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9篇
  免费   663篇
  国内免费   471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243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540篇
口腔科学   234篇
临床医学   1865篇
内科学   1194篇
皮肤病学   178篇
神经病学   241篇
特种医学   5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068篇
综合类   3883篇
预防医学   1355篇
眼科学   91篇
药学   1429篇
  11篇
中国医学   1643篇
肿瘤学   408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301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576篇
  2012年   657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725篇
  2009年   698篇
  2008年   721篇
  2007年   684篇
  2006年   612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606篇
  2003年   574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521篇
  2000年   476篇
  1999年   405篇
  1998年   358篇
  1997年   301篇
  1996年   300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118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87篇
  1983年   70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8篇
  1966年   8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122.
123.
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凋亡素原核表达系统,以制备抗原物质凋亡素融合蛋白。方法 通过PCR方法,以pcDNA-VP3质粒为模板,扩增出凋亡素VP3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的多克隆位点,构建成凋亡素的高效原核表达栽体pET-DsbA-VP3,将该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BL21(DE3)plysS中,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目的蛋白。结果 转化有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VP3的大肠杆菌E.coli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出现38300的目的蛋白条带。结论 凋亡素原核表达栽体pET-DsbA-VP3能高效表达出凋亡素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24.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急性阑尾炎约占外科住院病人的10%~15%.由于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本病的病死率较过去已大为降低,但因患 病率高,有时病情复杂,变化多端,仍有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术后切口长期不愈合更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5.
红霉素在喂养不耐受新生儿中应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新生儿常存在喂养不耐受现象 ,促胃肠动力的药物可改善喂养。近年国外研究发现红霉素对胃肠有促动力作用 ,但国内对此报道少见。本研究就口服红霉素对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初步评价 ,以期为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提供临床资料。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对象 :为1998年11月~2000年12月住院新生儿 ,符合标准61例。随机分2组 ,治疗组31例 ,男19例 ,女12例 ;对照组30例 ,男15例 ,女15例。基础疾病包括 :窒息29例 ,早产儿18例 ,足月小样儿7例 ,胎粪吸入综合征4例 ,败血症3例。2.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总结术中磁共振影像(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初步经验。方法2006年3月~2006年12月,61例脑胶质瘤病人接受iMRI神经导航手术。结果手术总耗时2.5~8.5 h,平均(5.2±1.5)h。图像质量良好49例(80.3%),一般7例(11.5%),差5例(8.2%)。56例图像质量优良的病人中,iMRI扫描次数2~5次,平均(2.6±0.8)次;其中2次32例,3次16例,4次5例,5次3例;24例(42.9%)经iMRI发现肿瘤切除范围未达术前计划,仍需进一步切除。无iMRI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安全、有效,可实时纠正术中脑移位误差,精确定位脑胶质瘤的影像学边界,定量评估手术切除范围,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127.
病人,女,48岁。右侧耳前区胀痛2周余。查体:腮腺开口区无红肿,颈部对称,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右耳屏前下方可扪及一大小约2cm×2cm的质软、界较清的肿块。B超示:右侧腮腺低弱回声占位(考虑混合瘤可能):颈部CT示右侧腮腺占位,考虑为混合瘤可能性大。术前考虑腮腺混合瘤。术中探查发现腮腺浅叶中有两枚大小约0.2cm的质硬钙化点,腮腺较肥厚,未发现有明显肿块,分离过程中有较多渗血,考虑腮腺血管瘤可能,术中病理考虑腮腺炎性病变。行腮腺浅叶切除。  相似文献   
128.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2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男6例,女18例:年龄48~83岁,平均69岁.脊柱骨折部位为T5-L3,共44个椎体,其中胸椎20个椎体,腰椎24个椎体.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分别在注入骨水泥前10min、注入骨水泥后10min、30min、1h、2h及3h时检测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及血浆D-二聚体(D-D)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注人骨水泥10min后PT缩短、FIB增高、3P试验阳性率升高,D-D含量增高,1h时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注入骨水泥后10min、30min、1h、2h四个时间点与注入骨水泥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在各时间点与注入骨水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h后骨水泥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基本消除,各项指标与注入骨水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会引起患者一过性血液高凝状态,在注入骨水泥后的3h内需严密监测病情,以防血栓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9.
颈椎颈髓损伤后外科治疗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前瞻性比较颈椎颈髓损伤患者在3d内与10~14d内进行外科干预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32名急性颈椎颈髓损伤的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为早期手术组(3d内手术)和择期手术组(10~14d内手术)。分别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2年的Frankel分级和感觉、运动评分(依据美国脊髓损伤学会的标准)。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感觉、运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Frankel分级的改善程度早期手术组明显优于择期手术组(P<0.01)。结论:急性颈椎颈髓损伤在3d内进行手术治疗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结果优于10~14d内行手术者。因此,颈椎颈髓损伤后应尽可能地早期进行外科干预。  相似文献   
130.
红蓝光照射与医学护肤品联合应用治疗痤疮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应用红蓝光痤疮治疗仪结合雅漾医学护肤品联合治疗痤疮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