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与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关系。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7月-2019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患者为 研究对象,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el 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状态组和非抑郁状态组。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采 用研究人员问询和受试者主观自评方式评估,按睡眠时长分为<7 h、7~<8 h、8~<9 h、9~<10 h 和≥10 h组,睡眠质量分为好、一般和差3个等级。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生活方式[吸烟、 酗酒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BMI、疾病史等信息。 结果 共入组836例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组453例(54.2%),非抑郁状态组383例(45.8%)。抑郁状 态组的睡眠质量较非抑郁状态组差(P<0.001),但两组的睡眠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状态组 的I PAQ评分更低(P<0.001),女性比例更高(P =0.034),有疾病史者比例更高(P =0.006)。logistic回 归分析显示,与睡眠质量好相比,睡眠质量一般(OR 1.729,95%CI 1.232~2.428,P =0.002)和睡眠 质量差(OR 1.817,95%CI 1.250~2.640,P =0.002)均增加卒中后抑郁状态的风险;睡眠时长对卒中后 抑郁状态的影响不显著。 结论 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发生率较高,睡眠质量是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研究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方法依据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库》,以城镇老年人为参照,分析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结果与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较差和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与情感体验)较低。被调查的农村老年人中,近4/5的人依靠子孙赡养,近1/5的人生活困难和比较困难,近1/4的人收入不够用,仅有3.5%的人享受公费医疗,约1/7的人不能及时治病。此外,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更多来自于子孙而非配偶。结论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显著差于城镇老年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需求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从北京市某区选取离退休老干部848名(离休234人,退休614人).使用中国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城市版)(MHIE-UV)[根据总分将心理健康水平分为良好(>600分)、普通(400~600分)、危险(300~ 400分)、异常(<300分)]4个等级]和老年人心理需求问卷(PNIE)进行测量,并与全国常模得分进行比较.结果: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处于良好(22.6%,25.9% vs.15.9%)和普通(73.5%,69.5% vs.69.7%)水平的比例均高于常模,而处于危险(3.9%,4.4% vs.11.4%)和异常(0.0%,0.2% vs.3.0%)水平的比例均低于常模(均P<0.001);离、退休老干部MHIE-UV总分及情绪体验、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维度分均高于常模[如,总分(529.5±82.4),(537.7±80.8) vs.(500±100);P<0.01];离、退休老干部PNIE总分及交往需求、自我实现维度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如,总分(3.63±0.59), (3.81±0.49) vs.(3.56±0.60),P<0.01].女性(β=0.17)、受教育程度高(β=0.09)、离退休前级别高(β=-0.09)、居领导岗位(β=0.12)、参加老年大学(β=-0.07)、无受骗经历(β=-0.16)和无重大变故(β=-0.09)的老干部心理健康得分更高.结论:与全国老年人平均水平相比,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较好,心理需求更高,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高级心理需求强烈.  相似文献   
14.
