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校场及门头沟区潭柘寺镇赵家台村居民健康状况、健康素养、中医非药物保健能力及健康指导诉求,为改善卫生服务质量、制定更加合理的城乡社区中医药服务新机制、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居民健康信息调查表,对参加健康指导活动的北京市西城区校场及门头沟区潭柘寺镇赵家台村149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慢病患病情况、生活方式和运动、健康素质、中医养生素养和社区健康指导诉求等10余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将所得问卷调查资料分项目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慢病是城乡社区最大的健康问题,生活行为不健康、健康素质及中医养生素养较低、社区健康指导活动缺乏是影响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与城乡对比,乡村居民健康素质和中医药保健素养较低。结论发挥中医药非药物疗法的优势、加强社区健康指导力度是解决社区居民健康问题的重要举措,同时,要不断提高乡村卫生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估进食障碍症状影响量表简体中文版(EDSIS-C)在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照料者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患者的照料者206名,进行EDSIS-C和照料者负担量表(CBI)测评,随机选取其中31名照料者在2周内进行重测。结果:各条目内容效度(CVI)为0.86~1.00,量表平均CVI值为0.87。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拟合良好(χ2/df=600.80,CFI=0.63,TLI=0.60,RMSEA=0.08)。EDSIS-C与CBI两个量表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58 (P<0.01)。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营养、行为失控、内疚、社会孤立4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67、0.64、0.68和0.73;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9,4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61、0.70、0.44、0.36。结论:进食障碍症状影响量表简体中文版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能够评估进食障碍症状对照料者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3.
目的检测酸敏感离子通道3(ASIC3)在胃食管反流大鼠食管黏膜及背根神经节(DRG)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G组)和对照组(S组)。实验组采用限制幽门及结扎胃底方法建立GERD大鼠模型。于造模后15 d处死两组大鼠,通过HE染色对大鼠食管黏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食管黏膜及DRG中ASIC3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HE染色显示G组大鼠食管黏膜慢性炎症改变,S组大鼠食管黏膜无异常;Western blotting显示G组大鼠DRG中ASIC3蛋白表达高于S组(6.75±0.74 vs 5.07±0.72)(P0.05),食管黏膜中ASIC3蛋白表达高于S组(8.04±0.67 vs 7.31±0.740)(P0.05);RT-PCR同样显示,G组大鼠DRG中ASIC3 mRNA表达高于S组(0.00030±0.00003 vs 0.00013±0.00002)(P0.05),食管黏膜中ASIC3 mRNA表达高于S组(0.01073±0.00231 vs 0.00088±0.0007)(P0.05)。结论 ASIC3在DRG及食管黏膜上表达上调可能是导致GERD食管内脏高敏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我国肥胖症的患病率迅速上升,其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中医药疗法因“简、便、廉、验”,用于肥胖症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从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等多种中医辨证角度探索肥胖症的病机,有助于针对不同证型的肥胖症患者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索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患者的证素分布,及健脾清化方(Jianpi Qinghua, JPQH)对DM患者MCI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1)该研究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49例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CI分为DM组(n=165)和MCI组(n=84)并进行证素分析。(2)从249例患者中筛选服用JPQH满一年的受试者作为JPQH组(n=31),1∶1筛选性别、年龄等匹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31),观察中药对DM患者MCI患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MCI组证素分布频数依次为阴虚>气虚>热>瘀;与DM组相比,MCI组患者乏力、夜尿多、入睡困难等症的频数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JPQH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长期服用JPQH是DM未合并MCI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MCI人群以阴虚证、气虚证为主,出现乏力、夜尿多、入睡困难等症的程度较...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基于文本挖掘和生物信息法探讨高催乳素血症(HPRL)的中医组方用药规律,提取核心组方,初步探寻相关作用机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关于HPRL治疗的中医验案及临床研究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HPRL中医证候分布、药物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联合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融入式教学系统在临床医学专业口腔通识医学教育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以海军军医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一教班16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VR+AR组和传统组,每组各80人。对两组学生的前期成绩及授课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并于结课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利用Epidata 3.0进行问卷资料输入,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VR+AR组与传统组在基础知识成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65±3.76) vs. (51.90±3.46),P=0.516],但VR+AR组在病例分析[(35.85±2.56) vs. (31.40±2.96),P<0.001]及总成绩[(88.50±4.95) vs. (83.30±4.86),P=0.002]上均高于传统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VR+AR组在“教学模式”[(92.30±6.90) vs. (85.20±7.30),P<0.001]、“教学方法”[(91.70±5.90) vs. (86.00±6.70),P=0.012]和“教学提升”[(90.70±8.70) vs. (82.30±8.40),P<0.001]上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 VR联合AR融入式教学系统,可提高教学成绩与教学质量,方便用于口腔狭小空间内的教学演示、模拟操作,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口腔通识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38.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是Graves病的特征性抗体,伴随生物检验技术的进步,TSAb的检测方法历经了三代发展.目前的多数研究证实,检测TRAb不仅有助于判断甲状腺毒症发生的原因、评估甲状腺功能、制定诊疗方案,同时对Graves病的相关疾病如Graves眼病、胫前黏液性水肿、肝功能损害病情的评估有重要意义,通过监测TRAb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Graves病及其并发症的加重或者复发.检测有Graves病病史的孕妇血清TRAb对安全妊娠也有意义.将目前TRAb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有助于临床医师通过TRAb做出决策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CBL、PBL与文献回顾融合教学方法在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2019级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为培训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CBL、PBL与文献回顾融合教学)和对照组(传统LBL)。量化比较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及满意度测评。结果:两组学生基线资料无差异。试验组在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成绩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满意度问卷调查测评中,回收有效问卷60份(96.8%),试验组在提升临床思维、学习兴趣、文献检索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幻灯制作及口头表达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L、PBL与文献回顾融合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40.
中医认为"舌为脾之外候",舌象的变化可以反映脾胃的功能。脾虚燥热是糖尿病的核心病机之一,舌象是糖尿病判断病情、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最新研究表明,舌味蕾细胞可分泌多种胃肠道代谢激素,参与调控摄食与能量平衡。因此,舌可能不仅是消化器官,还是重要的外周内分泌器官。舌与胰岛形成舌味蕾-胰岛调节轴,丰富了"舌为脾之外候"的内涵,为糖尿病防治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