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五味子醇提取物保肝作用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五味子醇提物产生保肝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建立原代肝细胞损伤模型,采用血清药效学实验证实五味子药效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光谱分析含药血清中五味子化学成分,同时进行2种对照品的细胞药效学实验。结果模型组培养上清ALT,AST,MAO活性分别升高至(987.9±371.8)、(1695.4±600.5)、(46.7±6.3)nkat/L,MDA含量升高至(3.6±1.2)μmol/L,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五味子含药血清能有效地拮抗D-氨基半乳糖对肝细胞损伤,细胞上清液中ALT,AST,MAO,活性分别降低至(410.3±213.4)、(880.3±105.4)、(20.5±5.5)nkat/L、MDA含量降至(1.4±1.0)μmol/L,显著低于模型组;两种对照品能明显降低肝细胞损伤时所致升高的酶谱活性水平,对损伤的肝细胞有显著的修复和保护作用。结论醇甲、乙素是五味子阻滞肝细胞损伤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2.
新突发和重大传染病防控是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部保健工作的新领域。本文总结SARS以来保健对象传染病收治情况,围绕保健对象个体管理和保健医院平台建设两方面探讨传染病干部保健工作策略,首次提出免疫状态管理的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3.
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HBVX基因 ,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R10 12中 ,构建HBVX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VR10 12 X。以该质粒转染HepG2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细胞X蛋白的瞬时表达 ,与报告质粒pSV lacZ共转染HepG2细胞 ,用试剂盒法检测β 半乳糖苷酶表达活性。结果质粒 pVR10 12 X在HepG2细胞瞬时表达X蛋白 ,共转染实验中pVR10 12 X组β 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是空质粒对照的 3.2倍 ,表明构建的表达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 ,并能够反式激活SV4 0早期启动子。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在…  相似文献   
34.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技术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克隆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以HCV核心表达质粒pcDNA3.1(-)-core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从中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经Rsa I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2组,分别与2种不同的接头衔接,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2次消减杂交及2次抑制性PCR,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人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233个白色克隆,进行菌落PCR分析,其中213个均得到100~1000bp插入片段。挑取63个插入片段测序分析,其中6个cDNA片段为未知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其全长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提示6个新的cDNA全长序列,可能是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靶基因。  相似文献   
35.
核化生灾害是指由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物质、病原体或生物毒素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的现象.核化生灾害医学现场救援主要是由核化生医学救援队对受伤人员与公众的现场应急医学处置.结合作者单位长期从事的核化生现场医学救援保障工作实践,本文重点阐述了核化生医学救援队的人员组成与分工、现场救援所需物资与装备,以及救援队现场救治流程与布局展开.希望此文能为突发特殊灾害医学应急救援保障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6.
在前期转诊3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制订新生儿转诊流程,包括转诊前的准备和转诊具体实施2个部分。转诊前的准备包括:转运人员的管理、转运机构的设置、绿色通道的建立等;转诊具体实施包括:转诊评估、转诊对象的分级、确定收治原则、转诊人员及物资准备、接诊、转出等7个方面。旨在保障疑似或确诊COVID-19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能够得到安全、有效、快速的救治,切断新型冠状病毒在新生儿转诊中的传播途径,保障新生儿及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37.
2007年初开始,各省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颁布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和卫生部制定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对辖区申请开展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的医院进行了资格审核和考核评价,军队医院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参加了地方的统一评审。5月23日国家卫生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HCV核心蛋白与截短型HBV表面抗原中蛋白的协同反式激活作用。方法 构建表达HCV核心蛋白的重组质粒pcDNA3.1(-)-core和表达截短型HBV表面抗原中蛋白的重组质粒pcDNA3.1(-)-Mt;转染HepG2细胞,从转录和翻译水平鉴定病毒基因的瞬时表达;与报告质粒pSV-lacZ共转染HepG2细胞,检测β-半乳糖苷酶(β-gal)表达活性,酶的活性反映了表达的肝炎病毒蛋白对SV40病毒早期启动子(增强子)功能的影响。结果 构建成HCV核心蛋白及截短型HBV表面抗原中蛋白的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core、pcDNA3.1(-)-Mt;在HepG2细胞均能瞬时表达相应的病毒蛋白;单独的共转染实验中pcDNA3.1(-)-core、pcDNA3.1(-)-Mt组的β-gal的表达分别是对照的4.6和3.2倍,两种质粒共同转染时酶的表达是对照组的8.4倍;表达质粒对β-gal表达的激活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HepG2细胞中表达的HCV核心蛋白和截短型HBV表面抗原中蛋白均具有反式激活SV40早期启动子(增强子)的功能,并且两种蛋白的反式激活功能具有协同特性。本实验有助于解释HCV、HBV感染,尤其是共同感染的致病(癌)机制。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