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老年人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轴的改变对糖代谢、脂代谢的影响。方法:2001—12/2003—06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门诊年龄≥60岁的老年人372例。符合纳人标准老年人188例,年龄60~82岁。依据血糖、血脂值分为3个亚组为血糖升高组(n=31)、血脂异常组(n=123)及健康老年组(n=34)。选择184例哈尔滨道里区健康自愿者为青壮年对照组(n=184)。测定188例老年人(≥60岁)和正常青壮年人(年龄30~40岁)的血清基础生长激素及IGF-1水平。同时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脂。结果:老年人的基础生长激素值[(0.783&;#177;0.079)μg/L]明显低于正常青壮年对照组[(1.706&;#177;0.210)μg/L](t=4.51,P&;lt;0.001),IGF-1值[(146.18&;#177;39.83)μg/L]也显著低于正常青壮年对照组(196.03&;#177;61.81)μg/L、t=2.91,P&;lt;0.01)。血糖升高组、血脂异常组老年血清IGF-1值显著低于健康老年组(t=5.96~8.31,P&;lt;0.01),老年血糖升高组与健康老年组的生长激素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而血脂异常组老年人血清生长激素值显著低于健康老年组(t=6.35~7.23,P&;lt;0.01)。老年人血清基础生长激素,IGF-1的水平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37~-0.61,P&;lt;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0.32,P&;lt;0.05;r=0.35,P&;lt;0.01)。血清IGF-1浓度也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31,P&;lt;0.02)。结论:老年人生长激素-IGF-1轴的活性下降。生长激素-IGF-1轴作为独立因子,是影响老年人血糖、血脂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背景与目的:STAT3是近期研究较多的一类癌基因,在多种实体瘤如头颈部鳞癌、食管癌、前列腺癌等中均有异常表达和活性增强。本研究探讨X线照射联合RNA干扰STAT3基因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针对STAT3 mRNA序列设计合成3对编码小干扰RNA(siRNA)的DNA模板,构建pRNAT-U6.1-siRNA-STAT3重组质粒,转染Eca-109细胞,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转染细胞分别接受0、2、4、6和8GyX线照射,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分数,流式细胞仪检测4GyX线照射的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了pRNAT-U6.1-siRNA-STAT3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正确;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TAT3-siRNA有效地抑制了肿瘤细胞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不同剂量X线照射联合STAT3-siRNA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4GyX线照射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X线照射联合RNA干扰STAT3基因表达可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3.
目的:构建针对人STAT3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检测其在细胞水平对STAT3基因表达的抑制效果。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人STAT3基因mRNA序列不同位点设计的3个siRNA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RNAT-U6.1/neo中构建重组体pRNAT-U6.1-siRNA,重组质粒经PCR检测及测序分析,用脂质体转染重组质粒至人食管癌Eca-109细胞,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STAT3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筛选最佳沉默效率的siRNA。结果:PCR检测及测序分析结果均提示重组质粒构建正确。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证实pRNAT-U6.1-siRNA3具有最佳的沉默效率。结论:成功构建人STAT3基因siRNA真核表达质粒,并证实其能够从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STAT3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4.
目的 针对放疗标记点出现在两层CT图像的情形,提出一种基于标记点结构体积比(Volume Ratio,VR)确定标记点中心纵向位置,进而确定放疗原始等中心纵向位置的方法,并进行测试和初步应用。方法 使用一台西门子CT模拟机,选取放疗盆腔扫描协议RT_Pelvis,扫描水模体及其上的一个金属标记点,层厚和层间距均为5 mm。根据不同的重建初始位置偏移(ΔBegin),以间隔0.1 mm重建50套不同的CT图像序列,对应标记点中心的50个标称纵向位置偏差(ΔLNGm)。对标记点出现在2层图像上的CT序列,通过勾画得到2个标记点结构并计算出标记点VR,研究VR随标记点中心ΔLNGm的变化规律。最后,选取20例盆腔肿瘤患者,应用上述变化规律,计算得到ΔLNGm值,进而得到相应的原始等中心纵向位置数据。结果 ΔBegin的值从1.9 mm到3.7 mm的19个CT图像序列,标记点出现在两层CT图像上。随着ΔLNGm从1.6 mm逐渐增加到2.5 mm,VR的值也从接近0逐渐增加到1。使用公式:VR=a+b×Δ...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夏氏六步手法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神经传导的影响,判定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手法治疗组40例,牵引治疗组40例。手法治疗组予夏氏六步手法治疗,牵引治疗组予腰椎牵引,连续治疗3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肢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腓浅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传导及H反射,判定临床有效率。结果:下肢运动神经传导:治疗后2组患者胫神经及腓总神经潜伏期、传导速度及波幅均无明显变化(P>0.05)。下肢感觉神经传导:治疗后2组患者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治疗组治疗后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波幅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牵引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反射:手法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反射潜伏期较前缩短,与牵引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9例患者治疗前未诱发出H反射,治疗结束后2例患者诱发出H反射。临床疗效:手法治疗组40例中,治愈4例,显效9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显著优于牵引治疗组总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氏六步手法可以升高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波幅,缩短H反射潜伏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6.
87.
孙实  赵环宇  王琦 《陕西中医》2020,(7):963-965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臀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臀肌筋膜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治疗。比较治疗两个疗程后的效果,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压痛点数量、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积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降低,观察组(2.78±0.39)分低于对照组(3.69±0.42)分; 而压痛点数量减少,观察组(2.12±0.31)个少于对照组(2.98±0.4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日常生活、总分均降低,且观察组[(1.57±0.26)分、(1.24±0.21)分、(3.56±0.78)分、(5.78±1.02)分]上述各项目评分低于对照组[(2.10±0.36)分、(2.78±0.30)分、(5.02±0.69)分、(7.89±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等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56.12±5.10)分、(59.12±5.48)分、(60.12±4.79)分、(62.78±4.18)分]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50.29±4.89)分、(51.12±4.89)分、(53.28±5.21)分、(55.23±5.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腰椎键盘突出症继发臀肌筋膜炎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减少压痛点数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8.
89.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环宇 《陕西中医》2011,32(8):977-978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按摩、斜搬、弹拨、点穴等)治疗本病5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调整腰椎力学结构关系;可缓解症状,改善腰部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正浙江余杭李大姐我今年49岁,糖尿病已伴随20多年,需常年胰岛素治疗。前几天我干活时,一不小心把脚擦伤了。开始没太在意,在附近的药店买了一瓶消毒药水,每天自己消毒,仍像往常一样干活。但涂了消毒水后,脚上的伤口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发黑了,还散发着腐臭味,赶忙去了医院。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