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目的:观察肛三针合体穴电针治疗肛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肛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予肛三针合体穴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三味清热止痒洗剂治疗,连续治疗21d。比较2组肛周瘙痒程度、苔藓样化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34/36),对照组为77.78%(28/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肛周瘙痒、苔藓样化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三针合体穴电针能够有效改善肛周瘙痒症苔藓样化皮损,减轻患者症状及痛苦,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2.
肖倩 《医疗装备》2021,(6):68-70
目的探讨24 h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偶测法测量血压,试验组采用24 h血压动态监测仪测量血压,比较两组24 h、昼间、夜间的平均血压、血压总负荷情况及白大衣性高血压发生率。结果试验组24 h收缩压(SBP)为(144.39±11.28)mmHg、舒张压(DBP)为(94.12±9.53)mmHg,昼间SBP为(151.09±12.76)mmHg、DBP为(95.07±10.15)mmHg,夜间SBP为(137.39±10.05)mmHg、DBP为(84.79±9.31)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130.05±10.87)mmHg、(82.23±9.10)mmHg,(141.13±10.97)mmHg、(90.12±7.34)mmHg,(130.48±10.59)mmHg、(77.58±8.64)mmHg;试验组SBP总负荷为(50.53±9.71)mmHg,DBP总负荷为(35.30±10.37)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56.59±10.31)mmHg、(48.39±11.3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白大衣性高血压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全面掌握血压情况,对病情预测及稳定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HBV-ACLF患者43例,随访观察3个月后患者的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的百分比,并计算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值,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选择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3个月后,43例HBV-ACLF患者存活26例,死亡17例.与肝衰竭存活组相比,肝衰竭死亡组CD3+细胞百分率(22.96±20.59)%、CD8+细胞百分率(31.63±12.69)%均低于存活组(37.89±17.36)%和(36.52±9.75)%,而CD4+细胞百分率(55.15±14.23)%、CD4+/CD8+(1.77±1.38)高于存活组(48.51±13.35)%、(1.32±0.6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衰竭死亡组患者外周血CD3+、CD8+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下降,CD4+T淋巴细胞、CD4+/CD8+升高,肝衰竭存活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百分比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HBV-ACLF患者的预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4+ CD25+ Treg比例下降的程度越重,预后可能越差.  相似文献   
64.
王硕  闫宇  王铭  肖倩  肖永红 《职业与健康》2017,(23):3272-3274
目的探讨青年脂肪肝病变程度的影响因素,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年龄≤45岁的青年脂肪肝患者271例,对影响脂肪肝病变程度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饮酒、体质指数(BMI)、血糖(FPG)、血脂(TC、TG、HDL-C、LDL-C)等对脂肪肝病变程度影响显著(P<0.05)。随着年龄增加,脂肪肝严重度增加,但30~<40岁、40~45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加重脂肪肝的病变程度,BMI越大,脂肪肝越严重。高FPG、高TC、TG、LDL-C是脂肪肝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HDL-C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年龄、饮酒、BMI、血糖和血脂4项指标对脂肪肝病变程度有显著影响。通过控制肥胖、低脂低糖饮食、戒酒等措施可降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流动人口小学健康教育课堂开设现状和需求,为有目标地开展流动人口小学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北京市某流动人口小学的107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学校基本执行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健康教育课堂的要求,但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和教学内容少而枯燥,尚未充分满足学生的健康需求,是既往健康教育课堂存在的问题。结论对流动人口小学生开展健康课堂应考虑其特殊性,学校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十年间我院宫颈癌筛查状况。方法以我院妇科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我院宫颈癌筛查率,以及宫颈液基细胞学(LPT)或LPT+HPV联合筛查构成比。结果宫颈癌筛查率逐年增长,2017年筛查率达63. 21%,其中LPT+HC2联合筛查率达到30. 70%。结论妇女群体保健意识逐年增高,LPT+HC2联合筛查逐渐被人群所接受。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分析四川省民族地区贫困县和非民族地区贫困县产妇住院分娩费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四川省贫困县产妇的住院分娩费用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四川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住院病人病案首页数据报告系统,采用两水平方差成分模型分析住院分娩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民族贫困县产妇阴道分娩住院总费用(1 799.99元)低于非民族贫困县产妇(2 927.39元)(Z = 94.88,P<0.001);民族贫困县产妇剖宫产住院总费用(5 540.91元)高于非民族贫困县产妇(5 200.41元)(Z = 13.57,P<0.001)。两水平方差成分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年龄、农民、医疗机构类型、入院情况、分娩方式、出院情况、住院天数是民族贫困县和非民族贫困县产妇住院分娩费用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 分娩方式、住院天数、医疗机构类型是四川省贫困县产妇住院分娩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应重点关注,并采取综合措施,从而达到有效降低住院分娩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海洋中药应用历史悠久,是海洋生物资源和中医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一直以来都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大、易耐药等问题日渐突出,现代研究已证实多种海洋中药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开发潜力较大,因此从该领域筛选合适的抗肿瘤药物意义重大。通过文献挖掘《海洋中药学》中记载的250种经典海洋中药,发现抗肿瘤作用已得到验证的有47种,清热解毒类、补虚类、化痰止咳平喘类、祛风湿类海洋中药占比较大,其药效物质主要为多肽、多糖类成分。综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海洋中药,为海洋中药更深层次的抗肿瘤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现用避孕方法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农村年龄小于49周岁已婚育龄妇女966人,于2010年7月至8月应用自制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避孕方法现状调查,对现用避孕方法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分类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966份调查问卷中有效问卷为920份,有效率为95.2%。34.5%的妇女满意所用避孕方法,46%认为一般,19.5%不满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避孕方法及其决定主体、避孕方法获得途径、避孕方法知晓种类、妇科疾病和人工流产次数对避孕方法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加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知识的宣传,有效降低人工流产率及妇科病的发病率,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由育龄妇女自愿地做出避孕决定,有利于提高对避孕节育方法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患者居家期间的自我管理认知及体验,为护理人员制订个体化干预方案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 2018年8-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6名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度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糖尿病足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认知及体验可归纳为5个主题,即:糖尿病足知识缺乏、足部自护行为欠缺、治疗依从性不高、情绪认知改变、资源利用不完善。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居家期间的自我管理还存在较多问题,医护人员应纠正他们对疾病的不正确认知,强化自我管理行为教育,引导其负性情绪正向转变。此外,开展院外教育及随访教育的干预方案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