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血液流变学是生物流变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活跃的分支,近三十年来发展迅速.它对全血、血浆、血细胞和血管流变特性的研究,被广泛地引入临床各科,作为追踪观察病情和疗效、估计预后以及辅助诊断乃至预测疾病发生的依据。特别在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  相似文献   
42.
1.本文测定了我国健康成人阻抗静脉血流图正常值,MVO 为23.82±5.224ml/100ml/分,VC1.248±0.380ml/100ml、VO0.943±0.255ml/100ml,正常人左、右腿之间和性别之间均无显著差异。2.本组测定151例患者的阻抗静脉血流图,DVT 组和 PPS 组的 MVO、VC、VO 与正常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3.讨论并分析了阻抗静脉血流图的可靠性,各参数的价值,影响因素及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3.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原因至今还未完全清楚。近十多年来,也很少有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和探讨的文章。鉴于此病在我国比较多见,所以根据国内外文献对此病的病因学说进行综合叙述,愿为开展此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4.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四肢血流改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四肢血流改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李尚珠,王书桂,华国勋,黄平平为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关炎)患者的四肢血流变化以及中西药物治疗对四肢血流的影响,我们采用多功能血管病变诊断仪,测定了33例类关炎和30名健康人的四肢血流指标。现将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45.
在周围血管疾病中 ,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 (LVDD、DAO)、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发病率在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本组协作完成应用葛根素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的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46例 ,其中动脉硬化闭塞症 2 5例 (含DAO 8例 ) ,男性 2 1例 ,女性 4例 ;年龄44~ 83岁 ,平均 54 4岁。病史 2~ 60d,平均 4 1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 1例 ,男性 1 8例 ,女性 3例 ;年龄 32~81岁 ,平均 52岁。病史 1~ 60d,平均 7 6d。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46.
我们运用薄芝注射液治疗结节性血管炎 38例,取得较好疗效。 一、临床资料 38例患者中,男 13例,女 25例;年龄 15~ 39岁,平均 23.6岁。病程半个月至 2年。初发病例 17例,复发或反复发作 21例。服用皮质类固醇者 24例,剂量为泼尼松 5~ 20 mg/d。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皮疹和结节,部分患者皮疹和结节处有轻度灼痛和瘙痒感。皮疹和结节多散发于下肢,本组 38例患者,发于双下肢者 34例,四肢同时受累者 3例,四肢和躯干同时受累者 1例。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 9例,总数不高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 4例, IgG升高 9例…  相似文献   
4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书桂 《吉林医学》1993,14(5):260-262
<正>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常见疾病,在目前依然占周围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的首位,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有20多种,尽管缺血临床表现和改善循环的方法相同,但由于病因不同,病机各异,病变独特,所以又有不同的治疗手段。否则,就很难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例如TAO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两个本质不同的疾病,前者是自身  相似文献   
48.
光电容积血流波描记仪是测量周围血管疾病方法之一,该仪器是多功能,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无损伤测量的医用检测仪器,国内外都有生产,临床用血流诊断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和静脉倒流性疾病以及肢体缺血程度的判断有着重要的价值。目前国内外生产  相似文献   
49.
洛赛克治疗系统性硬皮病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是系统性硬皮病 (简称 PSS)最常侵犯的内脏系统 ,临床上约有 90 %的 PSS患者有消化道受累而表现为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 ,消化道平滑肌纤维化、食管扩张、食管炎、消化道溃疡是 PSS消化道受累的常见表现。对于这些表现 ,目前在临床上尚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近 5年来 ,我们试用洛赛克治疗PSS消化道溃疡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诊断标准 PSS诊断标准按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标准(1 988) [1] 。1 .2 一般资料 本组共计观察患者 33例 ,男 2例 ,女 31例 ,年龄为 2 7~ 46岁 ,平均 34.6岁 ,病程 8个月至 …  相似文献   
50.
川芎素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系统性硬皮病(PSS)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的变化,了解PSS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伤情况及川芎素对PSS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川芎素治疗PSS的疗效机理。方法使用川芎素治疗PSS患者38例,观察治疗前后CEC的数量变化,以53例健康人的CEC数量作为对照比较。结果经川芎素治疗后,38例PSS患者的皮肤硬化、末梢疼痛、冷感、溃疡指数均有明显的改善(P<0.01)。治疗前PSS患者的CEC数量(3.40±1.27个/0.9μ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13±0.48个/0.9μL),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体征的好转,CEC数量也显著下降(1.80±0.58个/0.9μL)。结论川芎素治疗PSS不仅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且对PSS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也有较好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