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目的应用液体蛋白芯片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分析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血清蛋白质表达谱,寻找具有潜在诊断意义的血清标志物,以便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但不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24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21例血清样本,通过Clin Prot磁珠纯化、飞行时间质谱分析、Clin Pro Tools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清蛋白表达谱。结果质荷比(m/z)为1945.53的蛋白峰能较好地鉴别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识别率和预测能力分别为88.57%和82.08%。结论以液体蛋白芯片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工具研究蛋白表达谱,筛选得到的质荷比为1945.53的蛋白可能为潜在的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CI术后(CTO-PC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辅助制定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 415例符合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PCI术后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运用R3.6.2和易侕软件对数据建立MFP模型、全因素Cox回归模型(full model)以及逐步回归模型(stepwise model),获得影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UC)、一致性指数(C-index)及校准曲线(calibration curve)来评价3种模型的预测能力,最终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MFP模型、全因素Cox回归模型和逐步回归模型均显示心率、高血压、吸烟、lg(脑钠肽)[lg(BNP)]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PCI术后出现MACE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三种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77、0.77和0.78,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2、0.73和0.73。不同随访时间点对应的AUC值均在0.7~0.8之间波动,最终确定逐步回归模型是最佳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基于逐步回归模型中的吸烟(HR=1.96,95%CI:1.09~3.45,P=0.021 5)、心率(HR=1.03,95%CI:1.01~1.04,P=0.002 3)、高血压(HR=1.92,95%CI:1.21~3.03,P=0.005 4)和lg(BNP)(HR=3.01,95%CI:1.72~5.26,P=0.000 1)这些变量,最终构建了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结论心率、高血压、吸烟和lg(BNP)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CI术后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这些预后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量化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3.
胆囊癌发病率较低,占全部癌肿的0.8%~1.2%,但在胆系恶性肿瘤中最常见,占2/3[1]。好发年龄为60~70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1.98[2]。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胆囊癌唯一可能获得痊愈的治疗方式。然而,由于早期缺乏特征性症状及体征,诊断困难,早期诊断率仅为19.1%[3],易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等良性胆囊病变相混淆,当出现上腹痛、纳差、黄疸、体质量减轻等临床表现时多属中晚期。多数患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微波和干扰素并用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探讨微波和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方法74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微波治疗后,局部注射干扰素.对照组单纯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情变化.结果半年后,治疗组中34例治愈,4例复发.对照组中,23例治愈,13例复发.两组经统计学处理x2=6.84,P<0.01,差异显著.结论微波并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调查哮喘患者进行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160例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有32例,占20%。长期坚持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6例,占18.75%。结论:吸入疗法应用差,主要为患者的依从性差,需提高认识,加强教育及管理。  相似文献   
96.
潘颖 《临床医药实践》2010,19(4):262-264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233例早产儿按出生时间先后分为两组,2007年1月-2008年12月为治疗组(96例),2005年1月-2006年12月为对照组(137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盐酸氨溴索30 mg·kg-1·d-1,分3次静脉注射,共3~5 d,同时用盐酸氨溴索每次7.5 mg,雾化吸入,每日2~3次,连用3~5 d;对照组仅给予吸氧、保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应用球蛋白、加强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96例,出现HMD6例,发生率6.3%,对照组1 37例,出现HMD2 7例,发生率为19.7%,显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预防早产儿HMD有较好的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7.39,P<0.01).HMD患儿,治疗组6例,治愈3例,死亡3例,治愈率50.0%,对照组27例,治愈1例,死亡26例,治愈率3.7%,显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早产儿HMD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比较,治愈率及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早产儿HMD有显著效果,是一种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普遍推广,既有效又经济实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交界性、恶性各组的 D N A 含量及细胞核面积、周长的差异,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确立诊断标准。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及图像分析仪对病理标本蜡块制备的单细胞悬液及切片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所测各组值随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加,恶性肿瘤组与术后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 D N A 含量、细胞面积及周长可做为卵巢上皮性、交界性、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及确定肿瘤性质、估定恶性肿瘤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 F N 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将人 F N c D N A 基因导入低表达 F N 的肿瘤细胞株253 J中,构建高表达 F N 的肿瘤细胞株253 F N。方法:通过 D N A 重组技术,将人全长 F N c D N A 片段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 L J中,经 P A317细胞包装,生产出4代病毒液,感染 N I H3 T3细胞后,测得假病毒滴度。用高滴度病毒液感染253 J细胞,经400 μg/m l G418筛选,产生抗性克隆。继续传代培养,一步法提取细胞总 R N A,进行 Northern 印迹杂交。结果:253 F N 细胞除76 kb 处显示微弱的内源杂交带以外,在96 kb 处有一条较强的杂交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53 F N 细胞的胞浆及胞膜均为棕红着色,而253 J细胞和空载体转染细胞仅轻微着色。结论:转染后的细胞染色体中成功地整合了 F N c D N A 片段,并能够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从而建立了高表达 F N 的肿瘤细胞株,为深入研究肿瘤的转移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
目的调查呼和浩特市14岁以上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现状,了解我市对GINA方案的执行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我市9所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为32.2%,其中坚持使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仅为2.9%,抗生素的使用率为72.3%,使用峰流速仪监测病情的仅占1.996。结论呼和浩特市14岁以上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现状很差,GINA方案在我市没有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00.
对我院老年人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心肌梗死35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9例,年龄56~79(平均63.5)岁。有抽烟史22例,饮酒史19例,高血压病史23例,糖尿病史8例。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16例,不同程度语言障碍21例(其中有8例是昏迷清醒后发现有失语),头痛13例,头晕24例,恶心16例,呕吐10例,视物模糊8例,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饮水呛咳7例,水平或垂直性眼球震颤5例,周围性面瘫3例,偏瘫28例,交叉瘫7例,肢体共济失调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