四川老年人灾后主观幸福感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估5·12地震后四川灾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SWB)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震后4、6 和8个月,利用自编地震后受灾群众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分别访谈200名安县、433名绵阳和390名成都受灾老年人.结果 分层回归表明人口学变量和地震期间经历对老年人SWB都有显著影响.其中,模型1中人口学变量在三次调查中对SWB总变异的解释量分别为1.3%、12.9%和11.2%;模型2中,人口学变量和地震期间经历在三次调查中对SWB总变异的解释量分别为7.6%、23.7%和18.1%.加入地震期间经历变量显著提高了对SWB总变异的解释量.结论 震后灾区老年人的SWB有随时间延长而提高的趋势.灾后心理干预要注意减轻老年人对地震的恐惧心理,并特别关注女性、文化程度低、仍从事农业劳动老年人的SWB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女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当前我国女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库》,对女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被调查的女性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的评分“一般”和“较好”,但低于男性老年人。女性老年人文盲率高导致其经济、社会和家庭地位较低,丧偶率高导致其独居率较高和来自配偶的支持较少;这些因素影响女性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评分相对较低。结论大多数女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一般”和“较好”,但较男性老年人差。这可能与一般人口学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情况较男性老年人差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和"传统农村"两类农村老年人的抑郁情绪,并分析主要的相关因素。方法:在福建省福鼎市的山前街道和点头镇所辖行政村选取老年受访者1135人,采用CES-D的10题简版评估抑郁情绪(得分≥10分有抑郁情绪问题),自编问卷调查相关基本情况。结果:传统农村老年人中有抑郁情绪问题的比例高于城乡结合部老年人(49.6%vs.30.3%,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传统农村老年人出现抑郁情绪问题的危险性是城乡结合部老年人的1.40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与农村老年人抑郁情绪最重要的相关因素(P0.001),城乡结合部是健康自评差(OR=7.52)、经济紧张(OR=4.41)、负性生活事件(OR=2.91)、独居(OR=2.72),而传统农村地区则主要是经济紧张(OR=8.52)。结论:城乡结合部老年人中抑郁情绪问题相对更少;在城镇化过程中,建议从改善经济、保障医疗、提升社会支持等方面提升农村老年人的情绪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开腹子宫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择期行开腹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组(RF)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组(F),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拔管时、手术后30min、切皮时、拔管时各时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术毕停药后监测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并观察患者拔管后的伤口疼痛程度。结果在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手术后30min和拔管时.RF组的MBP、HR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9、3.03、2.93、3.12、1.65、1.87、1.54、1.63.P均〈0.05);RF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5、2.89、3.61,P均〈0.05)。术后主诉疼痛者明显多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2,P〈0.05)。术后24h随访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良性肿瘤手术中麻醉诱导更加平稳,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苏醒质量高,但因瑞芬太尼消除半衰期短.术后镇痛应及时建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包含记忆、语言和表象训练的综合干预方案对汉语发展性阅读困难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语文成绩、儿童汉语阅读困难量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识字量测验、托尼非文字智力测验的得分情况,从725名3~5年级小学生中筛选出50名阅读困难儿童,将愿意参与本项研究的43名随机分配到干预组(n=21)和对照组(n=22),干预组参加为期2个月,共30课时,包括记忆、语言和表象训练的综合干预,两组均参与记忆能力、语言能力和其他基本认知能力多项指标的基线和干预后测试,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记忆能力的听记测试指标的交互作用(组别×时间点)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配对样本t检验及效应量的结果表明,干预组记忆能力的图形再认和操作广度指标,以及语言能力的语文成绩和句法知识指标,干预后有提升(均P<0.01),且提升的效应量较对照组更大(Cohen’s d=1.02 vs.0.50,0.92 vs.0.49,0.58 vs.0.25,0.55 vs.0.16)。结论:研究提示融合表象训练的综合干预能有效改善阅读困难儿童的记忆能力、语言能力和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19.
执行衰退假说(executive decline hypothesis)是近年来认知年老化研究领域内一个新兴的理论,该理论主要关注执行功能与大脑额叶皮层的关系,以及执行功能在认知年老化过程中的作用。具体来说有两层含义:第一,在排除一般性认知(大脑)衰退的基础上,仍存在执行(额叶)功能特异性的随龄衰退;第二,执行(额叶)功能的降低是引起人们日常复杂认知功能(记忆、学习、推理)随龄衰退的主要原因。然而,在随后的认知行为学研究中,特别是考虑了加工速度指标后,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本文较详细地介绍执行衰退假说的神经生物学背景,并在Salthouse(2001)五阶段分析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认知行为学研究策略,从而对执行功能和加工速度在认知年老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1998~2005年中国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及其满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1998~2005年中国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方法 依据1998~2005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库>四次调查数据,分析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结果 大多数高龄老人健康自评中上、经济来源靠家人、能及时治病、与家人同住、室内活动无需帮助,生活满意度评分居中上水平;但2002年健康自评较差、享有养老金比例较低、与家人同住比例较低和独居比例较高,生活满意度评分较低.与1998年被试跟踪调查结果类似.结论 1998~2005年中国大多数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居中上水平,但2002年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