次为虹膜病,白内障等;低视力病因以白内障居首位,其次为角膜病、虹膜病等。可治盲占62.70%,可治低视力占88.61%,愿接受治疗者占56.62%,麻风防盲、治盲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44.
文山州第三年的麻风血清学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山州麻风病人的家属及一般居民做了第3年的血清学随访;共756人,其中初次抗体阳性的居民和病人家属分别为184人和135人,初次抗体阴性的居民和家属分别为317人和129人。本次随访中初次抗体阳性的居民和病人家属分别有55人(29.9%)和20人(14.8%)仍为阳性;初次阴性的居民和家属分别有47人(14.8%)和11人(8.52)变为阳性。随访3年共有11人发病,其中BT3人,BL8人。8例BL发病时抗体均为阳性,其中7例初次检查抗体亦阳性,6例滴度逐渐升高;出现阳性分割值到发病的平均时间为26个月;3例BT中1例初次抗体阳性。但发病时均为阴性。作者认为在发病率较高的村庄,以血清学初筛加上对高滴度抗体者做皮肤查菌,隔2年左右再对初次抗体阳性者做血学随访,可能有助于发现多菌型病人,但在现场作为常规也许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45.
第二阶段全国麻风康复试点项目自1995年5月开始,在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西、云南、四川、贵州、广东、陕西和扬州实施,1998年4月通过了 NGO 专家的评估,并于4月23~26日在南京召开了项目终评会。出席会的有卫生部陈贤义副司长。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文忠,以及14个试点省(市)的防疫处长、皮研所所长及代表共51人;还有国际麻风救济会的专家10人。首先由 NGO 的四个专家分别汇报考评情况,然后张国成教授报告项目总结,备试点省(市)作项目报告。  相似文献   
46.
<正>1我国麻风病歧视的流行情况麻风病歧视的存在增加了麻风病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其作为麻风病相关的疾病负担组成部分的观念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得到承认[1],通过多种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麻风病相关的歧视流行情况进行评估的研究也开始增多[2]。我国一些机构从本  相似文献   
47.
以自我护理预防畸残和阻止畸残加重,是目前乃至将来麻风防治的重要任务。第一阶段中英麻风康复试点项目自1990年6月开始,1993年3月进行了总结,其中包括对眼手足的自我护理。按照 Watson 的方法,对患者的眼手足进行感觉检查和肌力测定,选择有神经损害者为对  相似文献   
48.
麻风畸残防治及康复现场试点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现场条件下开展畸残防治及康复工作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按照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原则在14个试点省(市)选择了27959例患者或治愈患者,开展周围神经炎的防治研究(1407例),自我护理训练的效果观察(10500例),防治鞋的推广使用和观察(8200例),截肢患者的假肢安装、维修和观察(613例),复杂性足底溃疡的综合防治研究(1804例),和麻风畸形的修复外科治疗的效果观察(269例)。结  相似文献   
49.
流动人口的存在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将一直存在的客观社会现象,流动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其自身健康,还影响到流入地常住人口的卫生健康状况.浙江省近5年部分地区流动人口中发现麻风病例87例,占新发病人总数的61.70%.鉴于流动人口麻风病例所致的疾病负担和社会问题,有必要分析和了解当前流动人口麻风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建议义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浙江省社区存活麻风治愈者对麻风防治服务的满意度,为改进麻风防治服务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自行设计有关调查问卷,由浙江海宁和绍兴的麻风防治人员对230 例麻风治愈者进行登门调查,采用Excel2003 统计软件对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230 例麻风治愈者中,178 例(77.39% )对现行的麻风防治服务表示满意,一般者48 例(20.87% ),不满意者4 例(1.74% ).在12 类麻风防治服务方面病人对于抗麻风治疗的规则性、对病人咨询服务的质量、卫生工作者的服务态度、服务的可及性方面比较认可,满意度很高.在提供选择的12 项具体麻风防治服务事项方面病人认为当前最需要的麻风防治服务内容主要为:消除社区麻风歧视、密切接触者的检查、协助经济康复和残疾后遗症的处理服务.结论:浙江省麻风防治服务基本得到病人的认可,但在歧视干预、密切接触者检查、经济康复和残疾预防服务方面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