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编码蛋白在癌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173例各种癌患者外周血nm2 3 +、DCC +、p16+和p5 3V +细胞检出率进行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nm2 3 +、DCC +和p16+细胞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P <0 0 1或P <0 0 5 ) ,但分布各有不同 ;而p5 3V +细胞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癌转移者外周血nm2 3 +、DDC +和p16+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未转移者 (P <0 .0 1)或P <0 .0 5 ) ,而p5 3V则相反。结论 恶性肿瘤能使患者外周血细胞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抑编码蛋白表达水平出现明显异常 ,而这种异常表达与恶性肿瘤转移的关系十分密切 ;不同肿瘤患者异常表达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类型有一定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92.
血清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成形术后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7例,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分别测定PTCA术前,术后48h及术后1周血清CRP值,并随访9个月内临床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间血清CRP值,另25例检测冠脉造影(CAG)术前,术后48h的血清CRP值作为对照。结果:PTCA术后48h CR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而术后1周CRP值和术前无差异,CAG术前,术后的CRP无明显变化,随访期间有13例患者诊断为临床再狭窄,其术后48h CRP较非再狭窄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PTCA术后48h血清CRP较术前增高,与TPCA术后远期临床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残肝再生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β(TGF—β)的表达。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①组1为大部(68%)肝切除组,15只;②组2为大部(68%)肝叶切除加部分(50%)胰腺切除加近端十二指肠切除组,15只。每组3只大鼠,于术后12、24、48、72和168h分别处死并采集肝脏样本,计算肝再生率。切除的肝脏组织用RT—PCR技术检测HGF、TGF—α及TGF—β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并与免疫组化法检测的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组1残肝再生率逐步增加,至术后第7天达最高水平;PCNA峰值在术后24h,随后逐步下降。HGF和TGF—α的表达在术后12h逐渐增强,2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168h时达最低水平,而TGF—β的表达在48h时达高峰,然后下降。与组1相比,组2可显著减低残肝再生及PCNA峰值,并可显著减少肝细胞HGF、TGF—α及TGF—β的表达。结论: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可减低残肝再生反应,除了肝细胞自身分泌的HGF及冗F—Q等细胞因子外,起源于胰腺和十二指肠的其他细胞因子亦可对肝细胞的增殖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利用高效液名相电化学法检测尿液中儿茶酚胺水平 ,提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对 5 0名健康体检者 (男女各 2 5名 )、5 6例嗜铬细胞瘤患者 (男 31例 ,女 2 5例 ) 2 4h尿液中儿茶酚胺水平测定。结果 正常对照组儿茶酚胺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水平分别为 (10 .7±8.9) μg/2 4h ,(5 3 .2± 2 9.1) μg/2 4h ,(15 9.4± 10 4.7) μg/2 4h ;嗜铬细胞瘤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分别为 (6 1.6± 31.9) μg/2 4h ,(132 .0± 5 8.0 ) μg/2 4h ,(339± 6 9.9) μg/2 4h ,5 6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尿儿茶酚胺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尿儿茶酚胺特异性强 ,操作简单 ,结果准确 ,并能同时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直接测定 ,并适合大量标本的测定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各种肿瘤转移促进基因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编码蛋白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56例肿瘤转移和61例肿瘤未转移患者瘤组织的CD44V5~+、CD44V6~+、cerbB-2~+、nm23~+、DCC~+和p16~+细胞检出率和DNA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瘤组织细胞的CD44V5~+、CD44V6~+和cerbB-2~+细胞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而nm23~+,DCC~+,p16~+细胞表达率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肿瘤转移者、多器官转移者、DNA异倍体者、SPF增高者、Apo降低者的CD44V5~+、CD44V6~+、cerbB-2~+细胞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未转移者、单器官转移者、DNA二倍体者、SPF降低者、APO增高者(P<0.01或P<0.05);而nm23~+、DCC~+、p16~+细胞的表达率与此相反。结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编码蛋白在各种恶性肿瘤转移中均出现异常表达,但有一定的倾向性,且与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DNA倍性、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凋亡水平)的关系均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96.
