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目的 观察亚砷酸(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8例APL患儿采用ATRA及柔红霉素(DNR)联合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并定期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87.5%,达CR中位时间为26 d,并于巩固治疗期间采用As2O3与ATRA及蒽环类药物交替进行,并予以维持治疗,总疗程为3.5年.目前1例已停药,6例处于维持治疗阶段.7例患儿每3个月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仅1例患儿未达CR死亡.结论 As2O3与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APL的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92.
93.
水蛭地龙合剂对特发性肾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特发性肾病综合征易并发血栓及栓塞,并发高粘滞血症者更为常见.本病主要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可加重该并发症,而水蛭地龙合剂(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改善高粘滞血症及机体的微循环,起到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亚砷酸(As2O3)、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8例APL患儿采用ATRA及柔红霉素(DNR)联合进行诱导、巩固及维持治疗,并定期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87.5%,达CR中位时间为26 d,并于巩固治疗期间采用As2O3与ATRA及蒽环类药物交替进行,并予以维持治疗,总疗程为3.5年.目前1例已停药,6例处于维持治疗阶段.7例患儿每3个月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均为(-),仅1例患儿未达CR死亡.结论 As2O3与ATRA联合化疗治疗儿童APL的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95.
程艳丽  金鹤 《中外医疗》2022,41(1):118-121,126
目的 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在该院开展临床治疗的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借助奇偶数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组别分别命名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参照组对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施以个...  相似文献   
96.
虽然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这些在时间上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如果我们能在脑梗死预防中掌握这些规律,运用时间理论,就能达到促进患者功能恢复、预防发生、复发及减少死亡的目的。急性脑梗死发病在一天内有昼夜变化规律,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00~9:00。发病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风心病、高脂血症、胆道疾病等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7.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是我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CD+4 CD+25 调节性T(Treg)细胞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及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的变化,研究CD+4 CD+25 Treg细胞在小儿急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儿组20例及非白血病患儿对照组20例外周血CD+4 CD+25 Treg细胞的数量及比例。结果 初诊患儿组及对照组外周血CD+4 CD+25 CD-127 Treg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1.57±1.04)%和(6.75±0.75)%,在初诊患儿组高于对照组(t=16.808,P<0.001)。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 Treg细胞数量升高,提示CD+4 CD+25 Treg细胞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
全球范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但同时不能忽视继发性糖尿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新发糖尿病.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胰岛素作用下降即胰岛素抵抗所致;特殊类型糖尿病是由其他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下降所致,因为两者发病机制不同,所以治疗原则各异.2型糖尿病应围绕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对于特殊类型糖尿病则应主要治疗其原发病,对有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为了避免误诊误治酿成不良后果,应注意对高血糖进行鉴别.本文报道两例新发糖尿病的诊治经过,均为特殊类型糖尿病,并回顾相关的文献报道,提高对新发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斑块稳定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寻找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9例 ACS 患者和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罪犯"冠状动脉进行血管内超声( IVUS)检查,同时测定外周血浆Hcy水平.结果:ACS组Hcy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ACS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处以软斑块为主69.4% (34/49) , S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处以硬斑块为主77.1% ( 27/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AP比较,ACS组不稳定斑块和内膜破裂,血栓形成病变占比例明显增高(P<0.01);ACS组病变处斑块面积大(P<0.01),斑块负荷重(P<0.01),以偏心斑块(P=0.000)和正性重构为(P=0.002)主.Hcy水平、斑块面积、狭窄率、斑块负荷、偏心指数均可影响斑块的稳定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与斑块不稳定相关.结论:Hcy可能是ACS斑块不稳定的相关因素,可作为预测斑块不稳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