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线索和方法,提高急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分析50例A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以及误诊情况.结果 AD临床表现复杂,部分病例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剧烈疼痛是常见最主要的首发症状(90%),MRI检查诊断准确率最高(100%).急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警惕性低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 AD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较高,急诊医生应提高对AD的认识,熟悉其临床特征,重视高危人群,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对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凯  胡廷章  罗建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338-2340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代谢产物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文章就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过程中各种理化条件优化以及植物细胞培养过程相关模型建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6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炯昆  罗凯 《新中医》2001,33(3):44-45
以利水化瘀方配合西药内服、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64例,并设西药对照组45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55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44%,明显著同于对照组。提示本方具有预防胸膜粘连,促进胸水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中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单胺氧化酶(MAO)、胆碱酯酶(CHE)的活性变化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速率法对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肝疾病组的NAG、MAO、CHE活性进行测定,应用肝穿刺活检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的纤维化活动度进行观测。结果 慢性乙肝组各种酶的活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G、MAO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CHE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NAG、MAO、CHE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显著,可以作为检测肝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5.
对我院采用间断洗胃加持续胃肠减压引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2004-04~2005-10收治入院的中重度AOPP患者106例,男36例,女70例, 年龄15~72岁,平均36.5岁.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早期DN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疗程均为24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UAER均有明显降低(t=8.074,12.89,均P<0.01),而且治疗组UAER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t=3.965,P<0.01).结论 羟苯磺酸钙和厄贝沙坦联合应用能减少早期DN患者尿蛋白排泄率,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应用华法林导致出血的经验教训。方法对8例应用华法林导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出血患者中皮肤黏膜瘀斑5例,血尿、黑便2例,腹膜后血肿1例,牙龈血肿11例,脑出血1例,8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华法林抗凝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比值(INR),教育患者及早发现出血倾向,及时就诊。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为便于战场条件下迅速展开急救手术,研制一组新型的野战手术器械盒.方法:对传统野战手术器械箱的组成、结构及功能进行改进,省去器械打包程序,共由4个手术器械盒组成.任意2个盒可装入1个制式野战医疗箱中.结果:便于迅速展开,也方便无菌保存、清洗消毒和转运.结论:新型野战手术器械盒结构紧凑,配置合理,功能齐全,机动性强,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抬肩穴刺络放血疗法联合针刺对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肩痛患者48例(实际入组50例,每组各脱落1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放血+针刺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放血+针刺组给予针刺和抬肩穴刺络放血治疗,疗程3周。对治疗前后组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简化Fugl-Meyer评分及治疗后组间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简化Fugl-Meyer评分及中医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视觉评分量表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血+针刺组较针刺组患者视觉评分量表评分下降(P<0.05);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相当。结论:抬肩穴刺络放血联合针刺治疗较针刺组能更有效缓解中风后肩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0.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技术 ,准确定量检测待检标本中解脲支原体 (UU)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FQ -PCR技术 ,检测男女生殖道标本 76 5份 ,并同时用常规PCR技术 ,对比检测了 85例。结果 FQ -PCR检测76 5份标本 ,UU -DNA阳性 2 79份 ,阳性率 36 .5 % ,其DNA平均拷贝数为 2 .4× 10 4。 38例阳性患者治疗两周内复查 ,转阴率仅为 4 4 .7% ,治疗 3w后复查 ,转阴率达 76 % (P <0 .0 0 5 )。常规PCR结果重复检测时 ,2 5例阳性中 2例变为阴性 ,而 6 0例阴性中 4例变为阳性。FQ -PCR结果重复时完全吻合。结论 FQ -PCR检测UU ,具有快速、特异性高、定量准确等优点 ,并可为临床评价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