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1.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体内血压的维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血压的发病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神经体液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旨在探讨血浆中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内皮素在肺血栓栓塞溶栓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内皮素在肺动脉压力变化中的意义。方法:肺动脉内注入栓子建立肺栓塞动物模型,测量栓塞前后及溶栓前后肺动脉平均压力(PAMP)、右心室收缩压(RVSP),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结果:动物模型在栓塞后PAMP及RVSP立即升高,溶栓后明显下降,至溶栓后4hPAMP及RVSP仍然高于注入栓子之前。ET值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而且ET与PAMP显著相关。结论:肺栓塞溶栓过程中ET及PAMP均呈现出规律性变化,而且二者密切相关,ET可能参与了急性肺栓塞后肺动脉压力上升。  相似文献   
53.
目的为研究HSG基因不同表达程度对肺癌细胞的影响,构建并鉴定HSG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以建立HSG基因沉默的人肺癌细胞株。方法针对HSG mRNA设计了4条siRNA,并构建p GCSIL-GFP-HSG慢病毒质粒,通过测序鉴定。采用构建的p GCSIL-GFP-HSG,p Helper1.0和p Helper2.0共感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测定其滴度。将慢病毒转染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通过real-time PCR分析HSG基因表达。结果测序结果显示,DNA序列与实验要求序列一致,提示插入人HSG基因RNAi序列正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慢病毒包装质粒后的细胞,见细胞生长良好,荧光强度强烈。测定病毒滴度为3×108TU/ml。real-time PCR分析提示RNA干扰病毒感染A549细胞株后,HSG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结论人HSG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可用于肿瘤学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54.
心脏病患者心包组织分泌内皮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心包间皮细胞能否分泌内皮素(ET).方法 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分别检测行心内直视术的51例心脏病患者心包液、血浆和心包组织的ET含量,利用原位杂交方法 观察患者心包组织是否存在ET mRNA的表达.结果 心脏病患者心包液中ET浓度显著高于血浆中ET浓度[分别为(128.8±44.0)ng/L及(93.7±28.6)ns/L,P<0.001];心脏病患者心包组织中含有高浓度的ET[(510.3±156.7)ng/kg];心脏病患者心包组织浆膜层间皮细胞的胞浆中存在ET mRNA的表达.结论 心脏病患者心包液和心包组织中含有高浓度的ET;人心包组织问皮细胞可以分泌ET.  相似文献   
55.
高血压、易感基因与单核苷酸多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佐广 《高血压杂志》2001,9(3):259-264
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如何发现其致病基因及其多态性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基因。但是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基因,因而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型。这里我们从血管收缩、钠重吸收两个影响血压的方面,对相关的各种重要基因及其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高血压基因研究的下一步目标。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344C/T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降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新发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1例,均来自北京市昌平地区的常住汉族人群,予以贝那普利口服治疗8w,利用TaqMan MGB等位基因分型试剂盒检测患者-344C/T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结果:治疗后,TT基因型和CT基因型患者舒张压降低幅度分别为(13.50±4.91)mmHg(1mmHg=0.133 kPa)和(12.00±6.57)mmHg,高于CC基因型患者(8.64±6.7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ACEI类药物降压疗效的因素进行校正后,此多态性位点与治疗后舒张压的下降幅度有关(R2=0.052,P=0.023)。结论:醛固酮合酶基因-344C/T多态性可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降压敏感性有关,T等位基因携带者服用贝那普利的降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人血管组织和平滑肌细胞(VSM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60例,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各30例,收集术中剩余桥血管(乳内动脉).取1例正常产妇产新生婴儿脐带,进行人乳内动脉和VSMCs培养.提取乳内动脉组织和VSMCs总RNA,RNA的反转录-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观察2组患者Mfn2的表达情况.用不同浓度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诱导VSMCs增殖并检测Mfn2表达情况.