多种细胞因子监测对严重感染患者的意义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目的 :观察严重感染患者早期血液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 ,对入院 2 4小时内的严重感染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 )评分 ,收集入院后 2日的血液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 TNF R)、白介素 6 (IL 6 )和 IL 8,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所得结果按治疗结果存活与否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5 9例患者死亡 15例。 15例死亡者的 APACHE 评分为 (2 1.3± 6 .2 )分 ,存活组为 (9.3± 5 .4 )分 ,P<0 .0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在 2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入院当日存活组血液 TNFα水平明显较死亡组为高 ,血液 S TNF R浓度在 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死亡组血清 IL 6和 IL 8平均值也明显高于存活组。入院第 2日 ,死亡组 TNFα水平较前一日明显升高 ,存活组变化不大 ;2组 S TNF R则较前一日变化不大 ;死亡组 IL 6水平较前一日明显降低 ,存活组变化不大 ;2组 IL 8水平则均较前一日大为降低。 15例死亡组中入院当日血清 IL 8高于 10 0μg/ L者有 11例 ,而存活组中仅 3例高于 10 0μg/ L。结论 :血清 IL 6、IL 8水平与感染程度相关 ,其中 ,IL 8血清水平可作为早期衡量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7.
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种新型骨移植替代材料,对它的改性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生物材料应用于临床要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并观察骨水泥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反应.目前,对生物材料的相容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动物体内实验,即将材料植入体内做组织学检查,观察材料及周围组织病理变化;另一类为体外试验,即用材料或浸提液研究材料对组织细胞生长、代谢及增殖方面的影响.本文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对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循环microRNA-193(miR-193)家族对乳腺癌(BC)的筛查价值。方法检索GEO数据库并分析miR-193簇的表达。收集45例健康人对照及130例乳腺癌患者血清样本,RT-qPCR检测各组血清miR-193簇的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miR-193簇对BC的筛查效能。结果在筛选阶段,GEO数据集分析结果表明,BC患者血清中miR-193a-5p与miR-193b表达降低且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RT-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C患者血清中miR-193簇成员(miR-193a-3p,-5p和miR-193b-5p)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1)。在验证阶段,miR-193a-5p和miR-193b-5p的AUC~(ROC)分别为0.888(95%CI:0.808~0.969)和0.954(95%CI:0.902~1.000),而二者联合筛查的AUC~(ROC)为0.982(95%CI:0.966~0.999)。结论血清miR-193a-5p和miR-193b-5p可以作为BC的筛查标志物,二者联合显著提高筛查效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shRNA抑制喉癌细胞株Hep2中CD147表达对喉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前期构建的重组质粒pSilencer-shRNA1和pSilencer-shRNA2分别转染至喉癌细胞Hep2中,同时以转染空载质粒pSilencer-shRNA-control和空白细胞作为对照,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系。筛选后的4组细胞分别命名为Hep2、Hep2/shRNA-control、Hep2/shRNA1和Hep2/shRNA2。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CD147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4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法检测4组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结果:转染后的喉癌细胞株Hep2/shRNA1和Hep2/shRNA2中CD14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Hep2相比显著下调,细胞增殖能力分别下降到67.49%(P<0.01)和61.37%(P<0.01),侵袭能力也分别下降了61.80%(P<0.01)和73.58%(P<0.01)。结论:CD147 shRNA能下调喉癌细胞株Hep2中CD147的表达,抑制喉癌细胞Hep2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CD44v6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8例食管鳞癌、23例糜烂性食管炎、24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上述研究对象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CD44v6)的水平进行检测。收集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CD44v6表达水平在食管鳞癌组织中明显升高,与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及糜烂性食管炎黏膜上皮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其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血清sCD44v6在食管鳞癌组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及糜烂性食管炎组(均P<0.05)。血清sCD44v6水平与食管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③食管鳞癌组织中CD44v6高表达者与低表达者相比,血清sCD44v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5)。结论①CD44v6有望成为食管鳞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②血清sCD44v6有望成为食管鳞癌诊断筛查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