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PHA-LAK细胞激活培养过程中多项免疫学指标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用APAAP、ELISA、MTT等方法检测了PHA—LAK细胞激活培养过程中某些免疫学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在PHA-LAK细胞预刺激阶段,CD3~+、CD4~+、CD8~+及mIL-2Ra~+细胞百分率均持续升高(P均<0.01);上清液中sIL-2R水平和IL-2活性也升高,且前者与MIL-2Ra~+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r=0.84,P<0.05);(2)在rIL2激活培养阶段,CD3~+、mIL-2Ra~+细胞百分率居高不下,CD4~+细胞百分率逐渐降低,而CD8~+细胞百分率则逐渐升高,培养上清液中sIL-2R水平增加和IL-2活性降低的幅度以激活培养的初期(0~3d)为最大.从而提示PBMC经预刺激后可迅速被外源性的rIL-2激活,这不仅可以提高rIL-2的利用率,也可能是PHA-LAK细胞具有较高增殖能力和细胞毒活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2.
HTA-HSP70-BCG诱导的DC疫苗体内抗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HTA-HSP70-BCG诱导的DC疫苗体内抗瘤效应和机制。方法:骨髓来源的不成熟DC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rmGM-CSF和rmIL-4培养5天获得。以HTA-HSP70-BCG冲激DC24小时获得DC疫苗,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86和CD40的表达。取健康BALB/c(SPF)小鼠,第0天右腋皮下接种Hea-F细胞,第5天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①攻击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②CTX化疗组,第5天在接种部位注射CTX;③CTX+不成熟DC组,注射CTX6小时后,于小鼠左腋皮下注射不成熟DC;④CTX+HTA-HSP70-BCG组,注射CTX6小时后,于小鼠左腋皮下注射HTA-HSP70-BCG;⑤CTX+HTA-HSP70-BCG DC组,注射CTX6小时后,于小鼠左腋皮下注射HTA-HSP70-BCG冲激的DC,于第26天解剖小鼠,称瘤重。制备各组小鼠全脾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以Hca-F瘤细胞为靶细胞,培养72小时,用MTT法测杀瘤活性。结果:DC经HTA-HSP70-BCG冲激后,CD86和CD40上调,分别为98.17%和90.08%(P〈0.05),HTA-HSP70-BCGDC组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对照组和其它处理组小(P〈0.05),HTA-HSP70-BCGDC组的脾细胞比对照组和其它处理组有较强的杀Hea-F瘤细胞的能力(P〈0.05)。结论:体外构建的HTA-HSP70-BCGDC疫苗在小鼠体内可诱导出较强的杀瘤效应。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TLR4(Toll—likereceptor4)在卡介苗来源的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DCG)冲激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IL-12分泌的作用。方法用rmGM—CSF和rmIL-4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DCs,在HSP70BCG冲激前加入抗TLR4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s的CIM0和CD86表达;用ELISA法检测DCs上清液中的IL-12和脾T细胞上清液中的IL-2浓度。结果抗TLR4抗体对CIMO和CD86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明显抑制DCs分泌IL-12并进而抑制DCs致敏的脾细胞分泌IL-2。结论HSP70BCG可通过TLR4途径诱导DCs分泌IL-12。  相似文献   
94.
薄丽红  邢嵘  郭连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48-4349
目的:通过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T)的动态变化,探讨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MI的患者病例及健康对照组,对cTnT进行动态观察,并与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值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cTnT在AMI诊断中的作用。结果:AMI患者在发病早期无论心电图是否发生变化都伴有cTnT水平的升高,而CK-MB值则不一定升高。结论:血清cTnT在AMI确诊上比心电图、CK-MB更敏感,可以作为AMI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95.
目的为了精准地筛选出携带KRAS 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并评估其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影响因素及目前的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筛查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科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的19 410例NSCLC标本, 筛选经二代测序检测为KRAS基因突变的病例, 收集并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基因突变数据。结果共1 633例(8.4%)NSCLC病例携带KRAS基因突变, 其中G12C(468例, 28.7%)是最主要的突变亚型;该突变更常见于男性(414/468, 88.5%)、有吸烟史(308/468, 65.8%)、病理类型为肺浸润性腺癌(231/468, 49.4%)的患者。KRAS G12C突变型NSCLC最常见的共突变基因包括:TP53(52.4%, 245/468)、STK11(18.6%, 87/468)和ATM(13.2%, 62/468)。KRAS G12C突变型NSCLC相较于非G12C突变患者, PD-L1表达(≥1%)的比例显著升高[64.3%(90/140)比56.1%(193/344), P=0.014], 且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