结果 2组患者血压水平、体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乳内动脉血管组织和VSMCs均有Mfn2表达,高血压组Mfn2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血压组(人乳内动脉血管组织:0.42±0.10比0.49 ±0.12,P=0.014;VSMCs:0.29 ±0.07比0.33 ±0.08,P=0.041).高血压组原代VSMCs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血压组(0.48 ±0.15比0.38 ±0.11,P=0.005).与对照组相比,随PDGF-BB浓度增加VSMCs计数增加(对照组:0.36 ±0.09,10 μg/L组:0.53 ±0.13,100 μg/L组:0.54±0.12),VSMCs的Mfn2表达减少(对照组:0.31 ±0.08,10μg/L组:0.22±0.06,100μg/L组:0.21±0.05,P<0.05);100 μg/L组与10 μg/L组相比,VSMCs细胞计数和VSMCs的Mfn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62和0.755).结论 在人血管组织和培养的VSMCs中验证了高血压和正常血压入选者存在Mfn2的表达差别.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我国北方汉族人群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Trp64Arg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在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北方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55例(原发性高血压组,HT组),以及同期在安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血压正常的受试者665例(正常血压对照组,NT组)。运用TaqMan等位基因分型技术,采用ABI7900基因检测平台对受试者ADRB3基因Trp64Arg位点进行检测,评估该多态性位点与我国北方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HT组和NT组的ADRB3基因Trp64Arg位点基因型频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其中,ArgArg、ArgTrp及TrpTrp基因型在HT组和NT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29%/2.87%、30.25%/25.53%及68.46%/71.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显性模型和等位基因模型外(显性模型:OR=1.233,95%CI=0.916~1.659,P=0.168;等位基因模型:OR=1.073,95%CI=0.828~1.390,P=0.595),各遗传模型均显示该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隐形模型:OR=0.343,95%CI=0.138~0.850,P=0.021;纯合子模型:OR=0.368,95%CI=0.147~0.921,P=0.033;加性模型:OR=0.374,95%CI=0.150~0.932,P=0.035;超显性模型:OR=1.412,95%CI=1.038~1.920,P=0.028)。根据性别进行的亚组分析中,仅在女性人群中发现该相关性(P=0.026)。根据超体质量/肥胖与否以及性别联合是否超体质量/肥胖进行的分层分析中,均未发现该相关性。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Trp64Arg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Arg64Arg纯合子可能会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杂合子Arg64Trp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9.
线粒体融合基因2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线粒体融合基因2是一个新发现的负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基因,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平滑肌细胞中低表达,但其调控机制还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线粒体融合基因2的转录和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使用在线软件,对线粒体融合基因2上游5’端的启动子分布、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CpG岛、TATA box分析、保守区域等进行分析.同时对该区SNP的分布及其功能进行研究.结果 线粒体融合基因2上游5 '端存在5个启动子,但是起核心作用的可能只有2个;有2个保守区域,存在69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后者主要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增殖与分化和MAPK、STAT信号传导通路相关;一个CpG岛;15个TATA box,有8个处于-2000 bp以内;32个SNP位点,其中9个处于核心启动子区,5个可能会影响线粒体融合基因2的转录.结论 线粒体融合基因2上游5 '端-400 bp以内可能存在着核心启动子,该启动子区存在着一些重要的与线粒体融合基因2功能相关的转录因子.同时,启动子区存在的大量SNP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转录调控.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患者血浆蛋白质组学差异.方法 筛选正常血压者,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男性患者各26例,分离血浆,去除高丰度蛋白质,制备蛋白质样品,通过使用二维电泳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各组血浆蛋白质组的分析和鉴定,并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进行验证.结果 在三组不同血压的患者血浆中存在着22个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这些点与18种蛋白质在相关.主要涉及炎症与免疫、脂质代谢、转运蛋白质、凝血和纤溶、细胞增殖和凋亡以及抗氧化蛋白质.结论 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浆蛋白质组与正常血压及高血压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高血压组也与正常血压组不同.高血压前期可能是高血压早期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