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8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实验性大动脉(包括股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是研究溶栓、血管成形和许多药理学实验常用的模型。我们建立了一简单实用的直流电刺激诱导大动脉血栓形成的方法,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方法一、直视血管外膜电刺激法:杂种犬10条。12kg~15kg,日本大耳白免6只(2.1kg~2.5kg),雌雄不拘。以3%戊巴比妥钠作静注麻醉(1ml/kg体重),固定、去毛、常规消毒铺巾后、切开皮肤分离并游离脉动脉段约3cm,用4cm×4cm大小的乳胶膜将游离动脉段与周围组织隔开,将1.5cm×2cm大小的铜片成形…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我们测定了13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部分免疫指标。结果发现病人组IgM高于正常,E-玫瑰花结形成率减低,这些改变与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无关。作者复习有关文献后指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且初步探讨了精神分裂症自身免疫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脂多糖(LPS)诱发的眼内炎症反应能否增强腺相关病毒介导的报告基因在角膜内皮的表达。方法 20只SD大鼠前房注射rAAV-Lacz(10^10个病毒颗粒/ml),28d后,取10只大鼠的玻璃体腔注射脂多糖溶液诱发眼内炎症,另10只玻璃体腔注射PBS作为对照,2d后,取角膜行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X-gal)组织化学染色,评价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X-gal组织化学染色证实,报告基因可以在角膜内皮、角膜基质和虹膜细胞表达,玻璃体腔注射LPS 2d后,眼内炎症反应达高峰,此时角膜内皮细胞表现出明显的Lacz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亦证实,角膜组织NF-κB蛋白表达与炎症反应成正比。结论 rAAV载体能有效携载目的基因到角膜内皮细胞,并且目的基因的表达在炎症情况下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肌肉转染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CD151基因在大鼠后肢缺血模型中促血管再生和血运重建的作用。方法分别包装携带有CD151基因和GFP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CD151,rAAV-GFP)。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实验组大鼠左下肢肌肉注射局部转染rAAV-CD151,对照组注射rAAV-GFP(1×1010pfu/只)。基因转染2周后行股动脉切除术建立大鼠后肢缺血模型。通过后肢皮肤温度测定、后肢血管造影和缺血肌肉组织毛细血管密度检测,观察缺血肢体血管再生和评价血运重建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大鼠缺血肢体局部CD151的表达。结果股动脉切除术4周(基因转染6周)后,实验组大鼠缺血后肢平均皮肤温度为(32.92±0.63)℃,对照组为(31.22±0.87)℃;后肢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实验组缺血侧血管评分平均为(2.56±0.37),对照组平均为(1.57±0.39);实验组缺血后肢肌肉组织毛细血管密度为(609.00±83.89)/mm2,对照组为(517.00±70.65)/m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缺血侧肌肉组织CD151表达为对照组的2.96倍。结论局部高表达CD151基因能够提高缺血组织的血管再生能力,促进缺血器官的血运重建和功能恢复。CD151将为缺血性疾病的血管再生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5.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由于是最常见和危害很大的心律失常,因此其临床研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较快,在2010 ~2012年间指南每年均有更新.在此我们对近年相关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一、房颤危害的新认识 心房颤动频繁发作可产生心悸、头昏、黑矇,甚至晕厥、休克,此外出现心功能下降、心房逐渐扩大、血栓栓塞.近年逐渐有证据表明,房颤可以加速痴呆进程,而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和减少痴呆病情[1-4].  相似文献   
96.
目的在高脂饮食诱导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中研究CYP2C8基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以20和40周龄APOEKO+/-CYP2C8Tg+/-和CYP2C8Tg+/-转基因的小鼠为研究对象,相同基因背景和周龄的同窝APOEKO+/-和C57BL/6小鼠设为对照。在第5,20,40周时测各组动物EET含量,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小鼠的主动脉PPAR-γ和MCP-1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各组小鼠的主动脉(p-)eNOS和NF-κB蛋白的表达与小鼠的肝脏PI3K、(p-)AKT、(p-)ERK和(p-)P38等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高脂饮食中,CYP2C8Tg+/-组和APOEKO+/-CYP2C8Tg+/-组的EET浓度明显增高。Western blot显示:高表达CYP2C8在肝脏中明显上调PI3K、(p-)AKT、(p-)ERK和(p-)P38蛋白;在主动脉明显上调(p-)eNOS蛋白,下调NF-κB蛋白。Real-time PCR分析显示高表达CYP2C8在主动脉中下调MCP-1蛋白。结论 :本研究高表达CYP2C8基因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这一作用是...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使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及醛固酮(ALD)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竞争机制原理,血浆(或标准品溶液)中的醛固酮(ALD)或血管紧张素I(AI)以及加入的放射性免疫试剂125I-ALD或125I-AI,竞争性地与一定量的特异性抗体产生免疫反应。血浆(或标准品溶液)中ALD或AI则优先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剩余的抗体再与放射性免疫试剂125I-ALD或125I-AI结合。用驴抗兔免疫分离试剂沉淀被抗体结合的125I-ALD或125I-AI。离心,取上清液,使用β-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未被抗体结合的游离的125I-ALD或125I-AI的放射性强度。建立相应的标准曲线方程,求得血浆中ALD或AI的含量,计算肾素活性(PRA)及ALD/PRA比值。结果变异系数RSD(%)为6.18%~10.79%,AI、ALD的回收率分别为87.61%~116.89%、82.98%~119.2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科研及临床。  相似文献   
98.
大动脉炎累及心脏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调查大动脉炎累及心脏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变分类及其性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医院1990~2002年间住院32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分析其心脏受累的类型及特点。结果 32例大动脉炎患者中有18例明显累及心脏,包括高血压心脏损害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8例(25.0%),不同程度上冠状动脉的受累6例(18.8%),伴有扩张型心肌病2例(6.3%)。结论 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心脏的影响除了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病外,还有冠状动脉狭窄、瓣膜病变以及心肌病变,这些均能造成心脏功能的损害,影响病人的预后,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人促肾上腺髓质素 (AM)基因导入对高盐饮食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和对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以高盐 (8%氯化钠 )饲料及 0 .85 %氯化钠喂养 8周后形成高血压动物模型。再经尾静脉注射含人AMcDNA的重组质粒。然后监测血压 ;收集尿液以测定尿微量清蛋白 ;处死动物前插管测定心功能 ,处死动物后测定人AM基因在各主要器官的表达。结果 :一次静脉注射人AM基因的重组质粒后的第 4天即出现降低高盐饮食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最大降压效应出现在导入AM基因后的第 12天 ;实验组动物血压降低的同时 ,尿微量清蛋白的值亦出现显著下降 ;实验组右侧颈总动脉插管测定的心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 :人AM基因的导入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 ,并预防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肾功能损害。为临床应用AM基因治疗并发心、肾功能损害的原发性高血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0.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信号传导调控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向内膜的迁移和增殖 ,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行术 (PTCA)术后再狭窄等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在增殖和迁移过程中受蛋白激酶C、Ca2 /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磷脂酰肌醇3 激酶 /蛋白激酶B、丝裂原激动蛋白激酶等多种信号传导通路调节。本文就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和迁移的这些信号传导通路及其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