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72.
赵擎  孙颖  胡燕  侯俊  游绍莉  赵军  辛绍杰  貌盼勇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5):47-50,I0005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真核表达质粒,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稳定转染细胞提供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解放军第三О二医院病毒研究室完成。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②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双酶切、聚合酶链反应和序列测定。③转染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电泳显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在3.5kb处有特异性目的条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在750bp处显示特异性目的条带。②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的构建和鉴定结果:双酶切、聚合酶链反应鉴定和测序结果与预期完全相符。③转染HepG2细胞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结论:①初步验证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的正确性。两种质粒可使转染细胞同时表达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对转染效率和结果进行及时、快捷的观察。②重组真核表达质粒VR1012-GFP—hTERT和pEGFP—C1-hTERT的构建成功,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转染细胞提供简洁、快速、实时的检测方法,并为建立永生化人肝细胞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检验所建立的新发传染病鉴别诊断及临床诊断辅助识别系统诊断提示功能与临床的符合性.方法 应用所建立的新发传染病鉴别诊断及临床诊断辅助识别系统对49种314份感染性疾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186例初诊发热患者进行前赡性研究.结果 回顾性对验证结果 显示,系统第一诊断提示与临床符合率61.9%;前3位提示符合率78.1%;前5位提示符合率86.6%.初诊发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系统第1诊断提示与临床符合率59.7%;前2位提示符合率77.9%;前5位提示符合率85.4%.结论 该系统对新发传染病(EID)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好的提示作用,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75.
游绍莉 《传染病信息》1999,12(4):156-158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的共同病理结果,其过程是一个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与降解的动态过程,结果为ECM合成速度大于降解速度,造成ECM过度增多和异常沉积,多年来人们对ECM形成过程及机制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而近年基质降解日益受到人们  相似文献   
76.
[摘要]目的 探讨MT-MMP mRNA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及逆转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CCL4皮下注射Wistar大鼠诱导肝纤维化形成,停药后让其自然逆转.  相似文献   
77.
应用原位杂交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T1-MMP)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及逆转过程中的动态表达。采用CCl4皮下注射Wistar大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并让其自然恢复以使以纤维化逆转。结果显示,MT1MMPmRNA主要表达在间质细胞(肝星状细胞等),部分肝细胞也有表达,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MT1-MMPmRNA表达逐渐增强,而在肝纤维化的逆转过程中,MT1-MMPmRNA表达逐渐减弱,提示MT1-MMP在肝纤维化形成及逆转中可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79.
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口服六味五灵片,对照组30例,口服联苯双酯滴丸,疗程均为6个月,前3个月为常规治疗期,后3个月为减量治疗期,治疗期间及停药后观察患者ALT、AST的变化,并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肾功能指标及心电图,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2组患者的肝功能均有改善,在部分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停药3个月后,治疗组的反跳率较对照组低.治疗组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变化.结论 六味五灵片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疗效持久稳定,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急性静脉曲张出血(AVB)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09年—2015年收治ACLF患者1409例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出现AVB分为AVB组(n=167)和非AVB组(n=1242)。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两组间比较使用Student 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对随访过程中组间病死率及进展进行Log-rank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VB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409例患者发生AVB 167例,占11.85%。AVB及非AVB患者30 d存活率分别为43.42%、67.79%(χ2=33.558,P<0.001);两组患者180 d存活率分别为18.91%、53.97%(χ2=76.881,P<0.001)。Log-rank检验显示AVB与非AVB患者30 d生存率、180 d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950、89.3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