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7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制作仪构建芯片,芯片上有39例正常胰腺组织,42例胰腺癌组织,7例胰岛细胞瘤组织,8例壶腹腺癌组织.在连续的芯片切片上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XA1和PCNA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构建的组织芯片在免疫组化染色后的掉片率为11.7%~13.3%,满足实验要求.ANXA1在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4%(30/42),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18.4%(7/38)的阳性率(P<0.01).PCNA在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8%(31/42),也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22.2%(8/36)的阳性率(P<0.01).胰腺癌组织ANXA1表达与PCNA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 胰腺癌ANXA1蛋白的表达与PCNA表达同步增加.  相似文献   
92.

目前,中国胃癌新发病例及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在中国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发展为进展期胃癌,其远期 疗效较差。而早期胃癌治疗后其5 年生存率可达95%~97%。近年来,随着中国消化内镜事业的迅速发展,多种胃 癌内镜微创诊疗技术相继开展,胃癌早期诊断率得以提升,早期胃癌内镜治疗效果好、创伤小,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  相似文献   

93.
肿瘤组织VECF是否阳性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中和VECF的活性,或阻断VECF与其受体的结合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而且可抑制肿瘤的转移.为此,本研究组研制了抗VECFF的单抗,获得了九株能中和VECF促血管形成和促血管渗漏活性的中和抗体.并对其中六株进行了体内实验动物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
应用内镜普查研究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的发病情况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了解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的发病情况。制定更为有效的预防策略。方法:在食管癌高发区应用电子内镜直接碘染色检查法对高危人群共行3次内镜普查。结果:1)贲门癌的癌前病变即贲门腺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为0.62%-1.50%。2)早期贲门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44%,0.68%及0.64%。中晚期贲门癌检出率分别为0.22%,0.17%及0.21%。3)91.30%-95.00%贲门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贲门癌病变位于贲门时钟位(顺时针)10点位-2点位,大多数贲门癌前病变及早期贲门癌内镜下主要表现为贲门粘膜糜烂或浅溃疡。4)食管癌与贲门癌检出率之比为2.4-4.1:1。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直接应用内镜进行普查。除对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有较高的检出率外。对贲门癌及其癌前病变也有较高的检出率。因此在食管癌高发区也应重视贲门癌的防治及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肠癌筛查试点社区居民对开展大肠癌筛查的看法和对大肠癌的认知情况,为社区肿瘤筛查方法的改进和筛查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在开展大肠癌筛查的4个社区中,随机选取居民113人,对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电话访谈和重要知情人访谈。结果多数居民认为大肠癌筛查非常重要而且有必要,希望能够加强宣传力度,提供全面的服务,由固定机构持续进行;居民不愿意参加筛查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忙,筛查过程复杂;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不愿意进一步做肠镜检查的原因主要是怕痛苦,经济因素,心理负担重等;多数居民了解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但不全面。结论社区大肠癌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需要不断地摸索改进;社区居民对大肠癌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足,但需求很大,需要在平时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7.
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晓光  王贵齐 《中国肿瘤》2005,14(12):802-805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存无症状人群中开展结直肠癌的筛查能够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和一些癌前病变,积极治疗和干预后能够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直肠癌常用的筛查手段包括大便潜血试验、乙状结肠镜检查、全结肠镜检查和钡灌肠检查等.最近又出现了仿真结肠镜和粪便DNA检测等新的筛查方法,该文对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在食管癌高危人群中进行早诊早治的认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太行山区食管癌高危人群对食管癌的认知程度 ,探讨在该地区开展食管癌早诊早治在社会心理上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 ,对太行山区 10 48个食管癌高危对象以食管癌认知问卷调查其对食管癌的认知及对早诊早治的倾向。结果 研究 4个村 40~ 6 9周岁共 16 75人 ,其食管癌筛查接受率为 5 7.6 %。92 .8%被调查者本来不知道食管癌早期阶段。 6 6 .5 %的参加筛查者自费亦愿参加食管癌筛查 ;如有适于镜下治疗的早期病变 ,96 .3%参加筛查者愿进行早期治疗。结论 太行山区食管癌高危人群对食管癌早期阶段认知程度尚低 ,但该地区的大部分高危人群愿意接受食管癌早诊早治 ,在该高发区开展食管癌二级预防具备社会心理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联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经食管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纵隔、肺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9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纵隔、肺门病变的患者行TBNA或EUS-F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为89.9%(116/129),其中行TBNA 59例,诊断率为84.7%(50/59);行EUS-FNA 70例,诊断率为94.3%(66/70).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92.2%(107/116)和87.9%(102/116).通过病理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8.4%(9/107).1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03例患者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分型诊断率分别为73.8%(76/103)和89.3%(92/103).通过病理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5.5%(27/76).结论 联合应用TBNA和EUS-F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肺门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病理检查可提高TBNA和EUS-F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0.
如何有效、安全地诊断和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J)是目前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被公认为提高AEGJ生存率的最好方案。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AEGJ及癌前病变的各种内镜下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就目前内镜下治疗早期AEGJ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