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74篇
  1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以深海姥鲨鱼鳃和胃肠道共附生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对可培养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筛选抗菌活性,为寻找天然活性产物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倍比稀释涂布和划线法结合分离纯化可培养微生物;以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为抗菌活性筛选模型,利用琼脂块法和滤纸片法筛选纯培养菌株抗菌活性;利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RNA技术对抑菌活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从姥鲨鱼鳃和胃肠道分离得到的可培养微生物36株,其中来自鱼鳃5株,来自胃肠道31株;菌株统计表明:真菌7株,占19%;放线菌1株,占3%;细菌28株,占78%.对23株来自姥鲨胃肠道的细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15种表现抗(抑)菌活性,占分离菌株的65%.他们分别隶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5株,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6株,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2株,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2株.结论 利用常规微生物学技术可以对姥鲨胃肠道和鱼鳃等部位存在共附生微生物分离和纯化,其中超过50%的菌株表现抗(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2.
中药与介入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自80年代在国内外逐步开展以来,由于其疗效确切,副作用相对较小,被公认为最有效的肝癌保守治疗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肝癌的疗效,减轻介入治疗对人体的损害,许多中医临床工作者在中药与介入治疗结合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1 提高肿瘤抑制率及延长生存期 介入治疗肝癌主要目的是杀灭或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中医现代研究证明,中药配合介入治疗可以使这一方面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贺氏等[1]以中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中药以健脾疏肝、行气活血解毒抗…  相似文献   
83.
随着近年来肿瘤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内脏器重复癌报道日渐增多。为探讨重复癌的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本文就我们医院1986年~1999年收治的腹腔内脏器重复癌16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4.
老年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继明  王灿  陈维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0):1132-1132,F0003
我院1999-2002年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108例腹股沟疝,术后复发2例(1.9%),同期收治院外无张力疝术后复发13例.现就复发原因及治疗对策作临床探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宣教在肝脏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于我科择期行肝脏肿瘤手术的患者14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9例、对照组70例,实验组采用视频进行集中式健康宣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健康宣教模式。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观看视频健康宣教的积极性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视频健康宣教有利于强化宣教力度、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临床健康教育质量,保障了患者参与健康宣教的及时性,充分调动了患者参与各检查、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疾病进展相关的潜在调控因素。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获得COVID-19的24个全血转录组样本。使用R包“DSEeq2”识别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利用R包“MaSigPro”和短时间序列表达软件(STEM)识别mRNA和lncRNA的时间表达模式。共表达分析用于发现mRNA-LncRNA的共表达模式。利用TRRUST数据库获取转录因子(TFs)。miRcode、TargetScan、miRTarBase和miRDB构建ceRNA调控网络。利用R包“CIBERSORT”表征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VID-19患者在3个伪时间内有3 639个差异的mRNA和304个差异的LncRNA。主要功能富集在细胞分裂进展、细胞对干扰素-γ、干扰素-α的反应。CIBERSOR分析显示,CD4+、CD8+和浆细胞在COVID-19发病轨迹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疾病的进展,识别了1 750个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mRNA和31个lncRNA。在ce...  相似文献   
87.
<正>非哺乳期乳腺炎(NPM)是一组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的良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GLM)、导管周围乳腺炎(PDM)/乳腺导管扩张症(MDE)~([1])。目前病因不明,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和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腺疼痛等,乳腺肿块可继发急性感染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形成乳腺瘘管、窦道或者溃疡,经久不愈,可归属于中医学"粉刺性乳痈"病证范畴。该病病程冗长,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西医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使治愈后也很容易复感再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加味芍草平胃汤联合中药热包外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7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证属湿热瘀阻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人。对照组使用枫蓼肠胃康颗粒治疗,治疗组则使用加味芍草平胃汤联合中药热包外敷治疗,2组均治疗2 w。研究2组小儿主症与次症积分的变化,对2组患儿的有效率、腹部彩超显示淋巴结纵径与横径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 w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1);治疗组主症及次症积分相比于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淋巴结肿胀的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加味芍草平胃汤联合中药热包外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湿热瘀阻证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规律及特点.方法 通过对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方法的分析,揭示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研究思路.结果 与结论开展中药有效组分的提取分离、化学研究、活性评价研究及中药组分配伍的药效作用多因素调节研究,是研究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重要方法.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是开展中药现代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