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s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疗效及对病人血清胆红素水平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6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病人8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行sEST联合EPBD治疗;对照组45例,行sEST治疗。比较两组取石情况和术后一般指标,术前及术后1天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结果实验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为92.86%,对照组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碎石器使用率和术后1年结石复发率分别为4.76%和2.38%,对照组分别为20.00%和1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7.85±2.17)天,对照组为(9.72±2.8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实验组血清TBil及DBil水平分别为(156.06±51.27)μmol/L和(92.85±29.74)μmol/L,对照组分别为(171.72±56.48)μmol/L和(105.42±34.81)μmol/L,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ST联合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病人可提高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减少碎石器使用率和结石复发率,病人术后恢复较快,且能有效改善其血清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结肠上皮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方法,为研究结肠功能及相关疾病提供细胞模型。方法:人正常结肠黏膜取自结肠癌病人手术切除的癌旁正常组织,运用胶原酶和嗜热菌蛋白酶消化分离,接种于适当培养液内,根据成纤维细胞贴壁时间的差异并运用胶原酶来纯化。结果:联合运用Ⅰ、Ⅳ型胶原酶和嗜热菌蛋白酶消化可分离出健全绒毛隐窝单位,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可长出单层不规则形细胞,经鉴定为人结肠上皮细胞。结论:使用合适的方法及培养液,可以分离培养出正常人结肠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消化内镜领域推出了新产品,窄带成像(NBI)内镜.该文对NBI内镜的成像原理、特点、临床应用及目前中国市场上可见的产品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胰腺炎是内、外科急腹症常见病因之一,近年来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999年1月~2003年5月收治的≥60岁急性胰腺炎84例为老年组,其中水肿型53例,出血坏死型31例;年龄60~84岁,平均(69.7±9.6)岁;男49例,女35例。同期收治的116例<60岁急性胰腺炎为对照组,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ieulafoy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内镜下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2006-2012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21例,对其中26例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胃镜表现、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ieulafoy病约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1.97%,病变部位:胃底12例(46.2%),胃体8例(30.8%),胃窦2例(7.7%),食管下段1例(3.8%),十二指肠球部1例(3.8%),十二指肠降段1例(3.8%),残胃吻合口2例(7.7%).内镜下可见搏动性出血、血管残端裸露、血痂隆起等表现.金属钛夹治疗的有效率为95%,仅1例钛夹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术后病理诊断符合Dieulafoy 病.结论 Dieulafoy病是上消化道出血少见而重要的原因,胃镜检查是诊断及治疗该病的关键.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及外科胃楔形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Dieulafoy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34例Dieulafoy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上消化道Dieulafoy病是黏膜下恒径小动脉畸形,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消化道大出血。采用急诊内镜检查和内镜治疗效果明显。结论:Dieulafoy病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征是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误诊的关键,内镜为Dieulafoy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首选方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对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内镜超声诊断上消化道隆起病变779例:其中食管288例,贲门41例,胃394例,十二指肠病变43例。结果:EUS诊断上消化道隆起病变,食管以平滑肌瘤最多见,贲门和胃多见息肉,胃肠间质瘤多以固有肌层低回声为主。内镜下治疗525例,外科手术57例。结论:EUS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提供了更精确的诊断和更安全的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对比分析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及套扎治疗Ⅱ-Ⅲ度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新疆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36例内痔患者,通过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00例Ⅱ-Ⅲ度患者,分为CAES组47例和套扎组5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疼痛评分、手术费用、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并行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ES组患者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低于套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CAES组优于套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扎组术后15例患者出现肛周疼痛、8例迟发性出血,CAES组8例出现肛周疼痛,2例迟发性出血,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套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随访两组总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5)。对术后复发情况进行了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统计表明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2004~2010年开展无痛胃镜检查和治疗共1 500例次,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接受无痛胃镜检查和内镜治疗患者1 500例,男性870例,女性630例,年龄2~98岁,平均49.9岁。  相似文献   
20.
ERCP及EST治疗胰胆疾病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RCP及EST治疗胰胆疾病出血原因及对策。方法对405例行ERCP及EST术胰胆疾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出血10例,其中乳头切口损伤2例,结石划破胆道2例,抗凝药破坏胃黏膜1例,胆胰肿瘤3例,凝血功能异常2例。这1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头晕、心悸、乏力、呕血、黑便或血便以及鼻胆管内有血性液体流出等表现,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持续下降,经有效干预后症状均得到控制,未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结论了解ERCP及EST治疗胰胆疾病出血原因,加强防治,是降低ERCP术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