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婴儿Citrin缺陷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尿有机酸分析和(或)基因检测确诊的15例婴儿Citrin缺陷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例患儿均生后2~10d内发病,1例1个月后发病;病程1~6月.主要表现有皮肤黄染、肝脏增大,实验室检查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血氨、乳酸及甲胎蛋白均增高,部分凝血时间延长、血脂异常;气相色谱-质谱法显示半乳糖、半乳糖醇及4-羟基苯乳酸增高;Citrin缺陷基因阳性6例,13例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经去乳糖饮食及补充维生素A、D、K等,1~2周症状好转,6例半年后随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婴儿Citrin缺陷病起病早,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气相色谱-质谱法尿有机酸分析和去乳糖饮食有助于确诊本病.  相似文献   
92.
赵亮  王文建 《青海医药杂志》2000,30(5):37-37,38
我们自1996年6月至1999年9月试用环孢素A(CsA)治疗14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疗效满意,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 14例难治性ITP患者均符合第五届全国血栓及止血会议公布的诊断标准[1]。男3例,女11例,年龄21岁~62岁,平均36.3岁,病程1.5年~13年,平均5.2年。入院时,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出血点及瘀斑,合并鼻出血4例,齿龈出血7例,月经过多3例,肉眼血尿一例;血小板计数(8~42)×109/L,平均21.5×109/L;伴贫血者8例,骨髓增生Ⅱ级9例,Ⅲ级3例。14例患者均曾使用过泼尼松治疗,其中8例还接受过长春新…  相似文献   
93.
银杏叶片(舒血宁)治疗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许得盛,王文建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040)我科于1995年4~9月,观察用银杏叶片(舒血宁)治疗心绞痛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参照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建议采用的冠...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采用速率法(亦称连续监测法)通过全自动生化仪定量测定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可行性,并建立新生儿参考范围。【方法】采用速率法和改良G-6-PD比值法(简称改良比值法)分别测定新生儿红细胞G-6-PD活性和G-6-PD/6-PGD比值,并建立新生儿参考范围。【结果】速率法测定新生儿红细胞G-6-PD活性95%参考范围为4.537~10.078 U/g Hb,99%参考范围为3.192~11.013 U/g Hb。改良比值法测定新生儿红细胞G-6-PD/6-PGD比值95%参考范围为1.005~2.196,99%参考范围为0.821~2.128。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速率法测定新生儿红细胞G-6-PD活性与改良比值法测定新生儿红细胞G-6-PD/6-PGD比值的结果相关(r=0.443,P<0.05)。【结论】采用速率法可以完成红细胞G-6-PD活性定量测定,为临床常规需要服务,适合推广应用;新生儿参考范围的建立,将有利于新生儿红细胞G-6-PD缺乏症诊疗工作的普遍开展。  相似文献   
95.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近10年产科子宫切除25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率占分娩总数的0.091%,其中剖宫产子宫切除18例,阴道分娩7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1例,子宫全切除术4例,手术指征为:宫缩乏力4例,子宫破裂及不全破裂3例,胎盘早剥3例,前置胎盘3例,羊水栓塞3例,晚期产后出血2例,合并子宫肌瘤2例,胎盘植入3例,胎盘粘连2例。25例患者中有17例为经产妇,8例初产妇。结论作好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宣传和孕期监测,预防产科并发症,正确把握剖宫产指征,可有效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96.
川芎嗪对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大鼠模型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组 (A组 )、哮喘模型组 (B组 )、小剂量川芎嗪组 (C组 ,4 0mg/kg)和大剂量川芎嗪组 (D组 ,80mg/kg) ,以卵白蛋白 (OVA)致敏并长期吸入激发制备大鼠慢性哮喘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测定气道壁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含量 ,同时测定气道内、外径及平滑肌层、网状基底膜的厚度。结果 D组气道平滑肌层、网状基底膜的厚度为 (11 3± 1 3) μm、(11 3± 1 7) μm ,B组分别为 (19 7± 1 8) μm、(19 8± 1 6 ) μm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1) ,但D组与A组 [(10 6± 1 2 ) μm、(9 8± 1 6 ) μm]、C组 [(11 6± 0 9) μm、(12 3± 1 8) μ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 ;D组气道内外径比值为 0 77± 0 0 6 ,B组为0 6 3± 0 0 5 ,D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D组气道壁Ⅲ型胶原及TGF β1含量吸光度 (A)值分别为 2 1± 5、2 6± 5 ,B组分别为 5 5± 7、6 9± 14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D组与C组 (32± 8、38± 1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C组与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相似文献   
97.
目的:比较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妇产科接受异位妊娠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9例)与对照组(68例)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方式,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3.01±10.48)min,术中出血量为(24.96±10.56)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72.89±11.98)min,手术中出血量为(47.96±12.01) mL,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23.91±4.02)h,对照组为(37.96±7.01)h,观察组常规留置导尿时间为(8.31±1.18)h,参照组为(16.24±4.01)h,下床活动时间参照组为(8.12±1.09)h,观察组(12.21±2.79)h,住院天数上观察组为(6.38±1.49)d,参照组为(8.31±1.74)d,术后感染观察组为1例,对照组为8例,切口愈合时间观察组为(2.3±1.5)d,对照组为(4.9±1.8)d,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但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结论与开腹手术方式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治疗效果快、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益气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益气定眩汤)、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组3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等变化情况。结果经两种方法治疗后,两组的总体症状与功能都有所改善,且治疗组的总体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定眩汤不仅能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改善患者基底动脉与双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验证了用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治疗颈性眩晕气虚血瘀证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研究表明孟鲁司特与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有协同作用,可以减少激素的用量,有助于改善肺功能。理论上联用孟鲁司特和吸入激素有更好的疗效,但将它与激素联用作为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常规治疗是否有其必要?尤其对于儿童临床应用价值如何?为此,我们在吸入激素的基础上联用口服孟鲁司特,观察哮喘患儿肺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0.
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肺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毛细支气管炎时小气道阻塞的程度及动态变化的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德国耶格公司MasterScreen小儿肺功能仪,运用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评价115例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婴儿(按月龄分为3组)肺功能。并对其中30例患儿进行临床恢复期肺功能复查。结果:115例患儿中肺功能正常5例,单纯限制性改变3例,余107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性改变,其中轻度阻塞(达峰时间比为28%-22%)25例,占23.3%,中度阻塞(达峰时间比为22%-16%)34例,占31.7%,重度阻塞(达峰时间比为<16%)48例,占44.8%。中度以上阻塞的患儿约达76%。107例患儿中有38例同时伴有限制性改变。临床恢复期上述异常指标明显好转。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肺功能大多呈中度以上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主要为小气道阻塞,恢复期有显著好转。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检测能较好地反映小婴儿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