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 2 1世纪的到来 ,包括生物医学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将在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 ,科学技术的创新、传播与应用对今天乃至今后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过程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 ,更应注重思想道德、文化、心理及身体素质的培养。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 ,并不一定都要在相应的课程学习中进行 ,在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中 ,也能有机地将其传输给学生。本文想简单谈谈如何在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进行素质教育的认识。1 认识和了解学生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其思维方式以及学习能力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根本所在。作为教师 ,应对教学对象的这些特点有充分的了解 ,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和做什么 ,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积极地引导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病理实验教学中 ,针对以往病例讨论时间少、学生讨论不充分以及不敢发言等现象 ,我们采用事先布置病例及讨论题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及网络收集资料寻找答案 ,将每位同学的答案以文稿形式在课堂上公布 ,并鼓励其积极发言 ,在课堂上进一步阐述对问题的认识。再针对其答案中暴露出的问题 ,引导全体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 ,最后达到正确认识。由于每位学生的答案均有...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鼻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EB病毒(EBV)的关系.方法:筛选鼻NK/T细胞淋巴瘤89例,观察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同时,应用手工显微切割挖取小片肿瘤组织,用PCR方法检测EBV的潜伏膜蛋白-1(LMP-1)基因序列.结果:本组52例(58.43%)的患者其肿瘤组织内有凝固性坏死,37例(41.57%)有血管中心性浸润,18例(20.22%)有血管破坏;本组有36例(40.45%)的患者其瘤细胞呈多形性特点.免疫组化阳性率CD2为84.26%,CD56为95.51%,GranzymeB为84.26%.用手工显微切割联合PCR检测LMP-1基因,NK/T细胞淋巴瘤阳性率为69.66%,与鼻咽癌中检测结果6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B细胞性淋巴瘤5%、鼻咽部慢性炎黏膜组织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NK/T细胞淋巴瘤是广西地区较常见的淋巴瘤亚型,瘤细胞呈多形性特点,常伴有凝固性坏死、血管中心性浸润和血管破坏.最典型的免疫表型是CD2、CD56和GranzymeB阳性.LMP-1基因在鼻NK/T细胞淋巴瘤中的高检出率,提示EBV可能对该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