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61.
目的:探讨动态血磷水平与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2014年9月—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老年(年龄≥60岁)脓毒症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监测入ICU第1、3、7天的血清磷水平。根据脓毒症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评估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3组间动态血磷水平的差异。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评估不同预后的两组患者动态血磷水平的差异。以APACHE Ⅱ评分和第1、3、7天的血清磷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对老年脓毒症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04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3组间动态血磷水平,入ICU第1天血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第3、7天血磷水平在脓毒症休克组明显低于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组(P < 0.05)。存活组与死亡组入ICU第1、3天血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死亡组第7天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 < 0.05)。ROC曲线显示APACHE Ⅱ评分(AUC=0.679)和入ICU第7天血磷水平(AUC=0.641)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价值高于入ICU第1天血磷水平(AUC=0.601)及入ICU第3天血磷水平(AUC=0.616)。结论:动态血磷水平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意义,入ICU第7天血磷水平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死亡组第7天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 探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危重透析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48例危重透析患者,针对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血流量的调节、肝素的应用、对于透析前低血压、严重贫血者用升压药、输血等使血压上升正常,血压〉210/120 mmHg予静脉或口服降压药,使血压下降195/105 mmHg后方可透析,透析中密切观察病情并及时处理变化.结果 48例危重透析患者中除1例脑出血,2例病情严重死亡外,1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出院,3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缓解病情继续透析治疗,抢救成功率93%.结论 透析前、透析中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岐黄针疗法治疗急性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试验组采取岐黄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电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动力学指标[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椎基底动脉(BA)、血流阻力指数(RI)]的变化、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E...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分析岐黄针疗法联合低频电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电针联合低频电治疗,治疗组采取岐黄针疗法联合低频电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脑血流[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椎基底动脉(BA)]的变化、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脑血流(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有所改善(P <0.05);治疗组患者LVA、RVA、BA值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吞咽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均较入组前改善,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2.50%(P <0.05);临床在实验过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岐黄针疗法联合低频电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与传统电针联合低频电治疗相比,在患者吞咽障碍、改善神经功能、改善脑血流、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