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特性的成体干细胞,拥有多向分化、支持适血、免疫调节和加速移植物植入等能力。现就闻充质干细胞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在预防和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及其意义,以及重组人EPO(rhEPO)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应用独特型EPO-R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3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EPO-R的表达,用细胞周期DNA分析法研究rhEPO单独对AL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30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均有EPO-R表达,EPO-R表达率(4.6±4.2)%明显低于作为对照组,P<0.05.18例A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体外经rhEPO作用后未出现明显的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PO-R在AL细胞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水平较低.rhEPO体外不刺激AL细胞的增殖.EP0-R在AL中的作用、生物学特性及与预后的关系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临床注射用α-干扰素(interferon-alpha,IFN-α)和粒巨-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ring factor,GM-CSF)在诱导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分化过程中的影响,以建立临床应用稳定的培养体系。方法:取6例CML慢性期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用含10%人AB血清的RPMI 1640同时加入不同细胞因子组合(A组:GM-CSF+IL-4;B组:临床注射用IFN—α+临床注射用GM—CSF)作为培养体系,培养7~9d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CML-DCs数量,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采用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llogeneic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allo—MLR)分析检测DCs的免疫刺激功能。结果:经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分别培养诱导5d和7~9d后的细胞,其特征性表面标志(CD80、CD86、HLA-DR、CD83、CD1a)表达率均高于培养前的细胞(P〈0.05);在培养的第5天,B组细胞表面标记CD83的表达率高于A组(PG0.05);但培养7~9d后两组表面标记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CML-DCs计数值也无统计学意义。allo-MLR在DC细胞与反应细胞之比为1:10时B组刺激指数高于A组(P〈0.05)。结论:CML患者的BMMNCs在体外经临床注射试剂组合培养后可以分化为具有典型形态、免疫表型和一定功能的DCs,这一结果为培养更适合回输人体的“临床型”DCs提供了新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索米托蒽醌(MTZ)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化疗中的作用特点,提高AML的疗效和无病生存率(FDS)。方法:80例免疫分型中有CD34^ 抗原高表达的AML,随机选择(MA/MAE、DA/DAE和HA/HAE)方案,联合化疗1~2个疗程后分别比较CR率、骨髓抑制及其它毒副作用;同时对白血病细胞进行体外药物杀伤效应实验,分别比较MTZ、柔红霉素(DNR)、高三尖杉酯碱(HHT)对白血病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抑制作用。结果:CD34抗原高表达的AML中,1~2个疗程CR率,以MA/MAE方案最高。为80.0%(24/30).白血病细胞体外药物杀伤实验显示,MTZ对CD34^ 高表达的AML的抑制显著高于DNR和HHT。结论:MTZ具有较强的抗AML活性,临床骨髓抑制明显上述特点可能与其主要作用于AML白血病细胞的分化较早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率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单克隆抗体测定 73例成人特发性血小板性紫癜 (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 ,ITP)和 19例正常对照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a、GPⅨ、GPⅢa、GPIb、GPⅡb阳性率。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率与成人ITP疗效的关系。结果 :19例正常对照组阳性率均 >97% ;4 0例GP阳性率 <85 %ITP患者组疗效明显低于阳性率≥ 85 %ITP患者组 (F =18 2 5 ,P <0 0 0 5 ) ;5 1例女性ITP患者组疗效明显低于 2 2例男性ITP患者组 (F =8 4 2 4 ,P <0 0 5 ) ;成人ITP患者疗效与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率呈明显正相关 (R =1 0 ) ,73例成人ITP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率愈低治疗疗效愈差。成人ITP血小板膜糖蛋白阳性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病情的程度 ,为成人ITP初诊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行性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6.
四色流式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及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及稳定性。方法: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MM患者恶性浆细胞表面免疫表型,并对其中12例MM初诊患者在2~4m非单抗治疗后重复检测免疫表型。结果:与正常浆细胞不同,多数MM恶性浆细胞异常表达CD56(89.3%)、CD117(50.0%)、CD28(25%)、CD20(14.3%),不表达CD19(96.4%),近一半的患者不表达CD27(42.8%);恶性浆细胞表面免疫表型不稳定,12例初诊患者中有5例(41.67%)患者化疗后抗原表达有改变;CD38++CD45dim~-CD19-CD56+表型的恶性浆细胞所占圈定浆细胞百分率(NP)与骨髓形态学检测瘤细胞负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γ=0.675,P<0.01),并且可以区分稳定期和进展期患者(P<0.05)。结论:恶性浆细胞表面异常表达CD56,不表达CD19,部分表达CD117、CD28、CD20,近一半患者CD27表达缺失。部分初诊患者非单抗治疗后,恶性浆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发生变化。NP可以稳定区分稳定期和进展期患者,是衡量病情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bcl-6 、p53、c-myc基因异常的检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方法检测59例DLBCL患者活体石蜡组织bcl-6、p53蛋白、c-myc基因异常的情况,同时以CHOP及R-CHOP方案化疗,评价疗效.观察bcl-6、p53蛋白、c-myc基因与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59例DLBCL中,p53丢失18例(30.5%),bcl-6重排11例(18.6%),c-myc重排5例(8.5%).p53丢失阳性组化疗有效率(33.3%)明显低于阴性组(76.5%)(x2=9.560,P=0.002). bcl-6基因重排阳性组的预后差于基因重排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生存(OS),P=0.107;无进展生存时间(PFS),P=0.094]; p53基因丢失阳性组预后明显差于阴性组(OS,P=0.031;IPFS,P=0.028);c-myc重排阳性组的预后差于基因重排阴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P=0.163;PFS,P=0.167).其中CHOP化疗组患者,p53基因丢失、c-myc重排阳性组的预后明显差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R-CHOP化疗组,bcl-6基因重排阳性组具有较差的预后意义(OS,P=0.003;PFS,P=0.007).结论 bcl-6 、p53、c-myc基因异常与 DLBCL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DLBCL的预后因素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变化及其与分型、分期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65例MM患者诊断时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探讨血脂参数与MM患者免疫球蛋白类型和临床分期关系。以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65例MM患者中IgG型35例(53.85 %),Ⅲ期41例(63.1 %),MM患者血清TC、HDL-C、 LDL-C、Apo-A1和Apo-B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IgD型外,其余64例患者中,IgG和IgA型患者血清TC、HDL-C、LDL-C、Apo-A1和Apo-B均显著低于轻链型(P<0.05),TG水平在不同Ig类型患者间无差别;Ⅲ期患者血清TC、HDL-C、LDL-C和Apo-A1均显著低于Ⅰ期患者和对照组(P均<0.05),且Ⅱ期患者血清LDL-C 也显著低于Ⅰ期患者(P<0.05)。结论 MM患者存在低胆固醇血症,且血清胆固醇水平与疾病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39.
 各种临床观察肯定了α-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其可明显延长白血病的慢性期及患者生存时间。树突状细胞(DC)作为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能有效递呈白血病抗原,逆转机体对白血病抗原的耐受,启动特异抗白血病的T细胞应答。IFN-α用于诱导慢性髓性白血病来源的DC,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用IFN-α诱导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分化成为具有较强功能的"临床型"DC被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40.
例1,女,38岁,1997年7月因上腹不适作胃镜示胃窦癌,遂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活检证实为胃近幽门后壁溃疡型管状腺癌。术后因高热、外周血WBC13.6×10~9/L,幼稚细胞0.80。转入血液科查骨髓像增生极度活跃,原粒占0.79;免疫分型以髓系抗原表达为主。诊断:急性髓系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