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32.
奥美拉唑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美拉唑(Omcprazole,OME),目前已广泛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关于该药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不一,本文报道近1年来因消化性溃疡收住院的100例患者口服OME的临床资料,分析该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对现有临床教学模式改革,制定出新的中医护理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通过临床验证其效果及存在问题,不断优化临床教学模式,制定出切实可行、富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本科生实习计划、完善和规范护理临床学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我院临床教学水平,提高中医本科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教学质量,适应培养现代化创新型实用型中医护理人才的需求。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62名中医护理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即实行分层次教学方式并优化教学内容,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对对照组及试验组护中西医理论知识及技能、病人满意度进生的操作培训的满意度、临床综合能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测评成绩、中西医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教学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者P<0.01)。结论对中医本科护理实习生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对白血病患者血小板抗体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1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入住的108例白血病患者,且在首次输注血小板前,血小板抗体检测为阳性者,通过是否进行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将研究对象分为血小板配合性输注组和随机输注组。分别在首次血小板抗体检测后2周、4周、8周和12周进行了血小板抗体检测,并进行结果判读与记录。血小板抗体阳性强度减弱>1+或转阴,记录为有意义的变化。比较两组血小板抗体阳性强度的减弱或转阴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并分析血小板输注次数对血小板抗体转阴的影响。结果 配合性输注组血小板抗体阳性强度减弱或转阴率高于随机输注组(P<0.05)。配合性输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均低于随机输注组(P<0.05)。血小板输注次数越高,血小板抗体转阴率越低,但配合性输注组的转阴率要高于随机输注组(P<0.05)。结论 在血小板输注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血小板配合性输注,有利于血小板抗体的消失和减弱,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白血病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发病率、临床分型以及相关基因的变异特征。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1年5月在石家庄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HPA筛查的487 380名新生儿,经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足跟血苯丙氨酸浓度,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可疑阳性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进行检测,患儿父母采用Sanger法进行目标基因变异验证,进一步将基因测序结果与正常人比对,找出片段缺失区域并进行分析。结果487 380名新生儿中筛查出阳性儿191例,确诊HPA 104例,均为PAH缺乏症,发病率为1/4686。104例患儿中共检测出62种基因变异,包括错义变异37种、剪接变异10种、无义变异7种、同义变异2种、整码变异1种以及杂合缺失5种。PAH基因常见的变异位点有c. 158 G>A(18.7%)、c. 728 G>A(10.5%)、c. 611 A>G(6.7%)、c. 331 C>T(4.8%)和c.721C>T(4.8%),并发现未报道基因片段缺失(外显子6杂合缺失)及基因变异(c.630T>G、c.61-1G>A、c.9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