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基因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显著性病理特征,也是导致高血压发病和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2.
肺栓塞病人溶栓前后血浆ET及CG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栓塞病人溶栓前后血液中多肽因子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变化及 ET与 CGRP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施行溶栓的肺栓塞病人 2 0例及对照组 2 0例 ,取血并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对照组及肺栓塞病人溶栓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 ET及 CGRP。结果 :(1 )肺栓塞病人血浆 ET、CGRP的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0 5 ) ,溶栓过程中两者浓度达到高峰 ,之后在 2 4h内缓慢地降至溶栓前水平 ;(2 ) ET与 CGRP呈显著正相关 (r=0 .896)。结论 :(1 ) ET、CGRP在肺栓塞病人明显升高并随溶栓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而变化 ,故两者可能作为溶栓疗效的判断指标 ;(2 ) ET在肺栓塞时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3 ) ET与 CGRP的关系表明肺栓塞时 CGRP的升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拮抗了 ET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沙坦类药物的靶器官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血压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但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仍然缺乏良好药物,或药物虽有降压作用,但其器官保护作用有限;或有器官保护作用,但其副作用较强,因而限制了其应用。沙坦类药物是一类新发现的药物,它是通过阻断Ang Ⅱ的AT1受体而起作用。它不但对高血压的患的血压具有强大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而且其副作用极少,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综述沙坦类药物对高血压的影响,期望临床医师不仅对沙坦类药物对高血压患的降压作用,器官保护作用有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而且对于该药可能的问题及对血管的不良作用也有一定了解。  相似文献   
44.
对214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测定入院时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随访1年临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根据ROC曲线选择IMA阈值来判断1年预后,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分析IMA和NSTEACS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21例在1年的随访中发生MACE事件,其中6例死亡,8例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7例再次血运重建.MACE患者IMA水平显著高于非MACE患者(P<0.01);ROC分析显示IMA预测1年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667,最佳阈值为65.3 kU/L;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IMA水平与1年预后密切相关(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引入相关危险因素校正后,IMA不是NSTEACS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内皮素(ET)对培养人心包间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人心包间皮细胞,以Fluo-3/AM负载细胞,利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测定10-7mol/L、10-8mol/L、10-9mol/L内皮素分别作用于23组间皮细胞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结果 心包间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随时间、ET浓度变化出现明显改变(P<0.001);不同浓度ET与不同时间测定的钙离子浓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1). 结论 不同浓度内皮素作用于人心包间皮细胞后可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改变;内皮素可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心包;人心包间皮细胞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人群中新发现的高血压相关基因HRG—1基因多态性,以揭示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74例正常对照,其中男38例,女36例,平均年龄(54.15&;#177;7.77)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例,其中男27例,女24例,平均年龄(57.25&;#177;7.97)岁;高血压家族患者加例,其中女11例,男9例,平均年龄(37.97&;#177;21.93)岁。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设计相应的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获得相应的产物,应用DNA测序法直接得到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后比较不同人群的相同片段的碱基组成及其特征。结果:肌酐和尿素氮在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F=17.25,2.99;P=0.000,0.060),而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家族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F=19.25,6.68;P=0.000,0.002)HRG-1基因第12位内含子的21位点(1q 82153)的C—G单核苷酸变异在高血压组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P&;lt;0.05),高血压家族组与正常人也存在明显差别(P&;lt;0.01)。C/G等位基因在不同人群中存在着类似的差别。且在人群中以CC基因型分布较为常见(P&;lt;0.01)。结论:肾功能的指标(肌酐和尿素氮)可能可以较早地反映高血压的进展和靶器官损害状况。HRG—1基因第12位内含子的21位点,即1q 82153的C—G单核苷酸变异及基因频率在中国汉族不同的人群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该基因的多态性可能是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浆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水平的关系,为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例(高血压组),正常对照74例(正常对照组).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入选者血浆ET和ANP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N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ET和ANP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从受体角度,探讨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表达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04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中剩余大隐静脉约2cm。经筛选,入选患者40例,分为高血压搭桥组23例,男性2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0.00±10.03)岁,和正常血压搭桥组17例,男性1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0.13±9.18)岁。用Trizol一步法提取组织和细胞总RNA。应用Blast程序及PrimerPremier5.0软件,设计AT1R引物,半定量PCR扩增反应,观察2组患者血管紧张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血压搭桥组和高血压搭桥组除血压外(P<0.01),其他指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T1R在平滑肌细胞和血管组织都存在表达,高血压搭桥组AT1R表达水平略高于正常血压搭桥组(P<0.05)。结论平滑肌细胞在基础状态下也存在AT1R的表达;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和正常血压冠心病患者之间,平滑肌细胞或血管组织,都存在AT1R表达差别。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缓激肽释放酶基因-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5516与血脂异常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北京安贞医院体检中心及周边社区接受健康体检的无血缘关系参与者645例,详细记录研究对象的临床信息,采集静脉血后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应用TaqMan荧光定量法对缓激肽释放酶基因-1 rs5516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评估该多态性位点与血脂异常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在rs5516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研究中,rs5516在未患血脂异常的对照组人群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血脂异常组中rs5516位点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38.8%、58.1%,对照组相应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9%、29.8%、65.2%,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病例组中C、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2.5%、 77.5%;对照组中C、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9.8%、80.2%,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CC+CG合并为C等位基因携带者后进行分析,病例组中CC+CG频率为41.9%,对照组中为34.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校正了可能对血脂水平产生影响的因素后,rs5516在等位基因模型、加性模型、显性模型、隐形模型、纯合子模型中均与是否患血脂异常无显著相关性。亚组分析中,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相关性分析,亦未见明显相关。将血脂异常细分为高TC、高TG、混合型高脂血症、低HDL-C血症后,亦未发现rs5516与各类型血脂异常有相关性。在rs5516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中,各血脂指标水平在CC、CG、GG研究对象之间或C等位基因携带者(CC+CG)与GG基因型研究对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经校正可能对血脂水平产生影响的因素后,各血脂指标水平也与rs5516无明显线性相关,在亚组分析中也得出同样的结果。结论:缓激肽释放酶基因-1多态性位点rs5516与血脂异常及血脂水平可能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人血管组织和平滑肌细胞(VSM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60例,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各30例,收集术中剩余桥血管(乳内动脉).取1例正常产妇产新生婴儿脐带,进行人乳内动脉和VSMCs培养.提取乳内动脉组织和VSMCs总RNA,RNA的反转录-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RTPCR),观察2组患者Mfn2的表达情况.用不同浓度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诱导VSMCs增殖并检测Mfn2表达情况.结果 2组患者血压水平、体质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乳内动脉血管组织和VSMCs均有Mfn2表达,高血压组Mfn2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血压组(人乳内动脉血管组织:0.42±0.10比0.49 ±0.12,P=0.014;VSMCs:0.29 ±0.07比0.33 ±0.08,P=0.041).高血压组原代VSMCs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血压组(0.48 ±0.15比0.38 ±0.11,P=0.005).与对照组相比,随PDGF-BB浓度增加VSMCs计数增加(对照组:0.36 ±0.09,10 μg/L组:0.53 ±0.13,100 μg/L组:0.54±0.12),VSMCs的Mfn2表达减少(对照组:0.31 ±0.08,10μg/L组:0.22±0.06,100μg/L组:0.21±0.05,P<0.05);100 μg/L组与10 μg/L组相比,VSMCs细胞计数和VSMCs的Mfn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62和0.755).结论 在人血管组织和培养的VSMCs中验证了高血压和正常血压入选者存在Mfn2的表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