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艾地苯醌是辅酶Q10的一种合成类似物。作为一种强效抗氧化剂,艾地苯醌能在低氧张力状况下发挥作用,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来保护细胞膜和线粒体免受氧化损伤,从而对抗脑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艾地苯醌还能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相互作用,维持缺血状况下的ATP形成。由于艾地苯醌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因此有望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艾地苯醌在各种涉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损伤的神经系统疾病,如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阿尔茨海默病、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和Duchenne肌营养不良中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目前,在线粒体相关疾病和神经肌肉病变中的一些临床试验JF在进行之中,其结果有望进一步拓宽艾地苯醌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对大鼠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热休克蛋白70(HSP70)通路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奥拉西坦组、奥拉西坦+YC-1组、奥拉西坦+8-bAMP组、奥拉西坦+Que组。采用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模型,奥拉西坦组给予200 mg/kg奥拉西坦尾静脉注射,奥拉西坦+YC-1组、奥拉西坦+8-bAMP组、奥拉西坦+Que组在奥拉西坦尾静脉注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HIF-1α抑制剂YC-1、AMPK抑制剂8-bAMP、HSP70抑制剂Quercetin尾静脉注射。干预14天后,测定其脑梗死体积、行为学指标及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含量、HIF-1α/AMPK/HSP70通路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脑梗死组比较,奥拉西坦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平衡木站立时间、平衡木行走时间明显延长,脑组织中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明显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含量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HO-1、AMPK、HSP70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多。与奥拉西坦组比较,奥拉西坦+YC-1组、奥拉西坦+8-bAMP组、奥拉西坦+Que组大鼠脑组织中ROS、MDA、8-OHdG的含量明显增多,SOD、GPx的含量及Nrf2、HO-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奥拉西坦能够通过激活HIF-1α/AMPK/HSP70通路减轻大鼠脑梗死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23.
24.
老年医学教学需要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医学、药学相结合,需要医学与人文科学相交叉。针对老年病学多病共存、疗效差、病程长、恢复慢及药物不良反应多的特点,提出将板书与多媒体方式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讲课相结合;PBL与CBL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课堂教学、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文献阅读、学术研讨、人文熏陶、深入社区养老中心进行社会实践等开展改革,以提高老年病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对类风湿关节炎小鼠的保护作用及与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方法将24只雄性DBA/1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组、CIA+生理盐水组和CIA+Gas6组,每组6只。在小鼠尾根部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与牛II型胶原蛋白混合乳剂0.1ml,21d后再次以弗氏不完全佐剂与牛II型胶原蛋白混合乳剂0.1ml构建CIA小鼠模型。模型建立后第42天记录小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采集下腔静脉血1ml,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17和IL-10的表达;无菌切取脾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IL-17+细胞和CD4+Foxp3+细胞的比例;切取右踝关节,HE染色观察关节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CIA小鼠AI评分增高,踝关节存在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和软骨破坏,血IL-17和IL-10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CIA小鼠脾脏CD4+IL-17+细胞比例升高,而CD4+Foxp3+细胞的比例下降(均P<0.05)。与CIA组小鼠相比,CIA+Gas6组小鼠AI评分下降,踝关节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软骨破坏减轻,血IL-17水平下降而IL-10水平升高(均P<0.05);同时CD4+Foxp3+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而CD4+IL-17+细胞比例下降(均P<0.05)。结论Gas6能够减轻CIA小鼠的关节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抗炎和对Th17/Treg细胞平衡的调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疏肝汤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对患者睡眠及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肝郁化火型不寐患者1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针刺联合疏肝汤进行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睡眠状况及相关中医症状积分;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神经递质表达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入寐困难、醒后不寐、烦躁易怒、胸闷肋痛、头痛面红等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中5-HT水平及外周血中PKC mRNA、BDNF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血清NE、DA水平显著下降(P 0.01);且2组间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针刺联合疏肝汤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5-HT、NE、DA、PKC mRNA、BDNF mRNA等神经递质水平的调节有关,临床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维生素D3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单核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尚未治疗的AS初诊患者20例和健康志愿者20名。通过佛波酯诱导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并与AS患者(AS对照组)或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血清联合培养;在含有AS外周血血清的混合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D3进行干预(维生素D3组)。流式细胞仪测定CD68和CD206+单核巨噬细胞的比例,RT-PCR测定精氨酸酶1(Arg-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佛波酯可将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并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形态变化。AS对照组中CD206+细胞的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t=9.434,P < 0.05),而CD68+细胞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t=43.920,P < 0.05);维生素D3组中CD206+细胞的比例高于AS对照组(t=8.895,P < 0.05),而CD68+细胞的比例低于AS对照组(t=9.089,P < 0.05)。AS对照组中Arg1 mRNA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t=8.899,P < 0.05),而iNOS mRNA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t=3.656,P < 0.05);维生素D3组Arg-1 mRNA表达量高于AS对照组(t=6.219,P < 0.05),而iNOS mRNA表达量低于AS对照组(t=5.876,P < 0.05)。结论: 维生素D3可能通过影响单核巨噬细胞的极化参与AS患者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28.
随着老龄化增速的不断加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作为一种以老年人为多发群体的大脑细胞退化性疾病,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它具有让个体的思维认知和独立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的特征,由于它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社会各界所面临的研究和治疗压力也愈加沉重。目前关于AD发病机理的研究仍在不断地深入和完善中,学术界从多个方向入手,提出了几类假说,其中就包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近些年,中医药在Tau蛋白机制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也为AD的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通过了解针刺影响Tau蛋白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近五年针刺和相关通路的研究成果,总结出Tau蛋白信号通路的运作机制,为后期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9.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应用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四味药组成,临床多用于治疗心阳不振所致心悸、胸痹等病证,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其他病证取得较好疗效,现举案例如下:1失眠李某,女,56岁,教师。2002年3月初诊。失眠半年余。半年前始失眠,每夜睡2~3小时,易醒,伴形寒,乏力,肢冷,气短,舌暗、苔薄白,脉缓。平素易感冒。BP:130/70mmHg,P:56次/分,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治以益气温阳,镇静安神。处方:桂枝9g,炙甘草6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鸡血藤30g,当归15g,川芎9g,黄芪30g,党参9g,知母9g,茯神12g,夜交藤30g,水煎服日一剂,连服6剂…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丹参素(Tanshinol)对过氧化氢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RT-PCR方法测定细胞内皮素1(ET-1)mRN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